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里斯本的景点陆止于此,海始于斯|一家老小葡萄牙里斯本游记

2018年5月31日和女儿一家到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度假。早上不到七点便打车前往盖特威克机场。 盖特威克机场是英国第二大机场(仅次于伦敦希思罗机场),是全球最繁忙的单跑道机场,以乘客量计是全球第六繁忙的机场。 早上大雾,飞机晚点一个半小时。小外
原标题:陆止于此,海始于斯|一家老小葡萄牙里斯本游记2018年5月31日和女儿一家到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度假。早上不到七点便打车前往盖特威克机场。盖特威克机场是英国第二大机场(仅次于伦敦希思罗机场),是全球最繁忙的单跑道机场,以乘客量计是全球第六繁忙的机场。早上大雾,飞机晚点一个半小时。小外孙在机场游乐场开心的玩着。葡萄牙位于欧洲大陆和伊比利亚半岛的最西端,其东、北部毗邻西班牙,西、南部濒临大西洋,是\"陆止于此,海始于斯\"的国家。葡萄牙资源稀缺,国土狭长,面积不足十万平方公里,就是这个在欧洲都不起眼的小国,竟然于15、16世纪大航海时代迅速崛起,成为海上强国。在非、亚、美洲拥有大量殖民地,曾包括五十三个国家和地区,从1415年攻占北非休达到1999年澳门的政权移交及至2002年东帝汶独立为止,殖民活动长达近六百年,是殖民历史最长的国家,也使葡萄牙语成为两亿四千万人的共同母语和世界第六大语言。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19世纪拿破仑的入侵以及最大殖民地巴西的独立,使得葡萄牙的国势快速衰落。目前,葡萄牙人均GDP为2.2万美元,在欧盟属中等发达国家。经过2个半小时的飞行抵达里斯本机场,天蓝云低,悦目娱心。我们乘坐的英国易捷航空公司(EasyJetAirlineCompanyLimited),是英国一家提倡不提供不必要服务的航空公司,实际飞机上不是不提供,而是提供的餐饮全部收费。里斯本距离大西洋不到12公里,是欧洲大陆最西端的城市。自新石器时代开始,里斯本就有伊比利亚人居住,公元前205年起被罗马人统治,公元5世纪起相继被蛮族占领,8世纪被信奉伊斯兰教的摩尔人攻占,在摩尔人统治下城市迅速发展。直到1147年,葡萄牙第一代国王阿方索一世率领十字军击败摩尔人,使里斯本重归基督徒手中。1245年,里斯本成为葡萄牙王国的首都和贸易中心。里斯本依山傍水,整个城市分布在七个小山丘上,蜿蜒起伏的街道,古老多样的建筑,橙色的屋顶,色彩斑斓的墙壁,黄色的叮叮车……构成了一个多彩的、有着古老故事的城市。1755年的大地震和随后的火灾、海啸,摧毁了三分之二的城市建筑。现如今的里斯本是灾后重建的市貌,但最古老的阿尔法玛区,地震对其的破坏相对较小,仍然保留着阿拉伯式的建筑风格,错综复杂的街道和小广场,迷宫般地分布着许多法朵酒吧、餐馆。位于阿尔法玛区的太阳门观景台,身后为里斯本母亲河——特茹河。我们住在上城区的民宿酒店,两室一厅两卫一厨,生活设施齐全,方便卫生。从21号这个门进去就相当进了单元门,里面一层一户。瓷砖,在里斯本真是低头不见抬头见,大到宫殿、教堂、城堡、地铁、街道、广场,小到民用建筑的外装内饰,少不了图案各异、色彩斑斓的瓷砖。瓷砖并非发源于葡萄牙,但葡国确把瓷砖艺术发扬光大,还将其发展为国粹。里斯本有个瓷砖博物馆,收藏展示了葡萄牙瓷砖艺术从十五世纪至今的演变和发展历程。小外孙很好奇,到我房间来串门。罗西欧广场建于十三世纪,是人民举行庆祝活动、斗牛和进行处决的地方,1874年罗西欧广场中央竖立了葡萄牙国王佩德罗四世的雕像,所以更名为“佩德罗四世广场‘’。佩德罗也是巴西帝国的第一个皇帝。1807年拿破仑的军队入侵葡萄牙,葡萄牙王室集体逃亡殖民地巴西并定居在里约热内卢,当时里约热内卢成为了葡萄牙的实际首都,巴西也从葡萄牙殖民地上升到与宗主国同等的地位。拿破仑投降后的1820年8月,佩德罗的父亲若昂六世带着王室成员和大臣们从巴西回到葡萄牙,回国后葡萄牙的第一届立宪议会企图取消若昂六世授给巴西的各种特权,使巴西重新陷入殖民地的境地,这种做法进一步刺激了巴西人民要有自己的国王和政府的情绪,佩德罗决定留下来,在巴西独立派的推动下,建立了新政府并自立为“巴西永久的保护者”,宣布了巴西的独立,10月12日佩德罗称巴西皇帝佩德罗一世。广场南北两端各有一个喷泉。广场周围种着蓝花楹树非常漂亮。广场北侧坐落着玛利亚二世国家剧院,门廊的6根柱子,相传取自大地震中倒塌的修道院。原先剧院的旧址是建于1450年用于招待外国来宾和贵族的Estaus宫,16世纪成为宗教裁判所,这座宫殿在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中得以幸存,却在1836年毁于一场大火。由于浪漫主义诗人和剧作家阿尔梅达·加勒特(AlmeidaGarrett)的努力,决定以一座献给女王玛丽亚二世(MariaII)的剧院来代替昔日的宫殿,于1842年到1846年建成了这座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玛丽亚二世国家剧院。整个罗西欧广场是用黑白碎石块拼成的波浪图案,处处体现了里斯本的大海情节。光复广场,是为纪念1640年葡萄牙在经过西班牙60年统治后恢复独立而建。广场中央的方尖碑竖立于1886年,碑上的雕像象征着独立和胜利。罗西欧火车站建于1886年,是葡萄牙在19世纪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常常被游人误认为宫殿或剧场。宽阔的站台广场边的商铺和餐馆,上午街上的人不多。从罗西欧广场往东一拐是菲盖拉广场,它是为了纪念葡萄牙历史上影响最大的1385年的阿勒祖巴洛特战役的胜利而建造。广场中央的铜像是若奥一世的骑马雕像。里斯本的广场、纪念碑和雕像非常之多。仔细看照片的最上部有一个城堡,那是圣若热城堡,位于阿尔法玛区的最高处,几乎在里斯本的每个角落都可以望见它的身影。圣若热城堡是里斯本的标志性建筑。城堡的部分围墙是西哥特人建造的,在迷宫似的围墙上能看到整个里斯本。城堡一直被作为王府,先后被罗马人、西哥特人、摩尔人和基督教徒占据,多次被当作葡萄牙的军事、政府和行政机关中心。造型优雅复古,色彩绚烂夺目的电车,成为了里斯本的标志。叮叮当当迤逦而过,让人恍惚穿越回18世纪。当地人把这些用来爬坡的缆车称为升降机。里斯本有三条缆车线路,最老的1884年开始启用,从最初的水力发动、蒸汽发动,到现在的电力发动。而真正意义的升降机,则是由埃菲尔铁塔设计师的学生设计的圣胡斯塔升降机,连接庞巴尔下城较低的街道与较高的卡尔穆广场。升降机机建造于1900年至1902年,高45米,外观为新哥特式,最初升降机为蒸汽动力,1907年改为电力运转。里斯本拥有欧洲最古老的电车,起源于1872年,在上世纪欧洲关闭有轨电车的风潮中,里斯本也停运了大部分电车线路。现保留的5条电车线路依然成了里斯本的一道风景。著名的28路其线路几乎涵盖了老城区所有的景点。乘坐古老电车,做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吧!蓝天白云下漫步拜萨商业街非常惬意,街道两旁商铺林立,中央摆放着桌椅,走累了可坐下来小憩,吃个蛋挞喝杯咖啡……拜萨商业街属于里斯本的下城区,是震后重建的新城。这儿的街道井然有序,一条条南北与东西的街道纵横交错,横平竖直呈格子状布局,与上城区那些依山而筑、歪七扭八的小街全然不同。真人小模特奥古斯塔步行商业街走到南端就是“奥古斯塔凯旋门”,是为了纪念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的灾后重建;此门最初的设计是一座钟楼,但是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延迟,最终变成精雕细刻的拱门;拱门上方是葡萄牙国徽,门柱顶有四尊雕像,右侧的两尊代表努诺·阿尔瓦雷斯·佩雷拉和庞巴尔侯爵,左侧的达·伽马和韦里亚托,两个斜卧的人物象征特茹河和杜罗河;顶部是一位高达七米代表“荣耀”的女性,双手拿着桂冠为两侧代表的“美德”和“天才”加冕。穿过凯旋门是贸易广场,是在毁于1755年大地震的里韦拉宫旧址上修建的。地震发生后,首相庞巴尔侯爵将广场彻底改建为庞巴尔下城(新城)的一部分。三面环绕着黄色的市政大楼,南面毗邻特茹河,中间矗立着唐约瑟一世(DomJose)的骑马像。这里曾经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和交易中心,远东的香料珠宝、中国的丝绸瓷器、巴西的黄金等通过一艘艘帆船运到里斯本,使得葡萄牙迅速崛起。特茹河发源于西班牙东部,在西班牙叫塔霍河,在葡萄牙则称为特茹河,全河统称塔古斯河。特茹河流经西班牙和葡萄牙干旱内陆地区,在葡萄牙阿尔马德以西15km处注入大西洋。该河流经里斯本城南时河面宽阔,浩瀚如海,美丽壮观。在飞机上看以为是大海。葡萄牙人酷爱公鸡,将公鸡形象做到明信片、瓷砖、瓷器、软木塞上,而最经典的工艺品就是“花公鸡“,通常是用陶土制成,身上画有好多表示正义和善良的大红心。北方小城巴塞罗斯相传着一个民间故事:很久以前,一个虔诚的朝圣者被误认为盗贼而被判绞刑。临刑前,准备用餐的法官终于答应召见他,囚犯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指着餐桌上一只刚出炉的烤鸡愤愤地说:“这只鸡将为我鸣不平!”在场的人都认为他疯了,但没想到那只烤鸡竟然一抖身子站起来,对着囚犯引吭高歌。法官大为震惊,赦免了囚犯。从此,巴塞罗斯公鸡成为信任、公正和好运的象征,并作为葡萄牙全民族的吉祥物和非官方的国家象征,深刻影响着葡萄牙文化。掩埋在花草中的小饭店。濒临大西洋使得里斯本的海产品特别丰富新鲜。据说葡萄牙光鳕鱼的做法就有365种,烤沙丁鱼是萄国闻名的美食,章鱼色拉也很美味,当然还少不了世界闻名的萄式蛋挞。相传在19世纪初,葡萄牙经济陷入低谷,所有的修道院都被关闭,为了生存,修士修女们将原在修道院内部食用的蛋挞进行出售,由于味道独特美味,迅速被人们所接受,蛋挞的制作也成为秘方流传至今。面包蘸海鲜汁。葡萄牙人对沙丁鱼的喜爱仅逊于鳕鱼。每年6月里斯本城市节期间,吃沙丁鱼成为了一项传统活动。据说里斯本卖鱼罐头的店铺有几十家,还有百年老店,装饰的都很有特色。这家鱼罐头有十几种,价格从几欧到十几欧不等。这家只卖沙丁鱼罐头和葡萄酒。被诗人拜伦称为“人间伊甸园”的辛特拉小镇,位于里斯本西北面,乘火车约40分钟,小镇的山上有多座皇家庄园和城堡,1995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佩纳宫的奇妙首先是颜色鲜艳亮丽,其次是混搭的建筑结构和形式,融合哥特式、文艺复兴式、摩尔式和曼努埃尔式为一体,具有独特的风格。佩纳宫是一座国王离宫,坐落在辛特拉小镇的山顶,她的前身是15世纪的修道院,19世纪葡萄牙女王玛丽雅二世的丈夫——费迪南德把她改建成一座童话般的王宫。穿过第一道阿拉伯拱门仿佛踏入了一千零一夜的梦幻世界。第二道拱门看着很坚实,像似采用现代的锚固技术。放眼望去,哥特式的钟塔俯瞰着下面摩尔风格的庭院。庭院里的石墩花架是由贝壳和乌龟的石雕搭建而成。文艺复兴式的圆顶遥相对应着穆斯林清真寺的宣礼楼。希腊神话中的海神把守的拱门装饰着曼努埃尔式的各种海洋元素——贝壳、珊瑚。每个窗棂都有不同,不知设计师哪来的灵感~外墙装饰的创作灵感来自于帆船的绳索。我和妈妈一起走进童话世界。山顶气候变化无常,我要看看是哪位神仙带来了仙气?在佩纳宫内部游览像走迷宫一样,搞不清其结构,只能见识一下宫庭装饰、家具、器皿。餐桌上的餐具据说是国王结婚时,法王赠送的。会客与娱乐厅豪华大气,里面陈设的还有中国瓷器。要三把钥匙才能打开的保险柜。当时的电话。非常现代的卫生间。摩尔人城堡兴建于8-9世纪,即摩尔人占领伊比利亚半岛期间。城堡坐落在辛特拉山海拔最高的山顶,由数百米长的墙垒围绕而成,有些像中国的长城,蜿蜒曲折,拥有多个碉堡。站在城堡的高处眺望,可观赏到辛特拉小城的美景,据说天空晴朗时还可看到远处浩瀚的大西洋。山上的风很大,古城堡虽然不高,爬上去还是费了些力气。谁给我戴的帽子?左边的木屋是城堡里的一个博物馆,碎石垒的圆柱是地下展室的通风口。葡萄牙是欧洲航海文化的发源地。作为首都和主要港口,里斯本曾经在历史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从达伽马从这里出发,发现印度,打通了欧洲与亚洲的海上桥梁到麦哲伦环绕全球,揭开了大航海时代的新篇章,里斯本至始至终与大航海时代紧密相连。想要了解大航海时代留下的点滴印记,应该到里斯本的贝伦区去看看。我们带着小幼儿太休闲游了,未能去贝伦区有些遗憾。我从网上查阅了几个景点资料一并放在此文,算是对里斯本有个较全面的了解。贝伦塔矗立于里斯本特茹河北岸,有着近500年历史,成为葡萄牙地标性建筑(地位大概相当于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它见证了里斯本昔日的辉煌。贝伦塔曾经被用作海关、电报站、甚至是灯塔,也曾利用贮藏室改造成地牢作为监狱,如今被辟为博物馆。贝伦塔原是一座航海用的灯塔,涨潮时,似浮在水面上,退潮时,灯塔便于陆地相连。【航海纪念碑】1960年建屹立于里斯本贝伦塔附近的广场上,为葡萄牙的象征。该纪念碑为纪念航海家亨利王子逝世500周年而建,同时也记载着葡萄牙航海家们征服海洋的壮举。纪念碑形状宛如驶向大西洋的古老帆船,葡萄牙国王的儿子亨利站立在船头,他运用太阳星相测定航线,并建造新型帆船,使航海家们的远洋梦想成为可能。接着是发现了欧洲至印度航线的达·伽玛。而发现美洲新大陆的哥伦布手捧地球仪位居第四(哥伦布是意大利人在葡萄牙学会航海技术和经验)。两旁是一些随同出发的航海家,以及葡国历史上有名的将军、传教士和科学家,颇具气势,以纪念葡萄牙300年来开拓海洋的辉煌历史。热罗尼姆斯大教堂是葡萄牙全盛时期的建筑艺术珍品,其灵魂融合了精致、豪华甚至还有一点点冒险精神,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源于葡萄牙第14任国王堂·曼努埃尔一世。教堂最早是为纪念葡萄牙人发现通往印度的海上航线所建,迄今已有500年的历史。曼努埃尔一世下令用香料和黄金饰品所征税收的百分之五的款项建造了这座精湛恢弘的教堂。1755年的里斯本大地震,整个里斯本毁于一旦。唯独热罗尼姆斯大教堂屹立不倒,拯救了在此祈祷的全体王室成员。从而,热罗尼姆斯大教堂就添加了“上有神灵保佑”的神秘色彩。教堂的结构是一个横短竖长的拉丁十字形,外表全部用打磨得光滑平整的白色花冈岩砌成,显得格外高大、圣洁。屋顶30对数十米高的塔尖直指苍穹,引领天国之路,助人摆脱尘世负重。教堂的回廊装饰完全是按照海上航行的主题设计,而回廊的后部建成了典雅的中庭花园。精致恢宏的回廊内部南门是教堂一扇华丽的主要大门,由很多山形墙和小尖塔包围着,还有很多精细的雕塑。哥特式的尖拱和文艺复兴式的八边形雕花石柱,把修道院装点得大气庄严。新航路的开辟和随之而来的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发与发展;打破了世界各地区间的封闭和孤立状态,把旧大陆和新大陆联系在一起,世界历史迈出了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关键性一步。强制性殖民贸易和殖民掠夺给亚、非、美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殖民者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这些地区政治经济的改革和发展。横跨特茹河两岸的4月25日大桥,建于1966年,最初以当时的统治者萨拉查的名字命名。后来,葡萄牙于1974年4月25日推翻了萨拉查的独裁政权(康乃馨革命),为了纪念这一历史时刻,将Salazar大桥改名为“4月25日大桥”。大桥全长2277.64米,上走汽车,下通火车。此桥是美国金门大桥的姊妹桥,外形酷似,是由同一家美国公司承建。罗卡角是一处海拔约140米的狭窄悬崖,称为欧洲的“天涯海角”,距首都里斯本约40公里,位于葡萄牙的最西端,也是整个欧亚大陆的最西端。在罗卡角的山崖上建了一座灯塔和一个面向大西洋的十字架石碑,碑上以葡萄牙语写有一句名言:\"陆止于此、海始于斯\"。此篇是为了留下美好记忆、梳理一些历史知识和典故,所用照片大部分为自己手机所拍,但也引用了一些网络照片。此文为“英国养娃那些事儿”特约原创作品作者nini欢迎转发分享转载请联系公众号授权。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AWwG9kPm64.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