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清楚为了解释清楚什么是“元游戏”,他们亲自做了一款

一个很有意思的行为艺术。 各位读者,首先我想说:“这是一篇推游。” 按照以往推游的常规流程,我现在应该开始介绍游戏的内容玩法、风格特色,再来点儿有趣的开发故事介绍,中间插入我华丽操作的GIF或者视频,最后以一段推荐大家快来玩爆的神秘连接
原标题:为了解释清楚什么是“元游戏”,他们亲自做了一款一个很有意思的行为艺术。各位读者,首先我想说:“这是一篇推游。”按照以往推游的常规流程,我现在应该开始介绍游戏的内容玩法、风格特色,再来点儿有趣的开发故事介绍,中间插入我华丽操作的GIF或者视频,最后以一段推荐大家快来玩爆的神秘连接收尾。但是今天的流程有点不同。今天我想从游戏作者和他们写的一本书开始谈起。PatrickLeMieux和StephanieBoluk是加州大学负责数字媒体和电影的助理教授,除此之外,两人都对游戏有着深厚的兴趣和理解,而PatrickLeMieux本人还是一位游戏设计师。《Metagaming》是他们两人合作写下的关于游戏研究的著作,在亚马逊上有这样一句书评:“Theyrediscovermeaningforthetermmetagame.”(他们重新发现了关于元游戏的含义)什么是Metagaming?按照维基百科上一本正经的解释,而Metagaming可以翻译为元游戏,指在给定的游戏虚构环境之外发生的任何和游戏有关的事。而最早和Meta这个词搭上关系的其实是文学作品里的元小说(Metafiction)指的是“以艺术的手法去探究艺术,超脱艺术本身的桎梏。”好吧,这些概念确实有点儿晦涩难懂,我们拿最早的元小说《唐吉坷德》举例。作者塞万提斯明显不满足于仅在封面作者栏里刷存在感,还在小说的正文中出现,发表了大量关于书中剧情的评论。这种跨过小说内容直接和读者们对话的形式,算是最通俗的“元小说”定义。唐吉坷德的故事算是最早的“元小说”同样的道理如果放到游戏中,那么Metagaming我们可以理解为是游戏作者与玩家的交流,而且是跳出游戏舞台和内容本身的“直接交流“,也就是俗称的“打破第四面墙”。代表作就是《史丹利的寓言》《传说之下》这类把Meta玩出花来的游戏。在这类游戏中,当你自以为能对抗游戏中指手画脚的“旁白君”最后却陷入“我真的是在玩游戏吗?”的沉思时;当你想利用SL大法却被游戏中的人物一语道破时,游戏中的第四面墙已经在不经意间被叩响,这时你感到的惊讶与震撼,完全是以现实中“玩家”的身份所带来的。在这里,“英雄“又被还原成了”玩家“。史丹利的寓言传说之下尽管Meta不是大多数游戏的主要卖点,但常常会以彩蛋的形式出现,效果往往也很不错。比如当我知道《合金装备》里的Boss精神螳螂竟然能猜出我喜欢玩《阳光马里奥》的时候……擅长读心术的精神螳螂能通过读取主机内存档的方式猜出玩家玩过的游戏所以说,Metagame可以理解为一种反其道而行的游戏叙事手法,或者游戏界流行的新风格。这种新概念的出现出,自然会有相应的专业人士对其进行研究,于是便有了开头我提到的两位作者PatrickLeMieux和StephanieBoluk以及他们的游戏著作《Metagaming》。《Metagaming》的封面作为游戏设计师和数字媒体的助理教授,PackLeMieux和StephanieBoluk在书中探讨和归纳了Metagame的诞生和发展史以及关于它的种种趣闻,这听上去很有趣,但书的销量并不佳。说到底,这只是一本又厚又重的科普书籍,作者也觉得不会有人为了一个游戏界的冷知识来听他们长达数个小时的长篇大论。“这可如何是好?”PackLeMieux突然想到,既然自己是一个游戏设计师,为何不亲自设计一款能配合《Metagaming》使用、真正的“元游戏”呢?于是便有了《脚注》(Footnotes)这款“非常规”的Metagame。说它是Metagame,是因为这款游戏的所有信息都与现实中的《Metagaming》这本书有关。正如它的名字那样,《脚注》的主要内容就是提供现实中这本书的脚注,游戏中散落一地,需要玩家搜集的纸飞机中包含了原书提供的所有脚注信息,脚注的内容都来源于真实世界,如果读者购买了原书,那《脚注》算得上一个有趣的调味品。有玩家在Youtube上的上传了这款游戏的演示视频: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制作了七个游戏关卡,分别对应书中的七个章节,比如第三关中,作者特别做了一个黑暗世界以对应书中第三章介绍的残疾模拟游戏《海伦凯勒模拟器》。而在第四关中,出现了一个低配版的马里奥世界。当然,问号块还是能顶出金币但说它“非常规”,是因为《脚注》的游戏性几乎为零。可以说,它根本不是为了“玩”而诞生的。整个游戏的流程就在于寻找和阅读一条条被折成纸飞机的脚注,虽然作者为了呼应文章的主题内容制作了七个不同的地图,还在每张地图里添加了收集要素,但这款游戏其实更像是《Metagaming》的电子书版,如果你对作者介绍的知识完全不感兴趣,或者没有阅读长篇大论文字的耐心,你可能完全体会不到这款游戏的趣味。通过阅读作者的个人推特,我发现只制作一款《脚注》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野心了。作者还发布了许多其他的小软件来配合原书食用,甚至以初“代塞尔达”为蓝本做了一款《Triforce》的小游戏以说明原书中游戏地图从二维转变为三维的难题。在最后的最后,当我走完了《Footnotes》里的七个世界,看完了数百条脚注之后,我也陷入了沉思——我这真的是在玩游戏吗?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AEd49Enb6o.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