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儿子长大的说说你陪我长大,我陪你旅行:54岁儿子带89岁母亲自驾大西北

很多人都喜欢自驾旅行,说走就走,充满着对生活的激情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然而当你饱览美景、体会世界的美好时,是否会想到两鬓斑白的父母,正在承受着孤独与落寞的父母?你是否愿意牵起他们曾经教你蹒跚学步的手,趁着他们身体还硬朗的时候,带他们一起看看
原标题:你陪我长大,我陪你旅行:54岁儿子带89岁母亲自驾大西北很多人都喜欢自驾旅行,说走就走,充满着对生活的激情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然而当你饱览美景、体会世界的美好时,是否会想到两鬓斑白的父母,正在承受着孤独与落寞的父母?你是否愿意牵起他们曾经教你蹒跚学步的手,趁着他们身体还硬朗的时候,带他们一起看看外面的世界?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去年,家住重庆九龙坡杨家坪54岁的老段,因为带89岁的母亲自驾13天游历大西北而被广泛报道,大家都称他为“模范儿子”。其实,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带母亲出游,上一次还是母亲80岁的时候,他们来了“半个中国行”。杨婆婆在旅游途中这几天,54岁的老段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接连晒出多张西北地区的风景照,不过,照片中的主角不是他,而是89岁的老母亲杨茂才。不忍还能走动的老母亲成天窝在家里看电视消磨时光,老段做了一个大胆决定:带上母亲,一路自驾北上,去内蒙古额济纳旗,领略绚丽胡杨林,去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扮演“航天员”,饱览祁连山脉,雄浑壮丽的连绵山川……一路上,老母亲高兴得像个小孩。领略胡杨林,老天牌过足眼瘾10月12日,老段晒出多张老奶奶与胡杨林的合照,并配文称:“这下老天牌过足眼瘾了。”照片中,蓝天白云之下,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奶奶微笑着,身后便是层林尽染、灿烂金黄的胡杨林。原来,“老天牌”是老段89岁的母亲杨茂才。老段家住九龙坡杨家坪,今年54岁,10月4日,他带上老母亲,从重庆自驾出发,一路向北,哪里有景点,就在哪里停。10月12日,车子到达内蒙古额济纳旗胡杨林景区,一路上舟车劳顿,老段本以为母亲会选择休息。然而,看到绝美壮丽、千姿百色的大漠胡杨林景观,母亲来了精神,拄着拐杖就进了景区,一个劲儿地拍照留念,过足了眼瘾。听景区工作人员介绍胡杨林“千年不死”,老母亲更是为其生命力的神奇而点赞,直接说“要向胡杨林学习”。老段说:“哈哈,这哪里是89岁的老太太,简直就是个小孩。”翻越祁连山下车徒步20分钟老段说,除了大漠胡杨林,10月14日,他们到达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老母亲看到高高的发射塔,同样高兴得像个孩子。“预备,发射……”在发射塔下,老母亲一脸严肃,不仅当起了“总指挥”,还依照电视里卫星发射时的场景,学着航天员的样子,向他不停挥手。杨婆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10月16日上午,在海拔3685米的俄博岭垭口,看到连绵壮丽的祁连山脉,再听老段讲述了历史传说后,老母亲执意要下车。“听说汉代名将霍去病和隋炀帝杨广都到过俄博岭垭口,她也要下车走一走。”老段说,老母亲徒步走了20分钟,不喘大气,“我们都为她捏一把汗,她则啥事没有。”“我们已经出来12天了,准备返程了,但是,有景点我们还是会逗留。”老段说,目前,他们在青海,正朝着海拔4000多米的达板山山口前进,雪山近在眼前了。学会赶时髦拍照后还发朋友圈老段说,母亲这一辈人,年轻时吃过不少苦,并没有想象中的娇弱,只要不是太颠簸,老人家都吃得消。虽然是自驾游,但为了母亲的安全,老段选择的都是平坦开阔的公路。“她心脏不太好,我备好了药,但还是不能太颠簸,太烂的路不走。”老段说,一开始带母亲出来,他还有些担忧,怕母亲体力不支,但一路上,母亲不仅啥病没有,而且精神状态比在家时还好。“在家时,她就只有看电视来消磨时光,天天窝在家里,精神状态能好到哪里去嘛,我看不过去,趁自己得空就带她出来玩,再次看到祖国大好河山,她的心情肯定开阔不少。”“啊,外面有羊,我要拍照。”采访过程中,电话那头传来老段母亲杨婆婆的声音,说起话来的杨婆婆中气十足,很是兴奋。老段说,母亲正用手机拍照,拍完还要发微信朋友圈,“别看她89岁,玩起微信来跟年轻人一样哦。”儿子很孝顺怕她高反不停讲笑话杨婆婆则告诉记者,邻居跟她同辈或者比她岁数小的人,要么得了老年痴呆,要么就走不动了,就她身体还行,在家时,她干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看电视,每天过得很无聊,“很想趁着自己还能走动的时候,到外面看看,这次出来,我觉得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美。”老段跟记者说:“母亲80岁时,我也载着老母亲来了次‘半个中国行’,那一次也像这一次一样,她一路上像个小孩子,高兴得不得了。”“虽说是旅游,但儿子却很遭罪,一路上都在照顾我的方方面面。”杨婆婆说,儿子很是孝顺,旅行过程中,儿子尽量找住宿的地方,但有时实在找不到,儿子就在后座给她弄一个简单的床铺,让她休息,“山上的时候,他怕我有高原反应,把车开得很慢,让我慢慢适应环境的变化,还不停给我讲笑话,让我不要睡觉。”最孝顺的告白:“愿做母亲的导游加司机”这不是段锰与母亲的第一次旅行。多年来,一有时间,段锰就会开上家里的房车,带着母亲“游山玩水”。2008年,母子俩从重庆一路南下到达北海银滩;2014年9月底,两人去了小兴安岭、呼伦贝尔,又从漠河北极村到达黑瞎子岛,最后沿着东北地区的海岸线兜了一圈,耗时40天。每次旅行完回到家,母亲都能讲出很多沿途的故事,并且沉浸在回忆中,这样的反应,让段锰总想“多带母亲出来”。段锰在家中排行最小,又是唯一的儿子。1981年,他进入重庆一家兵工厂工作,1992年下海经商,在深圳等地打拼多年,生意一直不错。至于何时有了“放下工作带着母亲旅行的念头”,段锰说是母亲被查出心脏病以后。2007年,杨茂才被检查出患有心脏病,此后病情一直反复。段锰说,有好几次母亲发病地厉害,几乎快要不行。即便如此,考虑到母亲的年龄,也只能依靠起搏器和药物,进行保守治疗。“母亲的病对我触动很大,我怕她哪一天真的倒下去,以后只能躺在床上。”段锰说,母亲是喜欢到处看看的人,“但是她们那一代人,身体好的时候没有时间和机会,现在交通发达了,身体又不行了。”段锰说,身边很多老人从工作到退休,都没有离开过自己所在的城市,“老人很多地方都没有见到过,我们现在有机会,就要多做点事。”段锰说,回到重庆进行休整后,一旦时间宽裕,会再带母亲出来转转,“她去哪儿,我就去哪儿,我甘愿做导游加司机。”如果你也想带着家里老人去旅行,不妨先来看看老段是怎么做的吧!首先,出行前,最好了解目的地的气候,给老人备好合适的衣服以及适合野外行走的鞋。外出旅行,气温变化大,多备衣服很有必要,最好随身携带雨衣、雨具。其次,老年人多患有一些慢性疾病,外出时,需带上平时服用之药品;治疗感冒、腹泻、晕车等药品也最好备上;如果老人有心胜病、哮喘,最好备上急救药,以备急需;身上最好放一张写明自己身体状况和亲人联系方式的卡片,出现意外时,他人可及时提供帮助。第三,若是长途旅行,最好坐下铺或飞机,日程安排不要太紧,活动不宜过大,以免劳累过度。第四,饮食方面最好清淡,多吃蔬菜、水果,不食用不卫生的食品和饮料。第五,老人应该每天保持6~8小时的睡眠时间,住宿应安静舒适,可与他人一起,相互之间有个照应;每晚睡前,可用热水泡脚,以防下肢水肿。第六,若发现老人存在头昏、气喘或心跳异常时,应马上就地休息或就医。结语:陪父母旅行,多晚都不算晚。趁他们精神好,身体好,多点陪伴,早点出发!川藏老兵俱乐部:川藏线汽车兵司机(退伍兵)带你游西藏,可以代驾兼领队,可以自驾跟车队。为第一次去西藏的朋友提供拼车去拉萨,川藏线包车服务,给老驴们提供特别路线定制,丙察察、洛克线、藏疆公路、山南边境,等你和家人一起出游!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5odYxWX3w7.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