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杀真姜文怎么过为了喝这口醋,姜文你还真包了顿饺子

★如何星标我们: 点击【壹条电影】→主页右上角菜单栏→设置星标 作者 | 壹哥 二刷完《邪不压正》,壹哥我还是迟迟不敢动笔写这个电影。 原因很简单:“京城著名影评人”史航老师客串了片子里的“老潘”这个角色。老潘也是一个影评人(对,80
原标题:为了喝这口醋,姜文你还真包了顿饺子★如何星标我们:点击【壹条电影】→主页右上角菜单栏→设置星标作者|壹哥二刷完《邪不压正》,壹哥我还是迟迟不敢动笔写这个电影。原因很简单:“京城著名影评人”史航老师客串了片子里的“老潘”这个角色。老潘也是一个影评人(对,80年前就有吃这碗饭的人了),天天穿着苏格兰裙子,张口“movie”闭口“别跟我谈钱”,写着5个字的影评,连第6个字都不认识。到最后,老潘被两支上了刺刀的步枪从背后插入,死不瞑目。史航坊间传闻,这个角色是在影射现实中的“京城第一影评人”释凡。该人以擅长开炮著名,曾经大骂姜文前作《让子弹飞》、《太阳照常升起》、《一步之遥》都是绝世大烂片。释凡大师自己也很主动地对号入座了:在壹哥看来,如果说姜文是在“报复”,不如说他是在揶揄——为一个两个人这么干不值得,也许在姜文的心里,至少大部分所谓影评人,就是老潘这样的丑角。这时候再煞有介事地写什么影评,不可笑吗?这两天《邪不压正》的影评陆续出炉了。壹哥大略看了一下,有分析故事结构的、有剖析美学风格的、有解读角色的、有揭露彩蛋的、还有说姜文“在下一盘大棋”的……我从看到的影评里随手截了个图,大家来感受一下作者这学术范儿:我就想问一句话:您知道您在写什么吗?其实理解《邪不压正》不用拽这些词儿,一句话就够了,就是姜文出场时候说的那句:“我还就是为了这口醋,才包了这顿饺子。”亨德勒大夫听说姜文要打醋,提醒道:“你走反了,打醋得去那边。南小街,二店五店都有!”姜文梗着脖子来了一句:“那~不是我要吃的醋。”话里话外不过三个字:爷乐意!爷乐意!这就够《邪不压正》的影评了。三个字,比潘大爷的五个字还少,服吗?好吧好吧,作为一个对得起读者的电影号,壹哥还是要多写点的。按照所谓的影评惯例,聊电影先得介绍故事。《邪不压正》的故事一点都不难懂,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一段江湖纷争,被掩藏在了1937年的北平这个巨大的罩子下。原著《侠隐》的文字是江湖气的,如果按照原著去拍,这也许会是一部民国背景的武侠电影。像《师父》更多,像《让子弹飞》更少。但所有看完电影的人都知道,《侠隐》里的江湖气,已经被姜文消解得无影无踪了。不仅朱潜龙的杀师原因从“帮派争位”变成了“汉奸行径”,江湖故事变成了抗日故事。而且又迅速用日本兵的丑态来消解了抗日的悲壮——手法颇类似《举起手来》和《三毛流浪记》;李天然也脱去了原著中的缜密而变得天真,动不动就要脱衣露肉,还光着屁股在房顶上跑;“天真无邪”的李天然甚至最后那场复仇大战,笑点都远多于热血。就像他打醋非要反着走一样:一部本应刀光剑影的电影,姜文非得反着拍,把整个故事打散,拍成一出闹剧。当所有影评人都憋着劲等着看姜文建构了什么时,他却在解构。当所有观众都憋着劲打算从片子里解读出什么深意时,姜文却在旁边抽着雪茄坏笑。姜文不是在拍电影,他只是在玩而已。或者说他就是为了玩他想玩的,而拍了这个电影——为了吃口醋,而包了顿饺子。他想玩什么呢?首先是玩美学。姜文电影不管口碑如何,独特的美学风格都是没人敢否认的。从《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发黄的画面、到《让子弹飞》里的鹅城风景,这次《邪不压正》里让壹哥印象最深的,是“北平的天际线”。1937年的北平是什么样的?我们可以在任何抗日剧里看到那时候的北平,在一些影视基地里,我们甚至可以置身其中。但是直到《邪不压正》,壹哥才终于明白了80年前的北平到底是什么样子。下面的这张照片也许并不摄于1937年,但也可以体现一些老北京的风貌:注意,这时候站在北京的高处极目远眺,除了地平线,什么都没有。再看《邪不压正》里的北平的天际线:是不是也只有一条地平线?这就是《邪不压正》里对于“北平”这个意象最重要的表达:北平,是平的。站在地面上,我们体会的只有胡同的拥挤和市井的繁华,只有站在屋顶,我们才能感觉到北平的空旷:一大片平房中,只有几个门楼子在孤独地耸立。这跟现在的北京完全是两种观感。《邪不压正》里李天然一半的戏份是在屋顶上的,从李天然眼睛里看过去,北平就是一个由屋顶组成的大操场,是他的世界,任由他来去如飞。你能说这个李天然,不是那个整日在屋顶上晃悠的马小军?在《十三邀》里,姜文也和许知远聊到自己小时候在内务部街的胡同里,动不动就上房,上树,上大烟囱,他做的最多的,就是从空中俯瞰北京城。《邪不压正》里,姜文终于拍出了他眼睛里的老北京。另外一个细节也颠覆了我们对北京的印象:北平,其实是一座城。别笑,这里的城不是指城市,而是一座被城墙围起来的,方方正正的城。《邪不压正》开头火车进站那个场景里,我们分明看到了老北京的城墙,甚至很多对话都是发生在城墙上。只不过,这圈城墙建国后就被拆除了。我们不少人知道老北京是有城墙的,但如果不是姜文的电影,谁也想象不出“有墙的北京”会是什么样子。姜文电影里的北平,天气永远那么晴,要么是白天的湛蓝,要么是傍晚的金黄、要么是夜晚的深蓝。姜文电影里的北平,屋顶上是肆意的青春,屋顶下是纠缠的恩仇。姜文对北平的爱,是毋庸置疑的。所以与其说他是在拍这个故事,不如说他就是借着这个故事来拍自己心目中的北平而已。姜文还玩了什么呢?玩了历史。微博上的一张图深八了《邪不压正》里所有人物与历史人物的一一对应关系:在很多“彩蛋解读文”里,李天然是谁、蓝青峰是谁、关巧红是谁、最终解救出来的张将军是谁,分析得明明白白的——《侠隐》这个本来架空的江湖故事,让姜文拍成了一段尘封的历史。他在《让子弹飞》和《一步之遥》里也是这么干的,不然为什么,《让子弹飞》里的张麻子会是“松坡将军”蔡锷的老部下?很多人说《让子弹飞》、《一步之遥》和《邪不压正》是北洋三部曲。这个话姜文一直在否认,但他没法否认自己对北洋历史的爱。北洋是什么?军阀混战、内忧外患。各方势力你争我夺,有刺客、有特务、有女侠、有交际花……江湖儿女,快意恩仇,各怀鬼胎,说干就干!这样一个花花世界不好玩吗?太好玩了。太想玩了怎么办?拍个电影呗!!很多人崇拜姜文,是觉得姜文特别爱玩“隐喻”,包括《邪不压正》也一样。但是壹哥想问,这些隐喻都让你一个老百姓看出来了,还叫隐喻吗?退一万步讲,就算片子里有很多隐喻,就证明它是一部牛逼的片子吗?真正牛逼的电影是这样的:它震撼了你的心灵,给了你全新的价值观,但是你不知道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伯格曼电影《处女泉》《邪不压正》显然不在此行列。它不是一个牛逼的电影,充其量,就是姜文在玩他的美学,玩他的历史,甚至玩他的性暗示而已:《邪不压正》是一场只属于姜文自己的游戏,拍的全是他爱的东西。他才不管你们看没看懂,喜欢不喜欢,爷乐意,好吗?!所以,它的故事会分崩离析。所以,它的对白会不知所云。所以,它的豆瓣评分会从开画的8.2,直落到现在的7.2。因为不是所有人都能跟着姜文玩到一块去,包括壹哥自己。所以,影评人煞有介事地去分析《邪不压正》的艺术性,就像是一群人围观一个小孩玩泥巴,还要在那评价:“这里捏得很有深意”、“那里捏得特别艺术。”姜文就是这个玩泥巴的小孩,人家自己都认证过:你们啊,就是不愿意承认。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AEd4eLb6on.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