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新款看了一场旗袍秀后,老妈怒减20斤,父母退休后原来缺的是这个

今年6月,段阿姨偶尔和朋友一起看了一场旗袍秀活动,然后亲身试穿了一件旗袍,顿时自惭形秽,相比其他老人优雅的形体,她觉得自己臃肿难堪。于是开始尝试别人推荐的最快的减肥法。 2个月不沾一点碳水化合物,段阿姨疯狂减肥20斤。体重是迅速下跌,精力
原标题:看了一场旗袍秀后,老妈怒减20斤,父母退休后原来缺的是这个今年6月,段阿姨偶尔和朋友一起看了一场旗袍秀活动,然后亲身试穿了一件旗袍,顿时自惭形秽,相比其他老人优雅的形体,她觉得自己臃肿难堪。于是开始尝试别人推荐的最快的减肥法。2个月不沾一点碳水化合物,段阿姨疯狂减肥20斤。体重是迅速下跌,精力却也下降得厉害。其实,段阿姨是个精力旺盛,事事不能输人的人。退休后继续给私企打工,直到65岁才真正退休回家养老。没想到,这两年回归家庭后她比上班族还忙,每天赶场。参加声乐班、学画画、学钢琴、组织各种同学会,直到上周累成重感冒,即使高烧39℃也不下火线,最后得了心肌炎住进医院。有这样一类老人,退休后最得意的是“我很忙”“我今天要开会没空”。超负荷的忙碌其实让许多老人已是疲于奔命,劳累不堪,可他们就是停不下来,“我身体好得很,比你们年轻人精神强多了,你们就是懒!”这种杠杠的豪言壮语成了他们的口头禅。怒刷“存在感”之“暴”动▼样本一:抢占微信运动封面朋友圈的微信运动中70岁的黄先生总是排在数一数二,每天徒步或登山2万步以上,游泳2小时,是他给自己制订的功课。坐办公室做了一辈子的设计工作,退休后他要把所有运动时间补回来。原先住宅周围没有公园步道,他就每天从汉口步行经长江二桥走到梨园;现在每天上午走绿道或爬山,下午游泳,晚上跳广场交谊舞。“老黄今天又是运动第一!”每天晚上舞伴们的表扬让他总像打了鸡血一样暴走。前天左足踝韧带拉伤,脚肿得穿不了鞋,才不得不呆在家里。样本二:65岁大姐学轮滑65岁的刘大姐长相年轻,穿着打扮又时尚,乍看才50出头,她最喜欢听别人说“和你30岁的姑娘站在一起,分不清谁是姐姐谁是妹妹”。刘大姐最不简单的是一大把年纪,硬要学轮滑。好友好心劝她,别人都是年轻时学的,你老胳膊老腿经不起摔。可她看到汉口江滩的轮滑高手们飞翔的身影,坚持要拜师学艺。刚起步还好,稍会了一点就得意忘形,终于一个屁股墩狠狠摔到地上,摔成盆骨骨折。样本三:古稀团队美国自驾游72岁的陈先生退休前是某媒体记者,总是标榜自己身体棒,年轻时几天几夜不睡都没问题。今年夏天他组织了5位老人去美国自驾。为了节约开支,有时一天开十几个小时的车,风餐露宿。最后,平均年龄68岁的这个小团队有4个生病,不得不提前回国。怒刷“存在感”之赶“场”▼样本一:疯狂社交致家庭失和简先生曾是单位工会负责人,琴棋书画样样拿手,退休后真是大显身手。他同时参加了4个合唱团、2个书画班,一周中有8个半天要参加各种训练、演出和上课。他经常是上午赶一场,下午又一场,忙得中午连饭都没时间吃,只能趁坐地铁时吃个面包喝口矿泉水。加上他爱热闹,老同学、老同事的种种聚会都由他组织张罗,留在家里的时间越来越少。即使回到家里还在忙联络,一个人用了3个手机,一晚上都响个不停。老伴是个爱安静的人,年轻时他俩一静一动还相得宜彰,可随着简先生活动越来越频繁,各种传闻也飞到老伴耳边,老伴也淡定不起来了。争吵开始就一发不可收拾。样本二:能言善辩受聘保健品“讲师”赵老师退休后成了“会议专家”,擅长演讲的76岁老人似乎现在才发现自己的潜力,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开始是因为脸皮薄又要面子,被保健品推销的小姑娘缠上,不断地买产品,心里也有点烦。后来被保健品商成功地“开发”了其潜能,赵老师便四处出席会议为其宣讲。“人家给你什么好处了?你怎么到处去当‘托’?”孩子们质疑母亲。赵老师很自豪地说,“我才不在乎他们给我一点什么小恩小惠呢,是大家都愿意听我讲,说我是老师,说话有条理有逻辑……”保健品商的攻心术就这样把她拖下了水。赵老师常常累得回家一句话都不想讲,可到了第二天又精神抖擞出门去了。上周天气骤冷,赵老师发了哮喘,以往冬天她会住院调理一下,如今却说:“我哪有空住院?!”是什么在强迫老人透支精力?▼为什么这么多老人辛辛苦苦、乐此不疲地在透支生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八阶段理论认为,老年人所要处理的内心冲突是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主任李闻天分析,随着老年人的体力、健康等状况日渐衰弱,还要经历身边的一些重要关系离自己而去,他们要面临非常多的丧失感,还要处理自己对于走向人生终点的恐惧,如何调整自己就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主题。在李闻天看来,有的老年人生活圈子越变越小,人为封闭自己,情绪也变得沉郁,这样的状态是不利于心身健康的;有的老年人积极进行调整,重新寻找生活兴趣,拓宽交际范围,这是很好的,只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是有助于保持相对饱满的精神状态的。“但是千万不能过度”,李闻天副主任医师指出,老人无论是疯狂减肥还是透支体力都以年轻人的状态要求自己,可能反映出他们无法接受自己步入老年的现实,而用“活回年轻人”的行为来抵御对于丧失感和渐渐走向终点的恐惧。如果这种恐惧感不得到适当的处理,长期的透支只会加速身体的衰竭,而当身体出现状况时心理状态只会更加糟糕。李闻天建议,有这种情况的老人应在合理的活动安排之外寻找可以给予情感支持的人,多与老伴、子女谈心,或找专业的心理医生咨询。老人身边的人应更加关注老人的情感变化,多进行陪伴,帮助老人能够更加安心地接受自己的角色,增强心理功能,安然度过心理冲突阶段。来源:武汉晚报采写:记者毛茵通讯员邓盛强陈识编辑|张剑版式、制图|胡肖校读|胡肖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AWwG82jBd4.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