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县城郊乡卫生院怎么样曾经的自由县县城,河南曲剧之乡,洛阳千年古镇美食飘香

作者:李小牛 白沙镇位于伊川县东部,距伊川县城12公里,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镇,正街东西长约三华里。这里地处白洚河谷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交通便利,自古以来就是通往洛阳、汝州、汝阳、嵩县、登封城的交通枢纽。明朝洪武年间,改白沙为“兴隆
原标题:曾经的自由县县城,河南曲剧之乡,洛阳千年古镇美食飘香作者:李小牛白沙镇位于伊川县东部,距伊川县城12公里,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镇,正街东西长约三华里。这里地处白洚河谷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交通便利,自古以来就是通往洛阳、汝州、汝阳、嵩县、登封城的交通枢纽。明朝洪武年间,改白沙为“兴隆镇”。明清时期隶属河南府洛阳县管辖。1927年,白沙是自由县政府所在地。1932年,伊川县成立,白沙为第六区,建国后为第五区,1958年成立白沙人民公社,1983年底改为白沙乡,2009年5月撤乡建镇。民国十六年(1927年),冯玉祥将军督豫,为根治洛阳南部匪患,划洛阳、登封、伊阳(今汝阳县)、临汝县(今汝州市)各一部置自由县,县政府驻白沙镇。自由县辖包括当时洛阳县龙门南伊河东岸的草店、彭婆、水寨、白沙、程庄、窦村、茹店,登封县(今登封市)的愈西里(今江左、半坡两镇)、吕店里(今吕店镇),伊阳县(今汝阳县)的椿树岭、陶营、大安、内埠、蟒庄,临汝县(今汝州市)的临汝镇、官庄、鳌头、高水泉、东均天、神沟等地。县辖区东西长约22公里,南北宽约40公里,总面积约为880平方公里。1932年秋,自由、平等两县合并,成立伊川县,县政府迁府店街。县衙自由县县衙就在老街正中心,院内有大小月台,三进式院落,正殿三间,歇山式建筑,灰色筒瓦盖顶,四面墙上绘有壁画,后院有天仙洞,还有两个偏院。1927年,冯玉祥将军建立自由县时,将朱举人大院改为自由县县衙。目前自由县县衙被列入伊川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县衙内景自由县县衙后院明清时期,白沙商贸繁盛,来自安徽、山西、陕西等省商人在方圆数十里之内进行商品交易。当时逢农历双日为固定集日。另设农历二月十七、三月初三、三月初七、四月十五、七月二十二日、九月二十日为奶奶堂、火神庙等古刹大会。每逢会期,大戏对棚开赛,铜器狮舞助兴,三教九流齐至,热闹非凡。山西、陕西、安徽等省富商均在白沙设有商会馆,其中以山西尉家会馆最大,五间临街,雕梁画栋、金壁辉煌,并在东隔壁设有当铺。清朝初期镇上又兴起临埠大会,三月初十到二十五为会期,商品贸易盛况空前,清中叶至清末兴盛不衰。白沙当时有“小上海”之美誉。自由县建立后,建于明朝初年的兴隆街,也迎来了它最光辉的时光。自由县立师范学校1640年,李自成顺应民心,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河南大批农民参加了起义军,军队人数很快增加到了十余万人。李自成带领农民起义军在河南省洛阳县兴隆镇(伊川县白沙镇,当时叫兴隆镇归洛阳县管辖)休整。农民起义军军营驻扎在白降河以西,马崖以南。李自成在兴隆镇休整、操练、招募新兵,同时帮兴隆镇百姓疏浚白降河河道,开挖一条与白降河相通的灌溉渠,在李自成身体力行的带领下,工程进度非常之快,一条长约两公里,宽约1.5米的灌溉渠仅十几天就全部竣工了。千亩良田旱涝有保。后来百姓将李自成军队驻扎的地方改成“营盘地”沿用至今。每到会日,临近各县及周围汝州、汝阳、登封、嵩县等地百姓、商贾、民间艺人都要来白沙老街赶会。粮油、蔬菜、牲畜、铁器、瓷器、服装鞋帽、针线、药材等商品交易应有尽有。还有表演硬气功、玩魔术、设象棋局之类的各色人等,热闹异常。图为兴隆街上的老磨房白沙街以羊肉汤、火烧馍闻名四方。客至白沙,以品尝白沙火烧馍而尽兴。上世纪白沙闻名的小吃有:李才火烧馍(焦锅魁)、龚义娃水煎包子、关春炒花生、彭老四胡辣汤、蔚根娃羊肉面、王文兴小碗肉、赵捞粽子、范可卤面、韩得有凉粉、赵发娃嚼片、赵三堂炒面、程得明硬面馍、老张烧鸡、吴道华黄闷面等。伊川县白沙镇是一座具有丰富历史文化积淀的千年古镇,又是一片到处洋溢着奋进气息的灼灼热土,可能你还未到过白沙镇,但是你一定吃过白沙“火烧馍”、喝过白沙“羊肉汤”。白沙镇兴隆老街,当地始称“三里长街”,甭看现在老街有点冷清,它在明清时可是热闹非凡。因为兴隆古街地处白洚河谷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交通便利,自古以来就是通往洛阳、汝州、汝阳、嵩县、登封城的交通枢纽。明清时期,是伊川地区最大的集镇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甚至被冠以伊川县三大集镇之首,明清至民国时期有“小上海”美誉。1929年,国民党二十路军总指挥张钫(新安县铁门人),派范龙章把朱天水、朱六来的戏班招到部队唱军戏,红极一时。朱天水唱红了洛阳城。朱天水表演艺术在群众中有广泛影响。朱天水天生女子清芬之气,加上他身材窈窕,身体孱弱,一番唱念做打之后,娇喘嘘嘘,眼神迷离,千种风情,百般妩媚,每次都把观众“迷倒一大片”,当时民谣云:“要得美,看‘香水’”、“要论真出奇,还是‘洛阳迷’”、“香水唱、九常浪、搁不住六来撇一象(亮相)”、“要得不生气,看看天水戏”等。朱天水(1909~1938),艺名香水,绰号“洛阳迷”,白沙镇白沙村人。河南曲剧创始人之一。父早逝,与母亲姐姐相依为命。后学踩高跷,唱曲子。13岁随张钦堂到洛阳踩高跷谋生。1927年听说高跷曲子演员登上舞台,产生极大兴趣,积极练习台步身段,揣摩旦脚表演技法。后应邀与一批出色的高跷曲艺人在河南省临汝县(今汝州市)组成以他与关云龙为首的班子,到临汝镇登台对戏,一举成功,引起轰动,一时观众蜂拥而至,挤倒了石墙,赢了另外3台戏。随之邀戏的红帖纷纷而至,朱天水与朱六来的合作被观众誉为金玉之配。洛阳南关曲子迷吕老八闻讯,邀朱天水等人进南关火神庙戏楼演出,此为曲子戏首次进洛阳城演出。1929年应第二十路军总指挥张钫之邀,朱天水与朱六来等30余人进部队唱军戏,红极一时。朱天水嗓音好,高低音、真假声结合自然。曾学习借鉴\"南阳曲子状元\"汤印侯的演唱方法,得京剧名须生孙盛甫指教,嗓音运用更为巧妙,唱腔愈加柔媚,无论演悲剧、喜剧,皆为观众喜闻乐见。他饰演青衣、闺门旦,集民间闺秀美姿俏态于一身,形成独特的表演风格,创造了洛阳曲子旦行的最初表演形式,被列为曲剧界“上八仙”之首。民间流传着“要得美,看香水”;\"要论真出奇,还是“洛阳迷”等赞誉。一座座古老的房屋,一扇扇残旧的大门……顺着兴隆老街十字街口白沙村委向东走,两旁依然有轧花、染坊、白沙火烧馍等百年老字号,老街的故事已然镌刻在这里的一砖一瓦上,如一杯老酒、如一首老歌。东寨门早在100多年前,白沙兴隆老街,四周有高而厚的寨墙,由黄土夯筑而成,东、西、北各有一个城门,城门上有城楼。南寨墙有东南、正南、西南三门,城门上方嵌有刻着“兴隆镇”字样的青石匾额。东寨门刻着“兴隆寨”,青石匾额南侧刻着“洛邑白沙镇”,北侧刻着同治元年(1862年)建,距今已有155年历史。1927年,冯玉祥将军建立自由县时,将白沙镇设为自由县县城,当时的县政府用石灰将原门额“兴隆寨”覆盖,由当今伊川籍书法名家程豫生之父程默化亲写“自由县”门额。据传,古时此处为五洋江,汪洋一片,洪波涌起。大禹治水时,凿开龙门口,五洋江水退去,江底变为沙地。沙滩呈现白色,后百姓在此聚居,取名白沙。白沙南靠摩天岭,北临顺天岭(又叫北坡),东依娘娘山。白沙古镇正街东西长约三华里,濠寨共有东、西、北各一门,南边有东南、正南、西南三门,共六门。登摩天岭望白沙镇,东西长,南北窄,犹如一艘大船,停泊于白降河畔。白降河兴隆桥目前白沙镇正在建设“特色小镇”,挖掘和保护白沙历史古文化,提出旅游发展大战略,复兴白沙古镇这一宏伟目标。相信白沙这艘大船(白沙地形象一艘大船),犹如航空母舰一样扬帆远航。白沙兴隆古街在不远的将来,能重现昔日风华!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3469volVrp.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