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解决物理问题,方法最重要:12种初中物理常见的探究问题的方法

1、控制变量法:把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因素用人为的方法控制起来,使它保持不变,然后来比较,研究其他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例:⑴电流I与导体电阻R和它两端电压U的关系;⑵压强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⑶导体的
1、控制变量法:把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因素用人为的方法控制起来,使它保持不变,然后来比较,研究其他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例:⑴电流I与导体电阻R和它两端电压U的关系;⑵压强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⑶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材料的关系。2、(理想)模型法:为了更形象,更直观地表示某一种物理现象或物理规律,利用科学抽象的方法,抽象出简单直观的物理模型,利用物理模型研究物理问题。这种方法就叫做(理想)模型法。例:⑴太阳系模型代表原子结构,⑵光线描述光的传播;⑶磁感线描述磁场⑷用简单的线条代表杠杆。3、转换法: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现象,不好直接认识它,我们常根据它们表现出来的看的见、摸得着的现象来间接认识它们。在物理学中有一些微观的或不易观察的现象,经常把这些现象通过转化,成为容易观察到的现象,这种方法就叫做转换法。例:⑴分子的运动情况通过扩散现象来认识;⑵电流的大小(存在)通过电流的热效应、磁效应来认识;⑶磁场的存在通过磁场中小磁针的偏转来认识并研究它。⑷音叉的振动通过乒乓球被弹起来认识;⑸拉力的大小通过弹簧伸长的长度来体现⑹温度的高低通过温度计中液柱的高度(体积)来体现4、放大法:在实验中,为了更好、更方便地对实验中一些微小量的测量与显示,对一些量进行适当放大的方法。例:⑴形变放大:如下图所示,在压力作用下,玻璃瓶发生形变,将容积的变化通过红色水,转化为细玻璃管中的红色小柱长度的变化。⑵减小斜面倾角:如伽利略的斜面实验的结果是“放大了时间”5、理想实验法(实验推理法):有一些物理现象,由于受实验条件所限,无法直接验证,需要我们先进行实验,再进行合理推理得出正确结论,理想实验法也叫做实验推理法,就是在物理实验的基础上加上合理的科学的推理得出结论的方法就叫做理想实验法。例:⑴真空不能传声。⑵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如果不受力的作用将保持原来的速度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6、叠加法:物理学中常常把微小的、不易测量的同一物理量叠加起来,测量后求平均值的方法俗称“叠加法”。例:⑴为了测量细铜丝的直径。⑵测一枚大头针的质量等。7、等效替代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有时为了使问题简化,常用一个物理量来代替其他所有物理量,但不会改变物理效果。例:⑴并、串联的总电阻替代各电阻⑵浮力替代液体对物体的各个压力⑶用合力替代各个分力等。8、比值定义法:为了给某些物理规律或物理量确定一个概念,常用到比值的方法就叫做比值定义法。例:⑴速度的定义;⑵压强的定义;⑶功率的定义;⑷比热容的定义;⑸热值的定义等。9、实验法: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或实验数据,直接得出结论的方法叫做实验法。例如: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关系就是利用了实验法直接得出结论。10、归纳法:归纳法就是在已有的生活经验或大量的个别属性推理出一般属性的方法。例:力的概念时,为了得出力的概念,列举了大量的例子,通过分析这些例子的共性得出了力的概念。11、图象法:利用图象这种特殊且形象的数学语言工具,来表达各种物理现象的过程和规律,这种方法叫图象法。图象可以用来表示一个物理量随另一个物理量变化的情况,很直观,而且能快速查出相关物理量。例:⑴U—I图像(定值电阻与小灯泡的不同);⑵G—m图像;⑶S—t图像;⑷熔化、凝固图像;⑸沸腾图像;⑹吸热能力的:Q(加热时间)—t图像⑺m—V图像12、类比法:类比法是指将两个相似的事物作对比,从已知对象具有的某种性质推出未知对象具有相应性质的方法。它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逻辑思维。在物理学中,类比方法可以帮助理解较复杂的实验和较难的物理知识。例:19世纪末,汤姆逊发现了电子,将人们的视线引人到了原子的内部,由此,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关于原子结构的模型。通过学习,你认为原子结构与下列事物结构最接近的是()A、西红柿B、西瓜C、面包D、太阳系解析:同学们首先要在头脑中再现学习过的原子结构的模型,再与所给的四个选项比较,确定结构最接近的事物是太阳系。这里原子核可以类比于太阳,核外电子类比于行星,它们在空间结构和运动方式上都是相似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5odYR53L67.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