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浩艺术书架│关注非主流名家——俞建良《王学浩研究》序

《王学浩研究》 俞建良 著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18年5月版 “巨然《夏山图》与《浮峦暖翠》同一笔法,吴仲圭又于二图外另出一种笔法。此幅兼三种而用之,非敢集古人之长也。昔赵文敏集古字成书,世人以为奴书,予此图亦未免奴画之诮耶。”这是王学
原标题:艺术书架│关注非主流名家——俞建良《王学浩研究》序《王学浩研究》俞建良著上海书画出版社2018年5月版“巨然《夏山图》与《浮峦暖翠》同一笔法,吴仲圭又于二图外另出一种笔法。此幅兼三种而用之,非敢集古人之长也。昔赵文敏集古字成书,世人以为奴书,予此图亦未免奴画之诮耶。”这是王学浩(1754-1832)四十岁时在其所作《仿元人山水图》中写下的题识。在这段自题中,不难看出其自谓博采众家之长的艺术取向。有意思的是,在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成员对这件王学浩早期作品进行鉴定时,认定其实是学方士庶、张宗苍两家。这在杨仁恺的《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笔记》中有详细记载。这就涉及到一个饶有趣味的话题:我们怎么来正确认识一个游离于绘画史视野之外的名家?怎样结合作品信息来正确解读其人其画?对于这样一个并非开宗立派的名家,甚至在绘画史上也谈不上有重要影响的画家,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他的关注度显然不够。我曾试图寻找其传世作品、搜集其相关资料,但究竟不如“四王”、扬州八家等来得直截了当。究其原因,除了本人学力有所不逮之外,地缘因素、作品相对较为集中以及其交游圈并未触及到主流美术等,都是重要因素。庆幸的是,这样的学术研究不乏有心人。摆在我们面前的关于王学浩研究的书稿,就是明证。此书在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我的遗憾。俞建良兄生活在人文荟萃的吴中地区,耳濡目染画迹既多,对王学浩这样名重一地的书画名家尤为垂注。基于馆藏优势及地利人和,王学浩在其研究视野中有着得天独厚之便,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但与“四王”或“扬州八怪”不同的是,王学浩研究并无多少传统可言,今人和前人研究中可资参证的成果不多,因而其研究的难度也是显而易见的。惟其如此,俞建良所做的研究可谓有筚路蓝缕之功,他在学术史上的地位也是毋庸置疑的。作为一个并非耳熟能详的画家,读者对其生平概况及艺术活动行迹的了解并不多。因此,要先读其画,必先识其人,故全书用了不少篇幅,将王学浩不同时期与不同题材的绘画做了深入剖析,并结合其诗歌、画论,以及朋友圈的相互砥砺、师承关系的梳理等,为我们呈现一个鲜活、清晰的文人与画家的形象。王学浩生活的时代,并无特别突出的大师出现。因而,像王学浩这样一个兼具画家与诗人等多重身份的艺术家,也就成为一个时代的缩影。他的作品,从早期对前人的传移模写与心慕手追,到后期逐渐脱离前贤藩篱,润物细无声式地发生画风渐变,是一个时代的典型特征。值得一提的是,在明代画坛,画家仿古、摹古,往往很少在画中自题以示源流;而到了清代,尤其是清代中晚期以降,非但画家仿古、摹古要在画中题识以溯其根源,即便独创者也多题“仿某某家”或“拟某某法”,在清初“四王”及清代中后期王学浩、张问陶、奚冈、黄易、汤贻汾、戴熙、任熊等人作品中最为明显。所以,在王学浩的作品中,几乎很少见到不仿某家之作,他自称己画为“奴画”,即是这个缘由,但这并不能说明王学浩作品无创意可言。对于这一点,作者借助金云庵(1915-1996)之口道出了原委:“画学谁、像谁,就写谁,这是托词。其实此图确定是本人用心之作,为表谦恭,写上师法某家。这样,对行家来说,有传承;对外行来说,师法名师、名家,画家的作品要有‘姓’,画就有地位,可卖个好价。”这是一个时代的风气使然。因而无论对美术史研究还是书画鉴定来说,都是值得深入探究的。一部完整的美术史,显然不仅仅是几个大名家及其作品的历史。关注非主流画家及其作品,也是美术史研究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在明清绘画史研究中,对于重要流派及其主流画家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和完备,但对于王学浩们的研究,值得研究和讨论的内容还有很多,有的甚至还存在着很多空白。而俞建良们的研究,正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范例。相信这对于后学者,一定会沾溉良多。作为一个美术史研究与书画鉴定的工作者,我一直以来对画家的第一手资料有着天然的兴趣。但凡拿到一本新的美术史研究论著,我首先要看的是作者到底为我提供了多少鲜为人知的材料,是否可以填补我的知识盲区,其次是研究的方法与结论是否在该领域的学术史中有独到之处。当我拿到这本耗费大量心血的书稿时,很显然,其预先的期望值达到了。或许,这正是俞建良所做研究的意义所在。本文刊于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转载请注明来源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GywyE1j9wj.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