&《红楼梦》中宝钗的一次大怒,反而显出了她的君子人格_宝玉_薛蟠_生日

宝钗虽然与黛玉并列为“十二钗”之首,然而情感流露方面她不如黛玉直接,这让许多人认为黛玉真性情,相对的宝钗显得虚伪,非黑即白的审判,其实很容易让人陷入思维误区,试想曹雪芹笔下的山中高士晶莹雪,又怎么会是

原标题:《红楼梦》中宝钗的一次大怒,反而显出了她的君子人格

宝钗虽然与黛玉并列为“十二钗”之首,然而情感流露方面她不如黛玉直接,这让许多人认为黛玉真性情,相对的宝钗显得虚伪,非黑即白的审判,其实很容易让人陷入思维误区,试想曹雪芹笔下的山中高士晶莹雪,又怎么会是表面君子呢?

实际上,宝钗有君子人格是曹雪芹盖章认定的,宝钗在大观园中的住处是蘅芜苑,结诗社时得号为蘅芜君,这看似随意取的号,便是对宝钗为人行事有君子之风的总结。

蘅芜君,恒无君,道家有“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的说法,清净自然,少欲求,而不争,这就是宝钗的品性,所以唯有一个宝钗能够成为群芳之冠,其余百花或许都有所偏向,唯有宝钗是融合了儒释道三家智慧的真君子,能让百花为之心悦诚服。

宝钗出身大富之家却不爱富贵,衣着妆饰与住处都朴素简单,甚至为此引起了贾母不满,导致“失宠”,可见宝钗内心有所坚守,哪怕要为此得罪长辈也无所畏惧,这恰恰是君子人格铮铮若铁的一种表现。

或许说到君子我们大多第一时间想到温润如玉,修养绝佳,然而,一个永远保持微笑不发脾气的人,就称得上真君子了?从宝钗唯一一次大怒来解析这其中奥秘,我们会发现真君子绝非温和至懦弱者。

在《红楼梦》第二十九回的故事中,宝玉和黛玉因“好姻缘”拌嘴吵架摔玉,闹得连贾母都被惊动了,因为这个缘故,宝玉连薛蟠的生日都没出现,他自然不好直接说自己心情差不想去,只好编了个生病了身上不好的理由,薛蟠或许还当真,但宝钗却是水晶心肝一清二楚。

薛蟠和宝钗在此前都已经表示过希望宝玉能去,薛蟠邀宝玉吃鲜藕、西瓜和鲟鱼等新鲜的东西,理由是“除我之外唯有你还配吃”,这一句就可见薛蟠的宝玉的重视,他说自己不是故意惊动宝玉,只为自己生日别人送了这些,有那么点有福同享的意思。

而后宝钗去怡红院找宝玉,也是提到薛蟠请宝玉吃东西的事,宝钗还暗暗怼了薛蟠“除我之外唯有宝玉配吃”的话,故意自嘲称我命小福薄,其实宝钗不会如此轻贱自己,这样说不过取笑,至少我们能够看出来宝钗和哥哥的感情其实很不错,为一个生日竟然能走来与宝玉闲聊。

但宝玉没去。宝玉对薛家人的生日似乎都不怎么重视,薛姨妈的生日,宝玉也说自己连大老爷生日都没出现,薛姨妈生日又如何?若非袭人苦苦讲道理,黛玉又提起宝钗为宝玉“赶蚊子”的事,宝玉其实没把姨母的生日放心上。

宝玉有些富贵公子的习惯,薛家富,贾家却贵,贾家没有必要攀附薛家,所以宝玉没将薛姨妈和薛蟠生日当太大回事也符合他的身份,薛蟠对贾府人而言更是个呆霸王,没什么值得重视的,但他再混蛋,对宝钗这个妹妹依然是关心的,所以宝钗同样会在意自己哥哥的事情。

当宝黛和好被凤姐儿拉去贾母那后,正巧遇上了宝钗。宝玉没话找话,对宝钗重复了一遍自己没去薛蟠生日的理由,这理由其实很敷衍,说了还不如不说,宝钗也不傻,她知道宝玉推病纯属撒谎,便笑说不敢惊动,此时宝钗其实已经微微有些不痛快,但她的话依然说得和气。

“弟兄们常在一处,要存这个心倒生分了。”

为这生日,薛蟠和宝钗都曾来找宝玉,即使如此诚心诚意,宝玉依然因为黛玉的事轻轻巧巧就不去,换作任何人心里都有想法,但宝钗还是克制了自己。面对宝玉继续追问自己为何不听戏,宝钗说自己怕热,只好推身上不好来躲一躲凉,而宝玉认为,这是在讽刺他的谎言。

因为宝玉心虚!他撒了谎,却非要拉着宝钗絮絮叨叨称自己讲的都是真话,哪怕宝钗涵养再好,岂有个被哄了还愿意附和的道理,她坦荡荡承认自己推身上不好跑来躲清静,宝玉为此感到没意思,不由失了分寸拿宝钗取笑,把她比作杨妃,说“他们”称宝钗“体丰怯热”。

谁是“他们”?自然是贾府人等,宝玉的这句话毫无尊重,不仅是嘲笑了宝钗的外表(你很胖),更是没把薛家放眼里,因为贾府门高就可以随便背地里议论薛家人如何吗?

宝钗对所谓权贵并没有故意去迎合,相反,在尊严被冒犯时,她便会反抗,宝玉这句话一出来,她几乎就要失态了,却还是强忍住,想了想,用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反击:“我倒像杨妃,只是没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做得杨国忠的!”

除了薛蟠这个哥哥,宝钗哪里还有亲兄弟呢?这里的兄弟只能指宝玉了。贾家有个元春封了妃,贾府随即也沾光,再结合历史上杨贵妃得宠后杨家鸡犬升天,杨国忠受到唐玄宗重用的历史,不难猜出,宝钗这句话是在讽刺真正能和杨妃典故搭上边的是你们贾家,不是薛家!

而宝钗一怒,宝玉便知道自己话说错了,随后又发生了小丫头靛儿找扇子、黛玉取笑未成反而被宝钗用“负荆请罪”典故笑他们二人的事情,至此,“宝钗借扇机带双敲”的故事便讲完了,在这个过程中,宝钗借靛儿的事警告了宝玉,自己没和他玩笑,不要再随意失分寸!

同时,黛玉也被宝钗敲打了一番,宝钗明确表示了自己的尊严是不可随意践踏的,常人大怒可能就动了粗,而宝钗呢?她不屑于用那么极端的方式,但也不是任人拿自己取笑的懦弱之辈,而是在保持基础涵养之余,不动声色将找上门的事情化解于无形。

如果宝钗直接骂人,在场的人都听得懂,场面会十分难看,可宝钗、黛玉和宝玉3个人的话现场除了他们其他人却都听不懂,这便有效避免了一时冲动后局面发展至尴尬难以收拾,从中可见,宝钗的处事方法是何等高超。

所谓君子,未必就是处处忍让,君子可如玉,也可如铁,温润之余不失原则,有人认为宝钗如此大怒失了平时涵养,但在我看来,以神的标准去要求人和道德绑架没任何区别,人不应该有喜怒哀乐吗?宝钗发怒之余更能保持君子做法,更可见蘅芜君这一美号的实至名归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3469Lb5Qdp.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