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心里困惑如何解决面对学习的困惑,你该怎么办?

面对学习的困惑,你该怎么办? 阳志乔 如今中学生的学习压力普遍较大,不少学生虽经不断地努力,但学习效果仍然收效甚微,因而不禁感慨学习的艰难,心理压力聚增,逐渐成为一块挥之不去的 “心病”。有一位高三的女生对老师诉苦说:“要说用功,我用功了;
面对学习的困惑,你该怎么办?阳志乔如今中学生的学习压力普遍较大,不少学生虽经不断地努力,但学习效果仍然收效甚微,因而不禁感慨学习的艰难,心理压力聚增,逐渐成为一块挥之不去的“心病”。有一位高三的女生对老师诉苦说:“要说用功,我用功了;要说做练习,我做了蛮多;要说记忆知识,我也记了不少。唉,我的成绩还是提不高。”言辞中透出几分无奈,几分失望。寒窗苦读最终却无明显成效的情况,在中学生中较普遍地存在。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反差现象呢?这就要从方法是否“得法”上找原因了。方法是智慧和成功的钥匙,方法不对头,学习就会事倍功半。有些同学虽然苦读不已,练习不止,没有总结反思的习惯,因而不能从中得出规律性的方法,这样的“努力”又有多大的价值呢?有一位高三学生,很有抱负,买了不少的参考资料,但他只是机械地照搬书上的解题步骤,从不动手做一下练习,连数学科也是采取简单记忆的方法来学习,结果在高考中连一些常规的计算也搞错了,且反应速度极慢,其它科目的成绩也不理想,当年高考名落孙山,第二年复读,方法依旧,最后连专科线也没上。相反,方法对头,学习就会事半功倍。一些成绩好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一般有自成特色的学习方法,原来成绩不大好的同学,通过改善学习方法后,学习成绩也有明显的进步。有一位普通中学的高中毕业班女生,家境贫寒,她发奋要考上大学为家里争光,因而努力有加,但无奈学习方法不对路,成绩平平。高考落选后,她找到任课老师帮其逐一分析失败的原因,确定了“对路”的学习方法,加上自己勤奋好学,学习成绩突飞猛进,第二年高考终于考上了一所本科大学。她的进步令老师惊诧不已。可见,能否确立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于提高成绩是至关重要的。学习有法,学无定法,且因人而异,但如何确立自己的学习方法也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下面从宏观角度谈谈如何才能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首先,要养成“多思”、“勤思”的良好习惯。“学而不思则惘”,多思出智慧,勤思出方法,思维的庸懒就会造成方法上的愚笨。遇事要多问个“为什么”、“怎么样”,并对知识进行反复地琢磨并进行纵横扩展。如,学习哲学中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理,可这样进行思考:为什么要“从实际出发”?这是因为“物质决定意识”的要求;怎么“从实际出发”?一要从全面的实际出发,二要从前后相继的历史实际出发;进而通过联系实际学会运用知识。这样就从纵横和运用方面对知识进行了展开和深化。其次,要善于接受老师的指导意见并借鉴同学成功的方法。老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不少方法,成绩进步明显的同学也积累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之应予以接纳吸收。如有一名叫陶君的学生,他对英语“短文改错”题感到很棘手,经做大量练习后效果仍不大,于是他主动向老师反映其困惑并请教方法。老师指点说:做这类题不要急着看一行做一行,而是首先迅速看一遍短文的大体内容后再做题;找错时首先考虑动词的时态与语态,然后考虑名词的单复数及冠词是否正确,若名词无错误再考虑形容词、副词是否混用及连词的错误(如常出现错误的有如下连词:so,and,but,however,yet)。结果该同学以此方法训练一段时间后攻克了难题。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同学,喜好“单干”,对老师的方法指导充耳不闻,对同学的学习方法也不屑一顾,一味地“一意孤行”,最后往往后悔不迭。当然,吸收别人的经验、方法要与自己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特色方法,不能盲目照搬。再次,多总结思维规律和经验教训,反思学习效果和方法,好的方法要发扬,无成效或成效不大的方法要及时调整。如“作文”水平不高的同学,可作如下反思:内容空洞,要多观察社会,思考生活;语言枯燥,要增加词汇量的积累,多欣赏“美文”;表达含混,要注意构思的层次性和前后文的内在联系。总之,要提高作文水平,“读、思、练”结合最重要。不少学生对现成的“标准答案”亦步亦趋,反而忽略了思维过程、规律性方法的归纳、总结,终难促成思维能力的提高,因而学习成绩“原地踏步”也就不足为怪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80wVK0Zpdz.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