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剧史一部中国戏剧史半部在浙江浙江的底气在这!

守望文化家园 传承历史文脉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浙江新闻频道,从2018年1月7日起,每周日晚 21:20推出文化专题节目《文化浙江·大讲堂》。节目以讲座为载体,邀请省内人文社科领域的资深专家、学者,以文化的力量为浙江大地提供精神滋
原标题:一部中国戏剧史半部在浙江浙江的底气在这!守望文化家园传承历史文脉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浙江新闻频道,从2018年1月7日起,每周日晚21:20推出文化专题节目《文化浙江·大讲堂》。节目以讲座为载体,邀请省内人文社科领域的资深专家、学者,以文化的力量为浙江大地提供精神滋养。南戏回响,越地长歌,千百年来,戏曲一直在浙江大地回荡。从最早的南戏,到现代戏曲,浙江戏曲经历了哪些千变万化?悠悠历史长河中,又有哪些戏曲名家熠熠生辉?浙江戏曲,又有着怎样超然的地位?守望文化家园,传承历史文脉,本期的《文化浙江大讲堂》,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蒋中崎为您讲述《一部中国戏曲史,半部在浙江》。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蒋中崎浙江的戏曲文化和艺术是浙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浙江文化的金名片之一。浙江已故的一个著名戏剧评论家,建德人戴不凡先生,他曾经在一篇《我的家乡地方戏》中说到,一部清初以前的中国戏剧史,恐怕要说半部是在浙江。这是有他道理。浙江戏曲的全面性、经典性、丰富性以及时代性,构成了他所说的“一部戏剧史,半部在浙江”的标志。诗词、绘画、音乐,唯独戏曲晚出。北有杂剧,南有南戏。南宋诞生在南宋,因唱南曲而名南曲戏文,简称南戏。南宋戏曲的声腔、剧目等呈现方式,在今天已经无法作具体的考据。2001年,温州永嘉昆剧团重拍南戏《张协状元》,这部被誉为“戏曲活化石”的作品,框定了后世诸多戏曲的故事类型。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蒋中崎最早的南戏形成在浙江温州,标志是南宋时出现了一个代表性剧目——《张协状元》。《张协状元》是一个民间戏剧,是当时婚变题材的集锦。婚变题材就是丈夫做官、赶考,做了状元以后,撇下了自己的结发夫妻,产生一些矛盾。《张协状元》的价值在于,作为中国完整戏剧形态的一种出现,它的生、旦、净、末、丑,它的唱腔、场上结构、舞台呈现,都已经比较完整。到了元代,元代是杂剧的天下,浙江也是杂剧繁荣的重要方面,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都到过浙江,他们也创作了很多优秀作品。作为地方的南戏,到了元代,出现了四大南戏,荆、刘、拜、杀。特别是到了明初,还出现了高则诚的《琵琶记》。《琵琶记》应该说是文人介入戏剧创作的首例。它把这种婚恋戏、婚变戏的主题发挥到了极致,形成了中国传统戏剧中间的传奇杂剧这一类主题。这个模式至今仍然是中国戏曲的宏大主题。宋元两代,几乎所有的戏曲名家,都到过浙江。时间到了明清,浙江戏曲家更是灿若群星。公元1159年,绍兴人徐渭撰《南词叙录》,它是一部全面研究南戏的专著作,而它的作者徐渭,也是一位戏曲大家。汤显祖、李渔、洪昇等文人,创作出一系列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为浙江地方戏曲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蒋中崎到了明初,甚至到了明末,浙江戏剧中有汤显祖在遂昌做官,创作了《牡丹亭》,更有一系列戏曲著作、戏曲理论著作以及剧作家。包括以短剧组成的南杂剧。与短剧相对应的,是明清“传奇”。明清传奇是一种长篇剧种,一般都是四五十出。浙江到了清初,出现了两个著名剧作家,一个是兰溪李渔,一个是杭州洪昇。李渔的《闲情偶寄》作为戏曲理论著作,《笠翁十种曲》作为中国戏曲,是从“案头化”到场上艺术的代表。反过来,洪昇的《长生殿》是中国古典戏曲绝唱的两个高峰。明末清初以来,浙江地方戏曲声腔也有了新发展,呈现出了高、昆、乱、滩簧、时调等众多声腔,争相吐艳的局面。这种局面为浙江地方戏曲出现打下了很好基础。南宋亡国六百年后,晚清的王国维写下了《宋元戏曲史》,记述了浙江这篇土地上,曾经拥有的戏文传奇。王国维所处的时代,浙江地方小戏大兴,出现了大小戏并重的局面,大戏荡气回肠,小戏缠绵悱恻,大戏与小戏各有千秋、相辅相成,构建了浙江地方戏曲的基本体系。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蒋中崎到了近代,浙江出现了海宁人王国维。王国维的出现,使中国的戏曲研究从分散到系统,从个案到全面。他的《宋元戏曲史》成为研究中国戏曲的不朽之作。进入民国以后,浙江的地方戏曲出现了大戏小戏并重。大戏是以婺剧、绍剧、瓯剧、台州乱弹为代表的多声腔剧种,以家国情怀为核心创作题材,舞台呈现丰富,人物众多,题材重大,称之为大戏。反过来是小戏的出现,小戏是以滩簧小戏,以小生、小旦、小丑为核心的三小戏、二小戏。像甬剧、姚剧、湖剧等等,这类戏大多适应了时代发展,以曲艺形态慢慢地转变成为戏剧形态。题材本身是以儿女情长、家长里短为核心。这个代表,就是越剧的出现。从南宋戏文,到近现代大小戏并重,浙江戏曲走过了千余年的历史。桃花年年鲜红,杨柳岁岁葱绿,千百年的戏曲瑰宝,依然在戏里戏外,有着别样的姹紫嫣红,为观众呈现一幕幕美妙绝伦的艺术盛宴。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蒋中崎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百花齐放、推陈出新”,随着三并举“传统戏、新编历史剧、现代戏”,以及各个时期党对文艺方针的出台,包括三改,改人、改制、改戏,浙江的戏剧又出现了新的辉煌。改革开放后,浙江戏剧出现几次重要转折点或重要现象。首先是小百花现象出现,1982年,浙江搞了小百花会演,通过会演,艺校搞了小百花集训班,以茅威涛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演员,集中训练,目的是为了到香港参加演出。这个带来了浙江戏曲其他剧种小百花的形成,涌现出了一大批戏曲。从浙南、浙西地区,以注重徽戏、注重乱弹为核心的演出趋向,到浙北、浙东地区注重昆曲,注重滩簧戏为核心的年轻剧种。浙南地区,浙中地区的婺剧、瓯剧、绍剧的一个大剧品种,产生了富有浙江特色的地方戏曲,形成了浙江不同声腔类型,不同演出形态的一种格局。除了一些戏曲剧种的繁荣之外,还有出人出戏,出了剧作家顾锡东、胡小孩等等,更有像茅威涛、林为林、翁国生、陈美兰等获梅花奖的青年演员。戏曲的完整性,从宋元时期一直到今天,丰富性,戏曲各种声腔流派的出现,到地域性,浙江东西南北各个地区,都有丰富的戏曲文化土壤,再一个是它的经典性,从《张协状元》到今天的获奖作品。从优秀剧作家,像洪昇、李渔、徐渭、高则诚,到今天顾锡东,胡小孩,从上述来看,所谓的“一部中国戏剧史,半部在浙江”,有其独到之处和合理性。责任编辑: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3469aGG6pq.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