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附近的照相馆在哪里国庆来「人民照相馆」免费拍结婚纪念照!五对夫妇的爱情,见证上海40年巨变,谁最打动你?

来,新娘子头往先生这边靠一点,看这里,笑! 灯光一闪,一对恋人,在镜头里定格,从此便镶嵌进彼此的生命。 一个家庭每代人的结婚照都诉说着不同时代的真情和浪漫,中华艺术宫正在举办《图遇时代•上海改革开放40年——2018上海国际摄影节》 周到
原标题:国庆来「人民照相馆」免费拍结婚纪念照!五对夫妇的爱情,见证上海40年巨变,谁最打动你?来,新娘子头往先生这边靠一点,看这里,笑!灯光一闪,一对恋人,在镜头里定格,从此便镶嵌进彼此的生命。一个家庭每代人的结婚照都诉说着不同时代的真情和浪漫,中华艺术宫正在举办《图遇时代•上海改革开放40年——2018上海国际摄影节》周到君在这里发现了《上海婚照(1978——2018)展,一角的「人民照相馆」为预约的夫妇免费拍结婚照,一起坐上时光机,倾听40年改革开放影像里,上海百姓人家柴米油盐,悲欢离合的光阴故事!▼60岁的我尤记迎亲当天「妹妹坐船头!」成婚于1981年,至今已37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传统的相识方式,命中注定爱上你!1981年的一个早晨,在南汇的湖上,风华正茂的李平摇着船把美丽动人的沈勤清阿姨迎接回了新家。采访中,周到君从李先生看爱人沈女士的眼神中,感受到了依然如初的爱,眼前坐着的她就是自己的红妆新嫁娘啊!每十年去王开照相馆拍一组纪念照李先生和沈女士有个十年之约,这是个充满浪漫情怀的仪式,每过十年两口子都会在王开照相馆拍下一组纪念照。要知道,以前的老上海要想在王开照相馆拍张结婚照,绝对比现在玩转搞怪的婚纱旅拍还值得炫耀!■人民照相馆的黄沫华摄影老师在指导动作和小严摄影师在掌镜李先生说:我们当时就想看看自己老了的变化,通过这个照片锁定,记录每段时间节点,梳理这一路走来,两个人一起慢慢变老的过程。求学经历见证上海改革开放巨变三好男人李先生表示:因为自己曾经在上海科学技术学院求学,白天上班,晚上读书,从南汇带毯子到上海南昌路47号,就这么带了5年,我们都是带着自行车坐船过来的,来回要7个小时啊!现在1个多小时,上海变化真是很快很快的,高楼大厦,地铁交通,一天一个样!▼▼四十年携手,感谢有你成婚于1978年,至今已40年徐汇区年过古稀的贺女士和王先生,今年正逢他们结婚40周年,得知有上海老牌照相馆的大师掌镜,免费拍摄纪念照,9月29日早早来到了中华艺术宫。一件雍容华贵的旗袍衬托得贺阿姨相当贵气,老式样的婚纱也来上一套,挽着爱人王老师的胳膊端庄地立在镜头前,时光仿佛回到四十年前。■人像摄影大师殷孟珍老师在指导摆拍78年那时候还没有婚纱穿,两个人就穿着中山装和棉袄罩衫,捧着一束花,在照相馆里简简单单拍了一张照片留作纪念。贺女士直言:改革开放这些年,孩子们渐渐大了,享受天伦之乐,生活很美满,很幸福。」叮嘱和周到君一样的年轻人「无论在恋爱还是婚姻中都要互相尊重,互相体谅。一旁曾经在航天领域工作的爷叔虽沉默寡言,但脸上平和淡然的幸福感溢于言表。▼▼婚假坚守讲台的园丁伉俪圆了婚照梦成婚于1979年,至今已39年谈及当年没有拍摄结婚照的遗憾,当了一辈子物理老师的老爷叔赵起鹏神情坚定。我爱人郑菊康是教语文的,我教物理,当时正好高三毕业班,*我三天婚假只用了一天*,第二天就去上课了,没辰光想到拍结婚照,只考虑到学生要考试。后来女儿二、三岁了,就拍了一张全家福。这次我们非常感激人民照相馆两位先生,能给阿拉拍了一组相当漂亮的照片,补上了当年没拍结婚照的遗憾。赵爷叔聊到自己带的学生有公派到英国的留学博士,后来成为终身教授兼博导,满眼流露出自豪和激动!我们做老师的,就是学生成功,自己也感觉成功!几十载的婚姻是陪伴更是责任老两口表示:成立一个家庭,对对方负责对家庭负责,风雨同舟。多想对方好的方面,要多理解对方,信任对方,珍惜彼此。我们过过很苦的辰光,一起牵手走过去,再大的困难也能跨过去。▼▼七十七,同窗情,贺金婚!成婚于69年,至今已近50年又是一对典型的上海老知识分子夫妇,眼神温润而坚定!回到64年前的大上海,男生顾柏华,女生沈筑明相识于虹口区的复兴中学,从12岁青梅竹马到1960年高中毕业,一共同窗了6年!谈到当年拍结婚照的记忆,老爷子的眼睛一瞬间都亮了,他觉得1969年在鲁艺照相馆拍得不错啊!望着顾老爷子看爱人的眼神,两位老人刷朋友圈的有爱互动,周到君心头一阵暖流涌过,想到朱生豪写给宋清如的话,「不要愁老之将至,因为你老了一定很可爱。」男版白月光秒杀当今小鲜肉他太老实了,忙着工作,所以我追了他!沈阿姨谈及当年的小鹿乱撞,依然甜蜜如初。曾经任职于中国科学院华东分院图书馆的顾老先生,凭借「认真的男人最帅,长得确实太帅」这么两点,牢牢抓住了在中学教数学的阿姨的芳心!66年开始谈恋爱,69年结婚,到今年将近50年!这么多年一起生活,思想不一致的地方当然很多,宽容很重要。脾气很好的沈阿姨如是说。老两口直言,改革开放四十年,感触最深的就是现在看新闻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啊,朋友圈检索信息很快的,不像以前只能看报纸。▼▼芳华一起赴边疆,耄耋牵手游世界成婚于1962年,至今已56年王福源老先生和爱人蔡碧恒,两位满头银丝的老人怀揣半个多世纪的故事来了。上世纪五十年末,爷爷在清华学习水利工程专业,留在了北京从事水电站设计工作,日复一日辛勤劳作,直到一天,同样是学工科的奶奶来到了他工作的地方,出现在了爷爷的生命里。四十年前,命运的交融半个多世纪前,因为家父的推荐,在淮海路上的人民照相馆,爷爷奶奶拍了一张小小的黑白结婚照!关于钟情,王爷爷说:一个单位一起工作中互相熟悉了解,觉得对方不错,人挺好!80、90后的我们心动容易,心定很难,在一段纠结的感情中权衡取舍,分析利弊,被诱惑被受伤,谈到年轻人的恋爱相处,这两位曾经的小姐姐和小哥哥有话说,从认识到继续相处再到走入婚姻,这个时间段很重要,互相进一步的了解,对方有什么缺点,她关心的是什么东西?喜欢吃的是什么?了解的多了,后来结合在一起生活就比较自然。■两个年轻人当时工作在北京,就在北京领证结婚。蔡奶奶说到当年和王爷爷谈恋爱的片段,依然明媚得像个少女,因为工作的调动,两个人不得不背井离乡浪迹天涯,跟着工程到青海的山沟里去,睡破旧的帐篷,吃苞米。■同时期上海结婚证书长这样四十年后,共度花样晚年这退休的几十年,我们的生活过得丰富多彩的,感受着上海的发展变化!两位老人退休后,回到了爷爷的家乡上海,爷爷在老年大学学习书法楷书、草书……奶奶学了画画。她画完了画后,我给她题字。家里装裱好挂在房间里头看看,自得其乐。1998年爷爷退休开始,两位老人的旅行足迹踏遍全球十八个国家!我们两个人差不多每年都出去一两次,13年去了印度、尼泊尔,但是现在国外走不动了,刚开始坐坐邮轮慢悠悠的,但是后来觉得线路太单一了,现在就自己订火车票,家里在网上找好旅馆,去杭州、无锡、镇江……自由行,住上个4、5天,走得动还是走走嘛。展厅一边还重现了老上海质朴生活的真实场景,结婚必备的手表、缝纫机、三五牌台钟……老上海的爱情回忆录里有酸甜苦辣更有简单纯真。由上海老字号照相馆摄影大师引导掌镜的纪念照免费拍机会,怎能错过?▼主题:回眸人生经典,再续照相馆故事镜头和胶片定格下来的旧时光是许多人珍藏的记忆,也是这个城市从未磨灭的生活,隔着时代的烟尘,你我都曾明澈青春,曾经的苦难也早已变成可以笑谈的往昔。似水华年,愿我们从容老去,平和泰然。想感受当年一张结婚照背后,人文摄影大师们的风采,请持续关注周到哦!周到上海原创采写,转载需注明作者及来源为:周到上海(ID:zhoudaosh),否则视为侵权并向微信投诉编辑/吴琼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5odYxaAow7.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