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食排滞&儿科圣药,消食导滞,咳嗽痰喘,便秘必须用“牵牛子”!

展开全文在儿科当中,不少积食的引发发热的,一则因为近来生活条件好了,鸡鸭鱼肉吃起来。二则年轻父母没有时间看管,往往奶奶爷爷照顾,多数疼爱有加,所以吃吃就多了。这种中医治疗,需要帮助消化,甚至把积滞在体内“杂物”清理出来。轻症大家知道用保和丸
展开全文

在儿科当中,不少积食的引发发热的,一则因为近来生活条件好了,鸡鸭鱼肉吃起来。

二则年轻父母没有时间看管,往往奶奶爷爷照顾,多数疼爱有加,所以吃吃就多了。

这种中医治疗,需要帮助消化,甚至把积滞在体内“杂物”清理出来。轻症大家知道用保和丸,它又称为肠道“清道夫”。

严重孩子可见便秘,三四天一次大便,日久生痰,容易感冒发热,甚至咳嗽痰喘。这时候保和丸就不能胜任了。必须牵牛子。

《纲目》当中牵牛子说:'逐痰消饮,通大肠气秘风秘,杀虫。'

《新疆中草药手册》:'泻下,利尿,杀虫。治便秘,消化不良,肾炎水肿,小儿咽喉炎。'

治小儿肺胀喘满,胸高气急,两肋扇动,陷下作坑,两鼻窍张,闷乱嗽渴,声嗄不鸣,痰涎潮塞,俗云马脾风:白牵牛一两(半生半熟),黑牵牛,-两(半生半熟),川大黄、槟榔各一两。上为细末。三岁儿每服二钱,冷浆水调下,涎多加腻粉少许,无时,加蜜少许。(田氏《保婴集》牛黄夺命散)

儿科圣药“一捻金”就是在本方基础加减而来,由大黄、槟榔、牵牛子、人参,朱砂组成。

方中大黄苦寒通降,善荡涤肠胃而攻下通便、涤痰化食;

炒牵牛子有毒而力峻,虽经炒后毒性略减,但仍善消食通便、祛痰止咳。二药相须为用,既消食导滞,又祛痰通便,故为君药。

槟榔辛行苦泄,能消积行气、利水、缓通大便;

人参甘补微苦,微温不热,为补脾益气之要药,可扶助正气,以防诸药克伐太过。

二药一泻一补,既助君药消积,又益气扶正,故为臣药。

朱砂性寒沉降,《本草正》谓其有“镇心逐痰、祛邪降火”之功,故为佐药。

诸药合用,攻消兼补,共奏消食导滞、祛痰通便之功,故善治脾胃不和、痰食阻滞所致的积滞,症见停食停乳、腹胀便秘、痰盛喘咳。

思量一捻金其中重要成分就是牵牛子,记得岳美中老曾经有一味牵牛子治疗积食用法。《岳美中医话》云:主治“小儿伤食,鼻下人中两傍发炎、垂两条如韭叶之红线,有时发热,不喜食,或有口臭者。”

方用:黑、白牵牛子各等分,炒熟共研细末,筛取头末,以一小撮合红糖少许服下,大便微见溏,即停药。此方北京名医岳美中教授得之邑中友人高聘卿,屡经投治,其验如鼓应桴。

我在临床常在保和丸基础加牵牛子效果也不错。下边我介绍一个用牵牛子案例。

这个小女孩儿三岁左右,

她今天吃东西就呕吐,

大便干,这两天大便时间正常。

前几天大便不正常,

给她喝了肥儿疳积颗粒。

小便正常。

咳嗽有5天了,就是早晨到上午咳的严重,昨晚半夜咳嗽。

有鼻涕,鼻涕前两天黄,今天看着是清鼻涕。

昨天晚上到今天的胃口差。

出汗正常,头汗多。

今天她口水多。

今天体温正常。

没有怕冷怕风,睡觉翻腾。

以上就是孩子母亲总结的,我直接黏贴过来了。孩子咳嗽,服用过肥儿疳积颗粒,也得兼顾积食,因此我单独治疗咳嗽同时兼顾积食。

柴胡6克,黄芩3克,半夏6克,太子参6克,麦冬6克,桑叶6克,杏仁6克,前胡6克,浙贝母6克,瓜蒌10克,枳壳6克,焦三仙各6克,甘草3克,

一剂日三次服用。

这个处方什么意思?我用小柴胡扶正达邪,调达三焦,其中太子参麦冬益气养阴,因为舌苔偏少,考虑阴虚,再用桑叶杏仁前胡瓜蒌等止咳化痰,其中瓜蒌润肠通便,焦三仙消食健胃,虽然他用过肥儿疳积颗粒。因为前边描述有不大便情况偏干。

二诊:直接上截图吧

分析看咳嗽好转,但是呕吐,放屁臭,大便还是没有,小便黄,考虑积食可能很大,胃肠不通,则上吐。虽然舌苔不多。因此改变主要方向,肠胃下手治疗积食。

柴胡6克,黄芩3克,半夏6克,太子参6克,杏仁6克,连翘10克,莱菔子10克,枳壳6克,牵牛子3克,焦三仙各6克,炙甘草3克,生姜15克,大枣3枚。

1剂日一剂,分三次口服。

本方还是小柴胡打底,再合保和丸之意,因为不大便两三天了,所以我考虑加重药物,加了牵牛子,大家知道牵牛子是个霸道药,但是有病不能迁就,所以必须用。

三诊:还是上图:

她今天早上吐了一次,中午到下午没有吐。今天天冷没有出汗,手心摸着热的。小便3次,今天下午3点多大便一次。大便量不多,是成堆的糊状,大便前放臭屁,大便中有几粒硬硬的羊屎状的大便。今天下午有点口干,精神比上午好。肚子还有点胀,今天还是鼻涕有点黄,鼻涕多。今天下午开始要东西吃。

药后果然大便通畅,稀黏便中有硬块,可见积食比较严重,非重用攻下不能解决。我们用牵牛子对了。

但是舌象明显看到,舌根舌苔剥脱,攻下伤阴了,因此不能再攻。给予养阴健脾胃善后。

桑叶6克,连翘6克,杏仁6克,沙参10克,麦冬6克,石斛6克,山药10克,木瓜6克,扁豆10克,谷麦芽各6克,鸡内金3克,炙甘草3克,

2剂日一剂。

按:薛生白《湿热条辨》曰:曾开泄下夺,恶候皆平,独神思不清,倦语不思食,溺数,唇齿干,胃气不输,肺气不布,元神大亏。宜人参、麦冬、石斛、木瓜、生甘草、生谷芽、鲜莲子等味。

此患儿虽然用了小柴胡扶正达邪,但是毕竟攻下用了牵牛子莱菔子子枳壳等,因此这里补养脾胃也是模仿薛生白这条意思。虽然不是湿热也是雷同,开泄则一,举一反三而已。

另外香囊驱蚊防疫,提神醒脑,以前写过两篇文章了这里不啰嗦了。没看的去看看,这两篇

吉林舒兰用了“除湿防疫散”?!

必须香囊出马了!

现代研究发现,中药香囊的作用可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预防流感,防治疫毒:中药香囊可以在预防普通感冒、甲型H7N9流感、手足口病等病毒感染性疾病起到一定作用,可减少人们受污秽之气或毒气的污染;

(2)避秽化浊,清新空气;

(3)吸汗、提神:“令小儿带

之以吸汗也”;若香走窜,开窍提神。

(4)驱蚊虫毒蛇。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AWwG4jWZd4.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