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锦和陈皮阿四校园笔记54——谢谢陈老师

2016年1月15日 星期五 晴 谢谢陈老师今天,是我2015中国年给六年级上的最后一节语文课。我站在讲台,让大家复习一些课文和诗词,准备迎接下周18号的期末考试。孙碧灿跑过来递给我信,
2016年1月15日星期五晴谢谢陈老师今天,是我2015中国年给六年级上的最后一节语文课。我站在讲台,让大家复习一些课文和诗词,准备迎接下周18号的期末考试。孙碧灿跑过来递给我信,那是我给全班同学写的一封信。她是一个顽皮的孩子,很聪明,又好动,但养成性习惯需要改变。一学期,我不断地尝试着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她,惊喜地看到她在不断变化。这封信,我是第一个给她看的。写信,这是在学期末的时候,我安排的一项任务,回家给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写一封信,并且请他们也给自己写一封信。刚好,前几日读到浙江教育厅下文禁止给家长布置寒假作业,我不知道,我这样是否给他们布置了一项困难的作业。许多孩子嚷嚷他们的爷爷奶奶不会写,我就建议可以请他们说,你们执笔写。果真有妈妈说,孩子写的。我觉得,农村孩子,父母在外的多,忙碌的多,和孩子沟通的少,希望他们彼此沟通一下,让对方走进自己的内心,感受一下亲情,感受一下彼此内心的温暖和希望,是非常有必要的。写信这事,我差一点忘记了!还好,学期末学生提醒了我,我及时地写了一封信,给班级的孩子们。“给六(2)班同学的一封信亲爱的同学们:一年的美好时光转瞬即逝,在这一年里。。。。。。。”满满的信纸,我一共写了五张。今天写随笔时,信放在班中了;可惜后来整理中,却再也没有找到信的原文。我在信中,描绘了每一个学生的特征,他们的顽皮好动乃至进步和可爱。他们看到我写的信,争先恐后要看,你拿一张,我抢一张,也不顾信的完整了,先看到的就非常高兴,没拿到的就嘟着嘴。已经几天了,今天上课,信躺在讲桌上,信上似乎有隐约的草绿色笔涂写的痕迹。我翻过一看,上面写着七个大字——祝陈老师新年快了(乐)下面是黑笔写的谭家成。我一看就乐了,他把“快乐”写成“快了”。这样一个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只考了5分的孩子,他竟然给我的信上写了这句温馨的话,我异常感动。我把那个“了”用红笔改成一个大大的“乐”,把信仍然放在桌子上,我想立刻把我的感动说一下,又停止了。我觉得这样会伤害其他孩子,还是把这份美好暂且保留,找个机会在向他表示感谢吧!回想接这个班时,我发现,谭家成,一个坐在教室后很少说话的男生,作业几乎不做。有一天,我叫作业未完成的学生站起来。张子杰站起来了,他又恢复了不做作业的坏习惯;他的同桌谭家成却坐在位子上。“谭家成作业做没做?”我问。“老师,他做了。”苏爽侧着身子喊道。前面两位同学看着谭家成也说道。他们把他的作业递给我看。“哦,抱歉!老师戴有色眼镜了。谭家成,你进步真大!”我在班中致歉。这是一个比张子杰基础差得太多孩子,听同学说,他以前作业从来都不做;我不禁心中一动。几天后,又一次作业检查,谭家成拿着本子跑到我身边,满脸诚恳:“老师,我把作业写错了!”“下次可要认真些,回去把作业补上可以吗?”我问。“行!”他高兴地跑回了座位。就是这样一个,曾经满纸涂抹,你也不知道他写什么的孩子,竟有这样的变化,我感到真高兴。我慢慢地也喜欢上这样一个进步的男生了,喜欢上其他不断改变的学生了,在班中也不吝赞美之词,不时地夸奖他们的进步。学生的变化,是源于对课堂产生的兴趣,源于对老师老师的喜爱。有了这种依恋,才会让师生走近,才会对学科产生兴趣,才会改变自我。我也在不断改变,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自己,喜欢上我的语文课。我坚信我的教育:我可能改变不了什么,但我会用我的教育良心和教育热情,甚至我的教育智慧,走近你,感染你,打动你,让你敞开心扉,走进语文。教育是需要魅力的,这是源自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以及学识素养;提升自身的教育,要从教师的自我修养做起。教师的幸福,其实很简单,就是源自师生间的彼此认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5odYx1QQw7.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