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屏实力” 京东方如何赢取下一个三十年?_技术_显示_全球

当你打开手机开启一天的通讯社交、驾乘汽车通勤并进行人车互动、来到工作岗位开展远程会议、回家打开电视与家人共度惬意时光时,京东方已经悄无声息的走进你的工作与生活。虽然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家低调的全球显示龙头,已经通过“显示技术+物联网应用”的深

当你打开手机开启一天的通讯社交、驾乘汽车通勤并进行人车互动、来到工作岗位开展远程会议、回家打开电视与家人共度惬意时光时,京东方已经悄无声息的走进你的工作与生活。虽然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家低调的全球显示龙头,已经通过“显示技术+物联网应用”的深度融合,默默守护在人们熟知的万千场景中。

从LCD领域的全球第一,到柔性OLED、MLED等诸多显示技术的持续突破、多维“绽放”,从冰雪盛世上惊艳全球的雪花火炬,到寻常街头人们候车的智慧公交驿站……京东方的故事,始于显示,但并不止于显示,她正以千变万化的姿态赋能这个万物互联的世界。

而之所以不断取得突破和超越,创新则是其中的致胜关键。那么创新,对于以科技立身的京东方而言,意味着什么?又能带来什么?

创新动力:技术行不一定赢 技术不行一定输

对于创新,京东方一直都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正如其所一直对外界表达的:“我们深知,技术行不一定赢,但技术不行一定输”。因此多年来,京东方的创新理念一直都是“始终秉持对技术的尊重和对创新的坚持”。

也正因为此,自创立以来,京东方无论经营情况如何,始终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正如京东方董事长陈炎顺在不久前的署名文章中所提到的:“要确保未来30年技术持续领先。面对万亿的显示+物联网市场,京东方将坚持推出新的技术和产品。”

具体来看,京东方的创新包含技术创新、商业创新和应用创新三个维度。其中,技术创新是激活产业发展的动能。在京东方看来,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源动力,京东方2021年研发投入高达124亿元,主持及参与制修订超300项行业技术标准,逐渐从技术创新的引领者成长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

商业创新则助力京东方推动产业价值升维。2021年京东方重磅发布了中国半导体显示领域的首个技术品牌,开启了“技术+品牌”双价值驱动的全新商业模式。通过技术品牌所代表的一站式显示解决方案赋能千行万业,不仅显著提升了显示终端产品的市场溢价能力和增值空间,更引领整个行业从原有的规模导向,逐步走向技术乃至价值创造导向的发展之路。

应用创新则让京东方引领产业实现跨越发展。当前,“显示无处不在”的时代已经到来。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引领的新一轮产业变革下,数字化、智能化应用正在推动一个“屏联万物”的全新时代到来,为产业带来了万亿级物联网市场新机遇。京东方在“屏之物联”战略指引下,让显示屏集成更多功能、衍生更多形态、植入更多场景,加速推动“显示技术+物联网应用”深度融合并赋能各个细分应用场景中。

创新实力:超越与自我超越

就在本文发布不久前的1月10日,全球知名专利服务机构IFI Claims发布的2022年度统计报告显示,京东方以2195件专利授权量位列美国专利授权排行榜全球第11位,连续第五年跻身全球TOP20,成为为数不多上榜的中国企业之一。

不止于此,京东方的技术创新实力得到众多国际组织的广泛认可。2022年京东方以1980件PCT专利申请量位列WIPO国际专利申请排名全球第七,连续6年进入全球PCT专利申请TOP10;在科睿唯安揭晓的《2022年全球百强创新机构》中,京东方作为中国大陆5家上榜企业之一入围;2022年7月,《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杂志发布了“50家聪明公司”(50 Smartest Companies,TR50),京东方凭借在物联网领域的研发实力再次入选TR50。

这背后是京东方数十年如一日对创新的孜孜以求。据了解,京东方已全面建成规模庞大的技术创新体系,打造了“1+1+3”技术创新平台,包含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创新总部,及北京、成都、合肥3个创新分中心,并通过17条领先的半导体显示生产线及4座智能制造工厂所形成的庞大的产品平台,持续推动技术研发成果的转化与落地。

截至2022年,京东方累计自主专利申请已超8万件,其中柔性OLED相关专利申请超2.8万件。在年度新增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超90%,海外专利超33%,柔性OLED、传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专利申请占比超50%,覆盖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创新成果:“屏”+AIoT 万能公式的无限可能

京东方的技术“口袋”里,的确并非只有显示。作为一家正在向物联网转型的全球显示龙头,只有不断演进技术体系,才能有力支撑多模式、多形态的业务发展。对此,京东方在AIoT领域的技术布局,也可圈可点。

据了解,为全面实现物联网业务转型,加快显示器件-智慧终端-系统方案三层业务的融合,由智能硬件、智能软件、工业设计、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行业云、边缘计算8个核心技术平台共同组成了整体、有机的物联网总控平台,形成了“软硬融合、智能物联”的京东方AIoT技术体系,助力“屏之物联”战略落地。

其中,“软硬融合”强调物联网端口的传感化与智能化,包括以芯片、屏幕、通信、传感等的系统集成,以及嵌入终端的操作系统和各类上层应用。“智能物联”则是指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为牵引,打造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技术创新能力;截至目前,京东方已有13项技术获得世界机构测评Top1,40余项算法位列世界机构测评Top10。

不断精进的AIoT技术与其显示技术相融合,为京东方打造出“屏+AIoT”的万能公式,为场景赋能提供了无限可能。

更清晰的画质、更自然的交互、更便捷的连接是构建京东方智慧终端差异化优势的三把钥匙。自主研发的核心显示板卡有力支撑了京东方新推出的95英寸8K OLED智慧显示终端,这款全球最大的8K超高清显示终端,一块板卡就可以支撑8K编码、解码、显示的全流程,显示延迟仅有1ms,拥有全方位流畅的8K视频播放体验;针对超高清终端的画质痛点,京东方终端实时画质增强技术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情况下,实时进行视频画面纹理、细节等信息特征的增强处理,让视频画面清晰度有明显提升;为了获得更自然的交互体验,在智慧一体机领域,京东方自然书写技术包含笔迹预测、笔迹美化、笔形模拟等多个技术功能,书写延迟最低达27毫秒,达到行业头部水平;多设备跨屏协同带来更便捷的联接体验,BOE Share技术支持所有主流平板电脑与京东方智慧终端多屏互投、多人批注,极大程度方便使用者在会议、教育场景的文件分享。

为了能够最大程度延申技术触角,针对不同行业场景开发的PasS平台、中间件、AI技术为不断赋能各个场景。在智慧园区领域,京东方游客深度识别技术在陶溪川文创街区实现规模化落地,为车辆通行、数据分析、门店驻留时间、客群流向分析、智能客服等20余项应用提供“全场景智能”;在智慧金融领域,京东方自主研发的智慧网点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全国快速复制推广,助力民生银行等打造银行网点智能化建设标杆;在智慧出行领域,其自主研发的交通全媒体管控平台以“AIoT+数字媒体”为特点落地成都地铁。智慧车载的安全带检测、疲劳驾驶识别、车主识别等5项AI安全驾驶技术实现落地;京东方超高清视频画质增强技术携手中国电影博物馆、中国国家话剧院、北京广播电视台、广东广播电视台等机构,助力众多历史经典影像重新焕发活力;在智能化生产场景,基于京东方半导体显示智造基础,AIoT技术也不断推动京东方迈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深度变革,获得更高的效率、更优的质量和更低的成本。

在国家级重大项目中,BOE AIoT技术也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不止国庆光影屏的流光溢彩,在2022年备受全球瞩目的冰雪赛事上,伴随雪花火炬一同绽放的还有京东方的AIoT技术。点火仪式的巨型“雪花”从整体硬件支撑到软件系统都由京东方自主研发设计,同/异步兼容的终端播控方案和高冗余控制系统攻克了信号同步、信号安全等技术难题。作为复杂的物联网系统工程代表产品,“雪花”充分体现了京东方物联网技术创新在国家重大场景中的落地应用。

当下,数字化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着中国产业格局。京东方物联网转型,将持续推动价值升维。核心技术的突破,是攀登,也是接力,打造一流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根植在京东方企业文化中的基因。在数字化浪潮下,以“软硬融合,智能物联”为核心关键词的AIoT体系还将持续推动新智能、新计算、新架构的突破,不断推动“显示技术+物联网技术”深度融合,也将与京东方物联网事业发展相互支持、进化共生,成为生生不息的技术力量。

2023年是京东方创立三十周年,京东方深扎“创新土壤”,不断从创新中汲取养分,在过去三十年取得了一个个为人称道的创新成果。而其始终秉持的“对技术的尊重和对创新的坚持”,或将为其赢取下一个三十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5odY2D2967.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