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延年益寿”方略介绍:又一剂全国性慢性毒药

申居郧 “人生至愚是恶闻己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 本文经授权转自非非马日记(feifeimadiary) 作为 2018 年度现象级“神剧”,《延禧攻略》已经火到没法忽视的地步。目前总播放量超过 130 亿次。 这其实是一部充满
原标题:荐读|延禧攻略:又一剂全民慢性毒药申居郧“人生至愚是恶闻己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本文经授权转自非非马日记(feifeimadiary)作为2018年度现象级“神剧”,《延禧攻略》已经火到没法忽视的地步。目前总播放量超过130亿次。这其实是一部充满bug的剧——从剧情编织到主题与人设,从表演风格到推进节奏。但相对于评价这部剧的剧情编织与制作水准本身,我更想说的是,这100亿次播放量折射出的社会集体心理bug与当下的社会文化症候。01自2002年香港无线推出《金枝欲孽》火遍华语地区之后,以后宫妃嫔宫闱内斗为主题的“宫斗剧”,作为一个新剧种被正式叫开。从《步步惊心》到全民热播的《甄嬛传》,宫斗剧在整个华语地区的受宠热播已成现象。这两年也并未见颓势,去年有大火的《芈月传》,今年有“神剧”《延禧攻略》,而卖出13亿人民币版权天价的《如懿传》如今正面对撞《延禧攻略》,眼见着又将在社交媒体掀起一轮轮话题。20年前,中国男女老少观众痴迷于横冲直撞不守规矩+靠傻白莽收获大boss恩宠的“小燕子”。而今时势变迁,人们越来越喜欢有智谋、有心计,能玩转规矩、利用规则却又超越规则,擅以恶制恶的“黑莲花版小燕子”。因为,各种版本的“xxx不相信眼泪”,以及,的确普遍存在的“办公室政治”,都在“教育”大家,小燕子的“胜出”在现实社会基本不具备可复制性,“甄嬛式”的崛起,才被认为更有现实可复制性和借鉴意义。所以,当年《甄嬛传》一度被视作清宫版的《杜拉拉升职记》,有评论点评:甄嬛刚刚入宫,好比刚毕业的大学生,通过父母的关系进入大企业。为了保全职位,她小心翼翼、拉拢同事,建立自己的战线,然后一步步反击,最终扳倒最大竞争对手,成为老板眼前的红人。而今,在各种自媒体的造势之下,《延禧攻略》也被当作“职场攻略”在做各种解读。不论是影视作品,还是文学作品,之所以能畅销,一定是因为它挠中了受众的爽点、痒点,甚至是痛点,深度契合与满足了受众的某一种或者多种心理需求。《延禧攻略》会被视作“职场厚黑学”指南,无疑是因为它的确提供了当下社会里被广泛认可的一些“价值指导”。“以古说今”,“在历史里翻出点现代意义”,这本就是这部剧主创的一个出发点。闺蜜在和一群看《甄嬛传》们的人共事,每个看《甄嬛传》的同事,已经在有意或者无意之间,在现实与剧集之间划起了等号。而她,却是这个体系里,唯一没看《甄嬛传》的人,她的思考与行事逻辑,已经显得“太特立独行”,“不明白事儿”。我闺蜜的故事,当然不是个例。今天,那么多人津津乐道于将《延禧攻略》当作“职场指南”来看,这就是广泛的群众基础啊。《延禧攻略》的热销背后,反应了中国相当比例的一个群体,对职场斗争(竞争)属性的普遍认知。巨大的利益冲突之下,人性、正义、原则,不再黑白分明,变成了不同层次的灰色,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受到极大考验。人们更选择相信永恒的利益。而再放大一些,整个社会都在经历信任严重缺失的危机。市场化的影视作品为了畅销,要满足市场需求,把握最广大的目标受众心理与情绪,而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文化心理的形成,却又是经由这些主流文艺作品之手共同塑造。这是一个互为因果的链条。每一部电影,每一部剧都不啻一次对受众“洗脑”,用英文讲,就是propaganda。Propaganda无处不在,东西皆然。但选择什么内容去propaganda,取决于主创的动机,觉悟与认知水平。02《延禧攻略》被当作职场指南来解读,有广泛的现实基础,可然而,悖论却是,大boss独裁、集权,一人定生死、定前途的企业,分明是病态的企业,必然会豢养一批卑躬屈膝、趋炎附势的员工,一如紫禁城里的各色妃嫔、太监,这样的企业毫不现代,在现代商业社会里根本没有竞争力,早晚会被淘汰。如果一个企业里,每一个层级的boss更看重所谓忠心超过业绩,需要下属时时刻刻表忠诚、甚至谄媚讨好;如果一个boss刻意在“群臣”之间制造矛盾以便于自己控制;如果……好吧,这样的企业,其实不如趁早离开。03《延禧攻略》不止是被作为“职场厚黑指南”在解读,还有很多女性类公号和情感类公号,津津乐道地将它拆解为“撩汉指南”。魏璎珞成功“撩”到富察傅恒和终极大Boss皇上的伎俩,被当作了追男教材。“若即若离”、“欲拒还迎”、“适度的、看似不经意的肢体接触”、“仅限于两人的秘密称呼”……不可否认,嫁给高富帅至今仍是很多女孩子心里的梦想,渴望、巩固高富帅专一、忠诚的爱情,几乎是某些女性的毕生追求。所以,《延禧攻略》能如此畅销,还因为它投其所好地满足了很多粉红少女心。如果没有小帅哥富察傅恒对魏璎珞忠贞执着的爱情,没有风流倜傥、权倾天下的乾隆被魏璎珞迷得团团转,恐怕这个大剧,会损失不少女性粉丝。2017年的数据,女性观众占观众比高达53.8%。而很多电视台则公开喊出“得女性观众得收视率”的口号。在剧情设计上,《延禧攻略》显然充分考虑了这点。让看厚黑的人看厚黑,让看爱情的人也不失望。如果魏璎珞的特立独行做自己,不是以收获两枚高富帅作为“表彰”,对于女观众的吸引力恐怕要削弱大半。“社会我魏姐”魏璎珞的确是一个很有人格魅力的女性形象,但无论她的个性被设计得多独特、多鲜明,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下多有现代性,她的两段爱情,最终仍是逃不脱“霸道总裁爱上我”的套路。换句话说,只要结果是“霸道总裁爱上我”,不是“社会我魏姐”的人设,换一个比如高贵、冷艳、犀利甚至心机重的女主形象,好比金南珠,也一样会有一众女性观众追捧。国产剧里绝大部分爱情戏的设计,都是让女性受众做爱情旖梦的。怎么嫁个高富帅,是当下婚恋市场与相关价值观输出中的主流话题。具体可参见拥趸众多的Ayawawa。人设、能力、性格、套路和伎俩,都变成了得到爱情、嫁得好的工具啊!《延禧攻略》发展到后面,魏璎珞的确是真的爱上了乾隆,而她能够在万紫千红中脱颖而出收了乾隆的心,在这个剧里,是被作为她一项突出的“个人成就”被展出的。看看多年前的美剧《傲骨贤妻》吧,在这部剧里,也有爱情戏,可女主的爱情却不是作为她的一个重要奖赏出现的,也不是她“逆袭”成就的一部分。再看这两年大热的美剧《使女的故事》、英剧《名姝》,不由叹息,我们的绝大部分国产电视剧都太缺乏现实批判意识,太主流,太中庸,太迎合市场。其实,最终无论赢的那位是谁,是何资质天赋性格,去探讨一个女人如何在一众女人的竞争中独得丈夫的爱,这本就已经输了。04后记最后,要承认,从制作角度言,《延禧攻略》的确有不少进步,比如它的美学呈现。它从商业角度说也是成功的,一些套路中的微创新,强烈的戏剧冲突,都能牢牢抓住观众,但它bug也不少。比方说表演,剧中的坏人,在揭开“黑化”的谜底之后,基本都是一看即知的坏,表演十分脸谱化;很多时候配角们叽叽喳喳的嚼舌台词、夸张表演的风格,让人恍惚穿越回上个世纪,有些段落的节奏拖冗到让人直想按快进。如果不按快进看,这样一部70集电视剧,要消耗大约3150分钟,共52.5个小时观看,这已经超过一周的工作日上班时间了。想想真是耗不起啊……我知道我们读者里,也有不少在追这部剧,作为一名用一个周末就快进刷完50集的“中毒”观众,哈哈,我其实特别能理解,而且,我看魏璎珞和皇帝之间的对手戏,也是蛮津津有味的,只不过,我会在看的时候也不断提醒自己,多一点批判性的思考:好吧,希望剧迷们别怪我这漂冷水泼下哈……作者非非马:LinkedIn专栏作者。而立之年赴英读电影研究,曾为著名文化国企英国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现为斜杠青年,创业者/写作者/中英电影节英国首席代表。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非非马日记(feifeimadiary):关注女性成长。原标题:“毒剧”延禧攻略:100亿播次里藏着的集体社会心理bug请相关图片版权人联系我们,本报敬付稿费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AEd48L3Kdo.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