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钱都是辛苦赚来的“还留下来的都是在赚辛苦钱”——需要突维的广深游戏圈

文 | 游戏陀螺 猫与海 导语: “还留下来的都是在赚辛苦钱!”游戏陀螺最近走访广深游戏圈的最大印象。 流量打法:“容错率更低,压力非常之大” 红海之下,流量价格不断上涨,越来越多的厂商对于买量越来越“扛不住”了,但头部厂商仍然坚挺
原标题:“还留下来的都是在赚辛苦钱”——需要突维的广深游戏圈文|游戏陀螺猫与海导语:“还留下来的都是在赚辛苦钱!”游戏陀螺最近走访广深游戏圈的最大印象。流量打法:“容错率更低,压力非常之大”红海之下,流量价格不断上涨,越来越多的厂商对于买量越来越“扛不住”了,但头部厂商仍然坚挺。游戏陀螺走访了几家流量厂商,其营收与利润都有一定的规模,看起来非常的“稳”,但与其负责人交流,他们都表示,面对市场步步为营,压力其实非常之大。流量厂商的打法,利润率普遍在10%左右,能到达20%已经算很高了。而要保持这10%的利润率,往往都是需要非常大的前期成本投入,“不过亿很难有什么效果”。在成本不断高企的情况下,市场的容错率更低,如果某一款发行失败,则对游戏厂商的大盘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这也倒逼流量厂商对于游戏选择与打造,以及后期的推广运营等各个环节,都步步为营,不能出错。“关于流量的分享,我们自己都听腻了。”——这是笔者拜访广州一家流量厂商其市场负责人的感慨。的确,在市场越来越透明化的今天,许多打法已经被摸熟摸透,拼的是执行、反应度,像今年年初“鲲”的素材曾经大火,后来因为大量厂商迅速、批量的同质化打法进场,原有的明显效果很快也被淡化与弱化了。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厂商的要求与压力很大,同时效果也越来越需要寻求突破。——“无论是素材还是噱头或是打法,都需要有新的突破。”窗口越来越紧——“IPO,还是要冲一冲”A股的审核越来越严格,最近一两年几乎没有游戏股能够独立在A股IPO,更多的游戏企业选择了转战港股。广深的游戏企业也是如此。今年,3K、第七大道陆续在港股上市,乐逗已经提交港股IPO申请,另外,中手游、多益等一大批厂商也在摩拳擦掌当中。这表明在广深这一片其实还是有着一大批业绩与体量都不错的游戏厂商。以往我们都会说广深的许多厂商都比较低调,甚至即使情况允许可能也不选择上市或资本化的操作,但是在市场洗牌越来越剧烈的情况下,很多厂商在这一两年都快速而务实地选择了资本化,比如君海、泡椒、姆指游玩等等。虽然已经看似错过了冲击IPO的最好时机,但是很多厂商都担心,以后IPO的窗口只会越来越紧,因此他们的上市需求也相对强烈。——“IPO,还是要冲一冲。”这倒逼他们在市场越来越艰难的今天,还需要把业绩做得越来越好看。“越来越多进军新领域了”通过走访,游戏陀螺了解到,越来越多的团队正在往PC单机这个领域进攻。菠菜游戏就在从事单机PC发行,其负责人指出:PC与主机上能玩的单机其实很少,玩家的容忍度也更高,“因为可以玩的游戏相对来说,真的不多”,他们会更珍惜能够上线的游戏,这其实是个蓝海。对于PC单机的市场行情,游戏陀螺了解到,约几万到几十万预付就可以拿下一款游戏的发行,游戏上线后根据销量再作分成——实质上这是相当于零版权金的价格,这相比手游大热的时代,轻则数百万,甚至上千万、数千万的版权金价格可谓“非常的公道”,而这些发行则帮助CP对接WeGame、Steam等国内外平台,并帮助做推广(而笔者了解到,推广其实也极不好做)。这同时其实也给了更多愿意长线、赚薄利润的中小发行机会。对于版号问题,一位业内人士说,“PC与主机的版号相对比较好过。”除了主机与PC领域,小游戏、H5游戏、独立游戏、区块链游戏,虽然越来越多的人进军,但如何解决版号呢?这确实也是个问题。而相比前两年的大热,选择进军VR游戏则相对较为谨慎。“小游戏原本其实就是小游戏”取消精选榜、不支持“换皮”运营、不支持分发第三方平台、不支持导量互跳……前两周,小游戏官方发布通告,明确“希望好的小游戏是因用户的认可而涌现,而不是流量运营的结果”,这对于第三方流量盒子来说无疑影响巨大,笔者走访了广深的一些厂商,发现大多数厂商都相对平静。“大家都静下来了,该干嘛还是干嘛。”一位发行如此描述业界的状态,同时他补充,“其实之前就已经静下来了,因为对于小游戏这个领域,原本大家就比较理性。小游戏的新政策对于总体并没有太大影响。”iOS支付未能实现,以及版号问题,小游戏的发展原本就有着较多的不确定因素,虽然不少精品在等待时机再上,但还是有不少产品已经等不及,在安卓已经上线,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小游戏官方之前提出的系列措施,其实是在进一步去中心化,这反而比较符合原本小游戏的初衷——“用心做个小游戏”。深圳一家做小游戏研发与发行的厂商告诉笔者,想通过倒腾渠道关系的发行,他们的红利期已经过去,现在很多已经转型去做玩一玩、H5游戏等。“打击第三方盒子,是因为这里出现了很多假量,使得整个的市场也被带坏”,一位CP如此对笔者讲述。对于小游戏的第三方流量平台,则充满了更多变数,其何去何从我们也要拭目以待。另外,小游戏的外包市场需求量仍然非常大,笔者了解到深圳一家做小游戏外包厂商的情况:50多人的规模,每个月接几十单的小游戏外包,每单赚几万块,“业务还是比较稳定的,但赚的其实都是辛苦钱。”“还留下来的其实都是在赚辛苦钱”其负责人最后感叹:“还留下来的都是在赚辛苦钱。”——这也是这两周以来,笔者走访广深游戏圈的最大感受。游戏业需要更多的“突维·新裂变”,欢迎关注FBEC2018——游戏陀螺、陀螺财经联合主办的2018未来商业生态链接大会暨第三届金陀螺奖颁奖盛典——关于游戏业如何突维,将有更深入讨论。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8V6zOL2Lr2.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