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蓝航线老玩家回归《碧蓝航线》玩家半年充值5个亿,研发商还用去新三板要钱?

据勇仕网络招股书显示,《碧蓝航线》仅在2018上半年的游戏纯充值金额就过了5.6亿元。 但显然这5.6亿元刨出成本、发行渠道分成也没剩下多少,起码不足以支持勇仕的未来。所以这家研发商选择在新三板挂牌,就是那个上半年融资金额同比下滑27%,
原标题:《碧蓝航线》玩家半年充值5个亿,研发商还用去新三板要钱?据勇仕网络招股书显示,《碧蓝航线》仅在2018上半年的游戏纯充值金额就过了5.6亿元。但显然这5.6亿元刨出成本、发行渠道分成也没剩下多少,起码不足以支持勇仕的未来。所以这家研发商选择在新三板挂牌,就是那个上半年融资金额同比下滑27%,环比下滑了38%的新三板。勇仕算是一家“梦幻”手游公司了勇仕网络成立于2014年12月,主营业务是手机游戏开发制作,主要产品包括《碧蓝航线》、《猫咪挂机》等日系二次元手游。勇仕网络近三年业绩招股书显示,自2017年《碧蓝航线》上线之后,勇仕实现了梦幻般的逆袭。公司业绩从2016年的20万元营收,53万亏损,摇身变成4500万元营收和2800万元净利。对于这家此前长期保持小亏或者不赚的纯研发型公司来说,简直算是个童话故事,这款IP、市场营销投入并不算大的产品直到2018年上半年,依旧保持着强劲的吸金能力。《碧蓝航线》2018上半年用户数据2018年上半年,《碧蓝航线》在中、日、韩三个市场稳定运营,累计注册用户数约1933万,付费用户数约217万。其中日服是主要收入来源,上半年充值收入约3.36亿元,国服第二,约1.83亿元,韩服约4860万元。乍一看,半年充值收入5.67亿元,如果有这样产品的研发商还需要去不景气的新三板要钱花,那除了主力产品收入严重下滑的可能性之外,产业链各层扒皮、新项目启动资金过大、竞争力衰退也都可能是钱不够花的原因。肉不少,但架不住狼多其实除了“赚钱”,《碧蓝航线》还是国内知名的“肉多狼多”型产品。截至2018年,这款产品的分食者已有勇仕、蛮啾、B站、Yostar、龙成五家公司,分别是两个联合研发商和中、日、韩服代理商。再加上吉比特、幻电、悠星等资方或小型合作方、各级渠道合作等等,半年5个亿的收入,也禁不起分。《碧蓝航线》招股书显示,2017-2018年6月,勇仕网络总营收约8300万元,《碧蓝航线》收入占比99%以上,其中2018年上半年公司只分到了3882万元。在《碧蓝航线》进入长线运营阶段后,渠道涨价、社区泛娱乐等生态投入,加上产品本身生命周期的衰竭,都可能让收入继续缩水。产品和能力结构都不够多元除了收入下滑,产品和公司业务能力的单一也是主要风险。目前,勇仕网络主推的产品有《碧蓝航线》《猫咪挂机》和一款名为《PROJECT:08》的手游,从现有信息来看,依旧是一款日系二次元手游。《PROJECT:08》,看画风,品类似乎没什么想象空间了在现在大众品类泛滥的时候,会做二次元其实是件好事,但在大厂大资源入局、国外厂商入侵中国市场的情况下,只会做二次元,而且还只会做技术研发的话,风险就不可避免了。招股书显示,《碧蓝航线》由勇仕网络与上海蛮啾合作研发。在权益和分工上,双方共同持有IP和源代码等程序的知识产权。勇仕主要负责软件项目的源程序和目标程序等作品的开发、测试、维护及运营工作,是纯技术活。蛮啾则负责形象场景和音效等相关设计和策划工作,主管视听美感和商务合作。在各家研发大厂入局二次元市场之后,技术门槛已经被踢破了,原本没饭辙的美术、音乐设计公司已经捞了一年多的钱。在这种情况下,勇仕的前途,似乎还没有有能力包办一整套二次元产品的视听设计的蛮啾乐观。为了保持竞争力,开发那款成本、人口红利不可同日而语的“08”,上新三板要钱就理所应当了。今年新三板的钱,好要吗?2018年的新三板容易要到钱吗?不容易,起码比去年难多了。据Wind数据,2018年上半年,新三板有862家公司完成880次股票发行,发行数量约77.65亿股募集资金约364.96亿元。相比而言,2017年上半年新三板的融资总额约503.19亿元,全年是1092.65亿元。也就是说今年前六个月,新三板募资总额同比下滑了27%,环比下滑了38%。除了融资下滑,新挂牌公司的估值也有所缩水,整体市盈率在17上下。至于游戏概念股的表现更不用多说。关于勇仕网络挂牌这件事,到底是一个优秀研发商圆梦敲钟的喜剧,还是一个优秀研发商被浮躁的市场逼到险境而弯腰求助的悲情故事,现在还真不好说。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5odY5NkQd7.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