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处味短 淡中趣长浓处味短,淡中趣长

长之趣, 不得于酿酽, 而得于啜菽饮水; 惆恨之怀,不生于枯寂, 而是生于品竹调品。 故知浓处味常短, 淡中趣独真也。 悠远绵长的趣味不一定能从浓烈的酒中得来,而是从粗茶淡饭中得来;惆怅悲恨的情怀不是从孤寂困苦中产生,而是从声
原标题:浓处味短,淡中趣长长之趣,不得于酿酽,而得于啜菽饮水;惆恨之怀,不生于枯寂,而是生于品竹调品。故知浓处味常短,淡中趣独真也。悠远绵长的趣味不一定能从浓烈的酒中得来,而是从粗茶淡饭中得来;惆怅悲恨的情怀不是从孤寂困苦中产生,而是从声色犬马中产生。由此可知浓厚的味道往往很快消散,而淡泊的事物才最真实。宋人张知白,官至宰相,生平清俭,他在担任宰相时,生活依然像从前平民百姓一样简朴,自己觉得很满足。有人劝他从众,以免被讥为虚伪。亲近的人说:“您俸禄很高,但自身生活却这么清苦,这又何必呢?”张知白回答说:“听人说:‘浓处味短,淡中趣长。’凭我的俸禄,即使想达到全家锦衣玉食的标准,又岂会达不到呢。但是看一看人之常情,从俭仆到奢华的生活容易,要想从奢华的生活回到俭朴的生活就难了。我今天的俸禄怎么会长期存在呢?我这个身体能够长期活在这个世上吗?如果家人都习惯了奢侈的生活,一旦失去了我的俸禄,他们就不能马上适应俭朴的生活。假如我在位与不在位、我在不在这个世上生活都是一样的,即使我去世了,家人也能像现在这样生活呀!”平淡中,解人间油腻人生境界,与品味情趣相通,顺其自然,由重而轻,由浓入淡。然而一如由奢入俭,由浓转淡甚难。这种平淡的欢愉不是来自别处,正是来自对平静、疏淡、简朴生活的一种热爱。当一个人可以品味出野菜的清香胜过了山珍海味,或者一个人在路边的石头里体会到了比钻石更吸引人的滋味,或者一个人听林间鸟鸣的声音能感受到比提笼遛鸟更多的感动,或者甚至于体会了静静品一杯龙井茶比起在喧闹的晚宴中更能清洗心灵……这些就是淡中趣味了。由浓入淡实为生命的减法,在我们舍弃了世俗的追逐和欲望的捆绑,回到最单纯的欢喜,是生命里最有滋味的情境。在春雨里,掰一根最嫩的笋;在蝉声悠长的河柳边乘凉垂钓;在深秋的晚霞里观夕阳沉落,炊烟袅袅;在雪夜,透过窗,看田野里皎洁的月光。不识本味我们到馆子里,想要吃一些清淡的小菜,几乎是不可多得,山珍海味,难填满欲望的丘壑,于是又加入过多的油、过多的酱、过多的盐和味精已经成为中国菜的特色。我们的生活,有时如同那一碟菜一样,添加了过多的调味,覆盖了生活这道主菜,不知本味,不识本味。这初秋的阳光,褪去盛夏的绚烂,还留有些暖的味道,漫洒在窗前,柔和静美,每个人,都有那么一个瞬间,希望在一个天高云淡的日子里,独自体味素淡的生活志趣。摄影|子夜鸟,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80wV40Al6z.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