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斌福原爱节目喜欢福原爱还是大S?或者陈建斌?一起去他们“家”住住看吧

王全喜,今年43岁,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大学毕业后,他在旅游企业做过职员,创建任我行商旅,还在云南和朋友合伙经营过客栈。今年,他回到家乡北京,在箭扣长城脚下、黑坨山边,通过盘活老房子的方式,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瓦蓝· 永无乡”民宿。 “慢综艺
原标题:喜欢福原爱还是大S?或者陈建斌?一起去他们“家”住住看吧王全喜,今年43岁,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大学毕业后,他在旅游企业做过职员,创建任我行商旅,还在云南和朋友合伙经营过客栈。今年,他回到家乡北京,在箭扣长城脚下、黑坨山边,通过盘活老房子的方式,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瓦蓝·永无乡”民宿。“慢综艺”里的“慢生活”2017年,《向往的生活》《亲爱的客栈》《青春旅社》《三个院子》等一批被称为“慢综艺”的节目席卷各大卫视。节目中的明星褪去浮华,告别红毯、闪光灯和掌声,撸起袖子劈柴烧火、做饭种地。一时间,大家纷纷发觉,原来“慢”才是生活的最高品质。慢下来去生活,这不仅成为综艺新潮流,更让很多人将目光投向乡村民宿。最近,综艺节目《幸福三重奏》第1期刚刚上线,播放量就突破了9000万。在这档记录3对夫妻婚姻生活的“慢综艺”中,没有任务、竞技、脚本和外界干扰,3对明星夫妻在独立又相邻的3间小屋中度过了3个月时光,将悠闲、美好又甜蜜的“慢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幸福三重奏》一播出,这3座设计独特的温馨小院就受到许多人喜爱。节目的拍摄地是位于北京市怀柔区雁栖镇头道梁村的“瓦蓝·永无乡”民宿。节目中,汪小菲和大S住的是现代简约风的丁香院,玻璃和木屋的组合自然舒适,浅灰色是整个房间的主色调,加上木地板、黑色茶几和地毯,让人感受到家的温馨;江宏杰和福原爱住的是和风小屋樱花院,清新温和的暖色调很适合新婚小夫妻,实木墙壁、日式推拉门、榻榻米休息区、原木茶几、单人椅、两盏日式挂灯,院中则是见证两人爱情的樱花树;陈建斌和蒋勤勤夫妇住的是典雅复古的合欢院,房间内充满了古典韵味,圆形的古典茶几配上几幅中式水墨装饰画,让人眼前一亮,门前的小院可以喝茶、下棋,屋里还有一间小小的书房。看着门前的草坪和院子里的果树,看着远处的山峦和湛蓝的天空,陈建斌不由自主地感叹道:“这里好美啊!”“瓦蓝·永无乡”民宿的负责人是70后的王全喜,说起关于“瓦蓝”的故事,他滔滔不绝。创始人“瓦蓝”和“别人”是一对70后小夫妻,这是他们的网名。2003年,这对夫妻辞掉工作到云南丽江支教,感叹于当地的贫困和落后,他们决定留下来边开客栈边做公益,并将客栈命名为“瓦蓝”。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全喜结识了这对朴实善良的夫妻,被他们的精神感动,决定加入“瓦蓝”。在这之前,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员工,从没想过,生活还有一万种可能。随着丽江的变迁、老友的相伴,“瓦蓝”不断发展壮大,王全喜和他的伙伴们先后在大理、泸沽湖等地开设了分店。提起创业的艰辛,王全喜说:“遇到的难事太多了,北京周边的工厂迁移使得原材料大幅度涨价,成本升高;山路虽不难行,但所有建材都要用车运到山上,就像你刚刚看到的,下着大雨,运送家具的车装了家具就拉不下负责安装的司机师傅了,这些都要去一点点协调解决。”“无乡”即“吾乡”2017年,由于洱海整治等原因,“瓦蓝”大理惜汐湾店停业。潮汐依旧,人竟走远,曾经与“瓦蓝”一起嬉笑在洱海边的小伙伴也已各奔东西。这可愁坏了王全喜和他的伙伴们,痛则思变,冥思苦想之下,他们决定对“瓦蓝”进行“战略转型”。由于苏浙沪等沿海地区的民宿发展已基本趋于饱和,王全喜将目光转向了家乡北京。“为了‘永无乡’的选址,我半年时间都在路上,几乎跑遍了北京周边区县的大小村庄,看房子,跟村民交流,跟政府部门沟通,回来后自己还要进行对比、资本核算,最终才敲定了头道梁村。”王全喜将他耗费了不少心血寻来的几处院子命名为“永无乡”,这是梁实秋对苏格兰小说家詹姆斯·马修·巴利笔下“小飞侠”彼得潘所居住的Neverland星球的翻译,是一个原本不存在、地图上也找不到的地方,是彼得潘的梦幻岛。“每个人心中的永无乡都是不同的,彼得潘的永无乡是可以不用长大的地方,象征永恒的童年,我们用它命名京郊的这些院落,其实也是想要赋予人们童真单纯的快乐,像那些小时候自家院子里的记忆,是长大后成熟与成功的回归,我们希望这是一处愿望之所。”王全喜说。近几年,民宿数量迅速增长,但许多民宿虽在地理位置上近山近水,却有诸如偏僻难行、服务质量低、没有根植于文化等问题,缺乏品味和人情味。王全喜说,比起一味提“乡愁”,他更愿意说自己心中的“永无乡”是“半城半乡”的。充分考虑到乡村民宿中的乡愁和城市民宿中的历史烙印,“瓦蓝·永无乡”将城市生活进行“平移”,力求为游客提供身在乡野、生活品质在城市的“半城半乡”式生活。“永无乡”南有雄伟险峻的古长城,北靠“京北第一高峰”黑坨山,不远处还有被誉为“京郊最美图书馆”的篱苑书屋和雁栖湖,交通十分便利。但重山之隔使这里多了一片远离尘嚣的恬静安闲。森林原野、溪水谷地、蜿蜒长城、田园百草,其所在山地是有名的野生中药草生长区,方圆百亩内有200种左右的中药草生长。你可以在这儿识别草药;可以在园子里采摘果品,亲身体验农家生活的乐趣;亦可以在古长城脚下找寻历史痕迹,接受文化的滋养。城市钢筋水泥的高压之下,越来越多人向往“逐水草而居,享时令丰美”的田园牧歌式生活。春夏秋冬,四季交替,人们希望无论在哪儿,都能感受到时序带来的自然生活的质感,而院落,是在中国人语境中最能体现这一功能的载体。承接“永无乡”设计工作的设计师徐宗谈到他对“永无乡”的认知和期待:“永无乡所在的头道梁村地处燕山山脉,起初人们因山就势,耕读传家,形成了‘恍如隔世’的人居文化生态环境。古老的生活边界在消融,现代设计的力量使得生活的质感突破了空间的约限,城市的花园只到围墙边,但永无乡的院子一直延续到天边。”一砖一石,一屋一瓦,无不透露禅意。与南方飞檐翘角的婉约派民宿不同,“永无乡”的设计风格尽显北方院子的大气敞亮。高门大院,室内保留了老房子的榫卯结构,将原有的柱子加固,黄泥灌缝,用料厚实质朴。每处小院又有自己的特色,其中,一号院门型的“红屋顶”是“永无乡”的标志,王全喜说,想用它来代表“朱门秀户”,也想用它提醒来这里的客人家在何方。在这里,既可以感受儿时邻里的亲密,又可以享受独处的宁静。将公益进行到底“瓦蓝”因公益而起,也会将公益进行到底。2007年,“瓦蓝助学大米计划”正式启动,5000斤大米分批运送至“瓦蓝”与“别人”夫妻俩曾经支教的乡村完小,每一次,都会有来瓦蓝住过的老客人随工作人员同去助学。“瓦蓝助学大米计划”进行到第5期时,图书、饮水公益设施捐赠计划启动。截至2017年,“瓦蓝助学大米计划”已进行到19期。王全喜说,助学活动一般会在10月至11月举行,等到今年不忙了,他想再去看看孩子们。随着公募公益基金“免费午餐计划”的推行,瓦蓝助学在延续大米计划的同时,转向助师和奖学资助方向,配合信天助学完成了金棉乡5位非编制内教工的助教资助,多名义教以瓦蓝为落脚点和联络点陆续开展义务支教活动。如今,接受瓦蓝奖学和特困学生资助的已超过100人。聊天时,我顺着王全喜指的方向,看到了几间整齐的民居。“那是村里的特困户,这位老奶奶一辈子的梦想就是盖几间新房子,无奈实在无法承担全部费用。永无乡落建这里后,瓦蓝公益帮助老奶奶盖了新房,还聘用村里的低保户来民宿工作,虽不能解决大问题,但公益不是有钱人的炫耀,而是在社会责任感的驱使下,力所能及地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王全喜说。《幸福三重奏》让永无乡渐渐被大家熟知,采风当天,4位游客专程将聚会地点选在了这里,王全喜很高兴,亲自将他们接上山。他说,比起为周边村民带来经济利益,他觉得永无乡的价值更多的在于为他们带去了思想的转变,从过去不愿意对外人提起的“穷山沟”,到以后可以自豪地说“我的家乡是热门景区,是热门综艺取景地”,这是一个质的转变。民宿为整个村子带来生机,王全喜也用自己的双手让大家看到了家乡发展的希望。许多村民想效仿他创业,他便乐此不疲地为大家传授经验,提供技术指导,联系政府部门争取政策支持。谈及未来的打算,王全喜说:“我想把城市中的品质生活平移到乡村自然的环境中去,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用城市人的生活方式去感受这里的慢生活,这并非易事,但很值得。山里自然安静的环境让人感觉很安心,一上山就不想下去了,未来我想为来这里的游客提供更完善的游览体验。民宿人有一种坚持,既然选择了,就义无反顾地做下去吧。”福利时间到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去实地体验下明星夫妇住过的小院了呢?贴心的小编决定在评论中抽2位小伙伴,每人送300元代金券一张,赶快带上家人,去体验下综艺里的慢生活吧~本期编辑丨康宁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8V6zbjB162.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