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想象父母变老的样子不敢想象,40年前的广州,竟然是这个样子的...

1978年,原来是40年前了... 没想到时光匆匆,广州历经巨变已经40年。经常听着爷爷奶奶口中的“想当年”长大的吃货妹,难以想象“凭票换物”时代的坚冰,在40年前竟被一条“活鱼”划破了! 就在40年前,广州走在了改革开放的前沿,率先开放
原标题:不敢想象,40年前的广州,竟然是这个样子的...1978年,原来是40年前了...没想到时光匆匆,广州历经巨变已经40年。经常听着爷爷奶奶口中的“想当年”长大的吃货妹,难以想象“凭票换物”时代的坚冰,在40年前竟被一条“活鱼”划破了!就在40年前,广州走在了改革开放的前沿,率先开放了鱼鲜、水果、蔬菜、三鸟(鸡鹅鸭)市场。“食”字行先的广州市民,迎来了“吃货的春天”。吃货妹最近看了一部1984年上映的电影《雅马哈鱼档》,第一次看到如此生动的广州改革开放后的市井景象,叉烧、白切鸡、烧鹅、乳猪、炒螺、干炒牛河、艇仔粥当时也是通过电影第一次植根到了大江南北观众的内心深处。当时导演张良为了影片能更加贴近现实,还找来了非专业演员——高第街开皮鞋档的个体户黎志强和佛山兴华商场找到的售货员饰演海仔和珠珠。拍摄中,还让演员混入真实鱼贩中,采用偷拍的方式跟踪拍摄,方能造就影片中上百条渔船、豪迈粗犷的渔民、挣扎贯入的活鱼活灵活现地呈现在画面中!真实反映了当时那些待业青年,领了牌照,骑着摩托车穿梭在窄街小巷,设档摆摊。热热闹闹整条街形成了现在墟集的雏形——“街市”。影片里可以看到,鱼档、烧鹅档、水果档、粉面店、发型屋,牛仔裤、丝袜,这些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东西,都纷纷出现在大街小巷里,当时更有北京学者观后高呼:“广州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为什么影片上映后,会引起这么大的轰动?在改革开放前,广州街坊想给家里的孩子买条鱼,每人每月只有半斤鱼的指标,还要骑单车到佛山排队,轮到自己了,鱼却没了!或许今天的年轻人很难想象,地处“鱼米之乡”的广州人,竟有多年面临“吃鱼难”的艰难生活。如果让你穿越回到40年前,你最想体验什么?Part.140年前的百货商场,是潮流的标杆20世纪80年代,广州外轮供应公司长堤超级市场是最早的开架售货商场之一,广州街坊可以在货架上面自选货物,商品和市民不再有柜台之隔。许多新鲜的进口商品都会在货架上第一时间展示出来。▲长堤超级市场▲改革开放的初期广州友谊商店“昌兴”创立于1952年,是广州年龄最老、资格最老的个体户。改革开放刚开始,“昌兴”是第一个申请个体户经营牌照,私营牌照号码是穗私V1副字0001号,曾经被称为“私人企业的一号掌门”。1986年,来自美国参议院的赫克特还特意参观昌兴时装,专门来看中国是否出现真正的个体经济。“昌兴”经营得如火如荼,加上报刊的曝光和工商部门的推动,陈兴昌的邻居们都纷纷开起了店铺经营生意。不止在独立的个体户,广州贸易更是遍地开花,1984年9月,位于长堤大马路原先施公司旧址重建的华夏公司开张营业,富丽堂皇的一楼大堂还有先进的扶手电梯。▲华夏公司一楼营业大厅20世纪80年代,是广州长堤历史上的又一个黄金时代。饮食业有三“大”酒家——大三元、大公、大同,所以西濠二马路也叫“为食街”。盛极一时的长堤一带,因此被誉为广州的“旺角”。▲20世纪80年代繁华的西濠二马路Part.240年前最长的车龙,是单车大潮如今在广州工作,8点踏上地铁3号线,你或许会想:“搭地铁这么挤,爷爷奶奶以前骑个自行车就到单位,该有多爽?”,其实以前上班族的“苦况”丝毫不逊色于我们!▲上班高峰期自行车大军过海珠桥早在70、80年代,大家出行就是靠单车。上下班高峰期,海珠桥都特别壮观,那时候最长的车龙还不是轿车,而是自行车!在当年十分辉煌的广州五羊自行车厂,也是曾经的全国五大自行车生产厂家之一。当时广州人都会为拥有一辆“五羊”单车而自豪。Part.340年前的公交比我们想象中更加新潮70年代的广州公共汽车,造型十分新潮,开始注重配色和线条设计,甚至放在今天,也不觉得过时。80年代的“三脚鸡”满大街到处跑,造型也是十分可爱!90年代开始,就有了空调公共汽车,一边吹着空调一边坐车,在当时来看也是一种时尚。在上世纪80年代,双层巴士就在广州街头留下倩影!现在许多人去打卡香港的双层巴士、广州观光线路,其实40年前的广州街坊都已经习以为常。直到1999年6月7日,广州最后的22辆双层巴士停止营运。双层巴士开始暂别广州街坊的视线。Part.440年前的广州人,走在时尚的前端1985年,儿童电影院的《超人》海报,《超人》是从好莱坞进口的第一部大片,别觉得去电影院看美国大片是年轻人的时尚,或许你的爸妈也是超人的“老粉”呢!1983年,广州人已经开始在咖啡厅吃午饭。没有上海的小资范,务实的广州街坊愣是演变出了一种粤式咖啡厅的味道。市井街坊越来越走在潮流的前列,先富起来的那一批人则另辟蹊径,用一个“大砖头”来彰显自己的身份,那就是国内第一台手机——“大哥大”。▲1987年,广州江南大道中国第一个拥有手机的人——徐峰(如今是广东中海集团董事长),就是在广东。1987年,广东为了与港澳实现移动通信接轨,率先建设了900MHz模拟移动电话。“大哥大”的出现,意味着中国步入了移动通讯时代。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广州市民打扮越来越讲究,结婚的时候喜欢穿婚纱西装。改革开放之初,江南大道北是当时的华侨大道之一,80年代初归国华侨带着前卫的婚纱设计理念,带动了江南大道北“婚纱街”的发展。▲1987年广州泰康路木排头的小巷婚礼▲广州第一届“美在花城”模特大赛从凭布票领布料裁衣,布料的颜色只有灰色蓝色,到改革开放后,可以在各式的时装店中定制自己喜爱的服饰,广州人一直没有停下对美追求的步伐。1991,广州多宝路的红卫装换时装,从香港引入各款时装,为顾客私人定制。特别是80年代的女孩子很喜欢编辫子,不信你翻翻妈妈的老照片,总有一张是“孖辫妹”。而“识玩识食”得基因是植根在每个广州人里的,潮流不应该流于表面的穿着,去越秀公园“扒艇仔”、溜旱冰,则是风靡当时的年轻人时尚消遣方式。回顾40年前的广州会发现如今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是先辈们历经很大决心的改革才能换来安逸的今天从前广州最高建筑是环市路的白云宾馆40年后的羊城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2004年正式启用世界前100位的新白云机场·2009年建成享誉全球伟大建筑——小蛮腰·2010年成功举办亚运会·2017年成为全国首个支持地铁全线网“云支付”购票的城市城市里的每一点光亮全因在广州打拼的你们心血的凝聚广州的点滴改变都值得被铭记发展中有你有我,快去文末为自己点#今日话题#你生活在广州多久了?你觉得广州40年来变化最大的是什么?留言和我们分享吧~看完记得点赞~1个赞=吃货妹涨5毛钱工资哟来源:微广州商务合作:手机:15626410850戳这里“阅读原文”,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3469zzjQrp.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