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就是“刺猬效应”:不管有多爱,都要离男人“远一点”_距离_爱情_感情

在寒冬腊月中,有两只刺猬相互依靠在一起取暖。 一开始它们不知道该如何去把控距离,导致彼此的距离太近,使得非但没有达到取暖的效果,反而被彼此身上的刺扎得遍体鳞伤、鲜血淋漓。 随后它们又拉开了彼此的距离,但也由于距离太远使得它们瑟瑟发抖。 经

在寒冬腊月中,有两只刺猬相互依靠在一起取暖。

一开始它们不知道该如何去把控距离,导致彼此的距离太近,使得非但没有达到取暖的效果,反而被彼此身上的刺扎得遍体鳞伤、鲜血淋漓。

随后它们又拉开了彼此的距离,但也由于距离太远使得它们瑟瑟发抖。

经过多次地摸索,两只刺猬最终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距离,不远不近,既安全又温暖。

这就是心理学当中的刺猬效应,它隐喻到现实生活中,就是指人与人之间在相处的时候,是需要把控一个合适的距离,这个距离又被称之为是安全距离。

在爱情当中,男女之间如果想要保持和谐相处,就需要遵循一个安全的距离,不远不近,因为远了就会生疏,近了就会让人感到不舒服。

因此,为了避免距离太近影响彼此之间的感情,我们就需要知道,不管有多爱,都要离男人“远一点”。

一、你靠近了,别人就会后退,爱情就会消散

人与人之间在交往的过程中是需要一定的安全距离的,就好比是两个相交在一起的圆。

重叠的部分是我们彼此可以去接触、跨越的,而相交之外的,便是属于两个人的独立空间,若是一味按照自己的意愿去侵入,那么对于另外一个人来说,就会觉得是一种冒犯。

例如对方难过的时候就想要自己一个人静一静,可我们就想要粘着对方,觉得我们的亲密可以让对方驱散那份不开心。

事实上,安静才是对方需要的,而我们自以为是的好就是一种道德上的束缚。

长此以往,对方只会觉得这段感情能够给予自己的除了压抑再无其他,他在这段感情当中体会不到任何积极的感觉,自然就会心灰意冷,进而放弃。

周国平说:“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后界限,在两个人之间,这种界限是不清晰的,然而又是确定的,一切麻烦和冲突都起于无意中想突破这个界限。”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事情发生,为了避免不幸福的因素影响感情,我们就不要突破彼此的界限,保留一些分寸感,也是对另一半的尊重。

二、爱情不能太拥挤,需要空出一点距离

一个杯子里装满了水,我们拿取它的时候需要小心翼翼,否则一不小心就会撒出来。

如果一个杯子里只有半杯水,那么我们就不必这般小心,而且由于它还有剩余的空间,所以它还可以容纳新的东西。

感情如果太拥挤了,就会变得毫无空隙,每天都是在“吃了吗,在干嘛,睡了吗,晚安”这样的日常之中循环往复。

除此之外,当我们的生活中总是围绕着一个人打转的时候,留给属于我们的时间就会变得寥寥无几。

到那时,我们会因为太爱一个人而失去自己,也会因为太爱一个人而变得不像自己,这些都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

作家苏岑曾说过:“不必把太多人请进生命里。若他们走进不了你的内心,就只会把你的生命搅扰得拥挤不堪。”

一段感情的理想状态是具备松弛感的,不会太疏远,是保持一个合适的距离,不远不近刚刚好即可。

不必担心对方离开自己,只以最平和的心态享受最舒适的爱情。

三、好的爱情一直都是相互依存却又彼此独立

前几天坐电梯的时候,有一个姑娘正好出去了,空气中留下了浓浓的香水味。

香水好闻,但是太浓烈了就会让鼻子不舒服,只觉得呛,恨不得立刻走出这股浓郁包围下的空气。

爱情和香水味一样,还是淡一点儿比较好,因为越淡的香气越使人依恋,越淡的香气越能持久。

曾经青涩懵懂的年纪,就是觉得两个人既然确定了恋爱关系,就要整日黏在一起才好,如果对方有一天没有及时回复自己的消息,就会患得患失。

认为对方为什么不回复自己,是不是有了别的人,是不是不爱自己了,就这样胡思乱想,以至于都没有精力去做自己的事情。

等到我们过了那个青涩的年纪之后,才发现,其实爱情不应该是这样的。

如果我们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时间久了,就是失去对这份感情的新鲜感,两个人由于缺乏独立的个人空间,每天重复着同样的事情就会觉得厌烦。

所以好的爱情应该是相互依赖的同时,又可以做到彼此独立,一份让人觉得舒适自在的爱情,才能够走得长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80wVlWom6z.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