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给“万柳书院少爷”生猴子,哪怕只是一个晚上!_向太_直播_网友

互联网离谱事件年年有,可没想到2023年就如此魔幻。 “万柳书院少爷”,最近刷屏全网。 起因,是一个16岁的高中生发布了一则运球变装视频。 很简单的视频,却让他在24小时内暴涨100万粉丝,相关话题7亿次播放。 视频火的原因不是这个男生

互联网离谱事件年年有,可没想到2023年就如此魔幻。

“万柳书院少爷”,最近刷屏全网。

起因,是一个16岁的高中生发布了一则运球变装视频。

很简单的视频,却让他在24小时内暴涨100万粉丝,相关话题7亿次播放。

视频火的原因不是这个男生长得有多帅,也不是他的篮球技艺有多高超,而是他定位的地点是万柳书院。

01

万柳书院,听名字还以为是一个私立学校,可实际上它是北京有名的豪宅小区。

据说房价高达36w一平,一套房子分分钟上亿。

而且这个小区比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靠近中关村、中科院,配套设施超一流。

当然,让这位"少爷"爆火的还不止居住地点。

眼尖的网友还发现视频中,墙上还挂着据说价值4.2亿的齐白石真迹,旁边还放着一架价格不菲的低音提琴。

后来还有网友扒出,这位"少爷"就读于北京著名的101中学。

在各种信息拼凑下,一位"富家少爷"形象由此诞生。

因为作者戏称自己叫彭喻晏,网友们便亲切的称呼他为喻少。

与之相伴的是评论区一片鬼哭狼嚎的"奴才"。

专属于他的文学传记:

甚至还有一位22岁的女生,手写了一篇过千字的示爱小作文:

这用词用句,谁能想象这位女生连"少爷"的面都没见过。

被网友骂了之后,她竟然还说,只求"少爷"心里有我。

莓莓实在是分不清,这姑娘是玩梗魔怔了,还是内心确实这么想的。

一时之间,万柳书院成了普通人的梦幻城堡。

而偌大的万柳书院自然不会只有一位少爷。其他少爷小姐的生活,也"豪"到我们无法想象。

近百万的宝马m4,像玩具一样想买就买。

和明星一起跨年,想和偶像合影就能合影。

不过相比其他少爷、小姐的"高冷范",有一位网名@16的少爷可亲民多了。

知道大家对万柳书院好奇,便接受了网红的邀请,带大家参观万柳书院。

从豪车到豪宅,一一展示了个遍。

他们丝毫不吝啬对少爷的夸奖。

眼看关注的人越来越多,这位少爷干脆开了直播。

仅仅7分钟就收到了20万+的打赏,"少爷"一晚上说得最多的话就是"谢谢你们的礼物"。

这样的发展方向就更加魔幻了,评论区不是自称"奴才"么?

怎么反倒打赏起"少爷"了!

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和有钱人进行有效沟通,还是单纯想听"少爷"说一声谢谢?

02

万柳书院少爷的爆火,无疑暴露了当前社会慕钱慕权的价值观。

前有人人想嫁的卡塔尔王子,后有被包装成绝世好男人的汪小菲。

还有最近加入直播带货大军的向太。

向太直播之前,粉丝都在担心,自己消费不起她直播间的东西。

可谁想到向太直播间非常"贴心",从6块的可乐、9.9的牙刷,再到10块钱的筷子捅,那叫一个十分亲民。

而这些廉价的商品,向太肯定是不会使用的。

一向直爽的向太,自然也不会掩饰嫌弃。

卖花胶的时候还拒绝试吃,甚至提醒主播小心吃完拉肚子。

但金钱的光环,让向太看上去魅力十足。

网友们选择性地忽视了向太的神情,直播当天销售额就突破了3个亿。

甚至还有粉丝卑微地留言,夸奖向太"人美心善"、"没有豪门架子":

或许,管马云叫爸爸、管王思聪叫老公、想嫁汪小菲做妾、甘愿伺候万柳书院少爷的老奴,其实是同一拨人。

他们把金钱当作一个人最大的滤镜。仿佛单单"有钱"两个字,就足以掩盖对方身上所有的缺点。

说到底,他们追逐的不过是金钱而已。

03

慕钱和歧视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对上谄媚的人势必对下欺凌。

当男明星卖的糖水备受追捧时,武汉卖糖水的老爷爷却被质疑不卫生。

万柳书院的少爷直播两小时就收获几十万礼物,寒门小女孩却写着作业,在路边摆摊卖苹果。

有人心疼向太直播辛苦,卖大白菜的老人会因为好心人多给了20块而红着脸道谢。

真是应了那句话:

金钱都进了有钱人的口袋,而厄运却专找苦命人。

我们总说"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但更可怕的是,互联网的慕钱风气限制了我们对于贫穷的感知。

当仰望有钱人的生活成为了一种常态,

“真实的贫穷”“努力的生活”反而成了不值一提的小事。

或许苦难不值得被歌颂,但苦难应该被看见。

人们在"少爷小姐太太"的直播间打赏时,是否也应该想想世上还有人为了三五两碎银,而拼了命生活呢?

有人说,"少爷"们被追捧,不过是网友口嗨,没有必要上纲上线。

当然,单纯的好奇玩梗,无可厚非。

就怕有些人在窥视完别人的生活后,迷失了自己人生的方向。

叔本华说

“金钱,是人类抽象的幸福。所以,一心扑在钱眼上的人,不可能会有具体的幸福。”

对金钱有欲望不丢人,但追逐金钱不该是最终目的。

比起去富人的评论区寻求施舍,我们更应该学习他们成功的路径。

就像汪小菲的母亲张兰。

30岁出国,从洗头小妹到后厨帮工,一天打6份工,攒够2万美金回国创业。

历经风风雨雨,直到现在已经65岁,她依旧生命力十足。

比起幻想成为汪小菲的小妾,张兰的顽强更值得钦佩。

戴锦华曾说,

“很多人之所以是“穷人”,其实并不是因为他们本身不够努力,他们并没有什么错,只是因为资源分配出现了偏差,他们无法享受到和富人均等的待遇。”

我们必须承认,普通人的努力并非毫无意义。

努力的工作,依旧是我们获得成功的有效途径。

我们可以慕强,以强者为目标去努力;

但我们不应该慕钱,把自己放在一个卑微的位置上,祈求有钱人的施舍。

更不能,因为慕钱,就去贬低努力生活的人。

或许有些人的高度是我们一辈子都无法企及,可那又怎样?

路始终在自己脚下,能走到多远的远方最终是自己说了算!

大家看完后有什么真知灼见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Gywy24ZDdj.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