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什么时候你还记得上一次写信,是什么时候吗?

“寄信是只需用心就可以到达任何地方的最佳方式。” 阅读西班牙女作家安赫莱斯•多尼亚特的小说《高山上的小邮局》时,会并不偶然地想起意大利电影《邮差》。电影里,渔民的儿子马里奥为流亡到南欧小岛上的诗人聂鲁达当邮差,在诗歌的牵引下,平凡的邮差重
原标题:你还记得上一次写信,是什么时候吗?“寄信是只需用心就可以到达任何地方的最佳方式。”阅读西班牙女作家安赫莱斯•多尼亚特的小说《高山上的小邮局》时,会并不偶然地想起意大利电影《邮差》。电影里,渔民的儿子马里奥为流亡到南欧小岛上的诗人聂鲁达当邮差,在诗歌的牵引下,平凡的邮差重新认识了他所未曾发现的美、爱与生命。电影以悲剧结尾,但在充满电影感的《高山上的小邮局》中,《邮差》原著被作者借“诗歌学徒”阿尔玛和她的男朋友亚历克斯之手,送到波韦尼尔村唯一的邮差萨拉手上,作为萨拉四十岁的生日礼物,完成的却是一次互文式的温情叙事:诗歌拯救邮差,而邮差拯救世界。邮差是传统社会中一种符码式的存在。他们带来外界的消息,是沟通荒僻角落与辽阔世界的使者,是一切远方希望的源头。但当现代社会有了更便捷高效的电子通信方式,节奏缓慢的手写书信便少人问津,连同邮差们也成了多余人。意大利电影《邮差》剧照《高山上的小邮局》的作者多尼亚特是少见的至今仍保留通信习惯的人,她的故事便从这里讲起:位于西班牙高山上的波韦尼尔村邮局因业务太少面临关闭,唯一的女邮差萨拉即将被调往首府,这是村民和她自己都不愿接受的。为了留住萨拉,视她为亲人的邻居老婆婆罗莎背着她,在村中秘密发起了一个匿名书信接龙活动,以期增加信件量。这个完全依靠善意和自觉的书信接龙从一开始就充满了不确定性,竟然奇迹般地进行了下去,一封接一封信通过萨拉之手在村中流转,写信人不署自己的名字,甚至连寄给谁也未知;被卷入其中的相识或不相识的人秘密地参加,也默契保守着陌生人从心底交付的秘密,暗中却形成一个了不起的共谋事件,搭建起一个共同的情感结构,借由书信文本和情节叙事的相互推动,将原子化的一个一个人连接成名为波韦尼尔的整体。起于善念而将写信变成一项集体工程,是波韦尼尔人与众不同的创举,但回到接龙的每一环,回归书信的本质,它归根结蒂依然是孤独个体之间的对话。正如阿尔玛上过书信文学的课程,然而书信在成为“文学”之前,还是首先作为人的情感寄托存在。“在信中,人们表露了灵魂的日常状态。他们的日常生活,他们的烦恼……他们最真实的面孔。”在阿尔玛和亚历克斯成功举办的波韦尼尔书信主题读书会上,惊喜现身的诗人玛拉•波斯基向村民们这样总结着书信的意义,其实对于好心的村民来说,匿名书信正是一次契机,让他们中的许多人第一次剥开碌碌的生活,发现自己隐藏其中的“最真实的面孔”。每个人都有故事,哪怕远在人所不知的山村,哪怕长久为现实所掩埋。我们看到,在写下属于自己那封信之前,小说中每位书写者都面临着难以为外人道的人生困境:这些困境以及附之其上的复杂情绪都被执笔的人写进了信中,写信本身并不能解决他们的问题,但在提笔向陌生人倾诉也向自身深剖的过程中,他们得以暂离不那么如意的现实,触摸真实内心,抱怀一种对梦想生活的冀望。从这个意义上说,阿尔玛游说波斯基来参加读书会时说的那句“寄信是只需用心就可以到达任何地方的最佳方式”,可以看作是这部小说的最佳主旨了——诚然,“在事情脱离了原来的轨道或者让人厌烦得快要窒息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买得起机票或者逃离”,写信作为一种可能的方法惠而不费。困境撕扯着每个人的人生,借由写信所获得的对彼此困境的理解,又将他们一一弥合,这是书信给他们、以及这部小说给我们的治愈。值得注意的是,与多数邮差形象不同,波韦尼尔的邮差是中年单身女性,书信接龙的绝对主力也是女性(唯一的男性亚历克斯,还是因为被波斯基误认为是女性名字而卷入其中)。为什么是女性?这是个饶有意思的问题。村中的男性似乎对文学兴趣寥寥(譬如希帕蒂娅的丈夫托马斯),但一开始,罗莎在第一封信里确乎特意叮嘱“把信寄给村里另外一个女人,因为她肯定会理解背井离乡抚养几个孩子会有多么艰难”。书信并不专属于女性,但书信所暗含的私密情感或许更贴近女性,更贴近这个故事,她们更乐于去分享生活中的琐事,产生脉脉共情。事实上,除了希帕蒂娅,书中其他女性的丈夫都被安排成缺席,或死去,或抛弃她们,或被她们抛弃,而正是这样一群女性用写信这种如烛火般微弱的方式来相互救助,也完成自救,构筑起坚固的文字与情感共和国,令人心生敬意。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也是一部女性之书。阿尔玛向心爱的男孩亚历克斯背诵卡夫卡给恋人米莱娜的信:“写信实际上是一场同幽灵的对话……纸上的吻无法到达终点,它们中途被幽灵饮下。”(时不时闯入的名人书信也是这部小说的趣味之一。)幽灵是冷眼的他者,也是隐藏的自我,但这段略显悲伤的语词被阿尔玛印在男孩颊上的顽皮一吻作结:“这个吻没有被幽灵饮下”。这个实实在在的吻如同一个启示,纸上幽灵并非只虚浮空中,它会与真实世界连通手指,产生反应——所以我们不如也暂时放下手机,去写一封信吧。撰文:熊苏编辑:Sandra图片:来自网络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80wVxaGm6z.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