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报大楼一大马路上的老济南电报大楼,了解这座老建筑的前世今生

济南, 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文化之城, 是国家批准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 如果说人是一个城市的灵魂, 那么建筑就是城市的躯体, 城市造就了建筑的底蕴, 建筑则展现了一个城市的性格! 从1904年济南在老城西部自开商埠,一座体现
原标题:一大马路上的老济南电报大楼,了解这座老建筑的前世今生济南,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文化之城,是国家批准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如果说人是一个城市的灵魂,那么建筑就是城市的躯体,城市造就了建筑的底蕴,建筑则展现了一个城市的性格!从1904年济南在老城西部自开商埠,一座体现西方近代风格的商埠新区呈现在世人面前。如今,繁华与喧嚣依旧,而这些遗存百年的老建筑,已经成为岁月留下的宝贵遗产,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诉说着老济南的传奇。本次将带您走近一大马路上的老济南电报大楼,去了解这座老建筑的前世今生。老建筑群中的耀眼明珠沿经一路天桥路口往西走,就是著名的原胶济铁路济南站近现代建筑群。而位于经一路91号的济南府电报收发局(老电报大楼),则是这处建筑群落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它始建于1904年,欧洲“巴洛克”建筑风格,被称为电报大楼。1904年建成后的电报大楼它是目前济南现存最早的电讯建筑,作为原胶济铁路济南站近现代建筑群的组成部分,2013年3月5日,老电报大楼同整个建筑群一起,成为第七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的老电报大楼2016年3月,经过重新修缮和复建,这座一直安静地矗立在站前街的“国保”车站邮局大楼,已经变身为老济南文化主题邮局和山东华夏书信文化博物馆。邮政,是人与人相互联系的纽带,中华民族的邮政历史经过了漫长而曲折发展。早在周代,烽火通信就已经建立。古代烽火通信经过了汉、唐、宋、元、明,不断的沿用、变革、创新,邮驿制度、烽火规约日益健全,至清代前期终究大成,成为历代王朝赖以传播政令、飞报军情的“国之血脉”。曾被作为电报收发局后改为车站邮局济南早在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7月,在院前大街路西就建立了大清院前邮局,当时称作“第一支局”,它是济南老城历史上最早的一家邮政局。而位于济南市经一路91号的济南老电报大楼,作为胶济铁路的配套工程,始建于1904年,则是济南现存最早的电讯建筑,历史上曾被作为济南市邮政局车站邮政所的电报收发局。1929年后改为车站邮局。老电报大楼变身文化主题邮局回首百年来济南邮政的发展史,曲折而漫长。“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鸿雁传书”的背后,不知浸润了多少艰难的传递过程,多少让人思念长久的等待!为了更好的将老济南邮政历史和中华民族书信文化历史传承下去,济南市将位于经一路91号的老电报大楼,变身为老济南文化主题邮局和山东华夏书信文化博物馆,让我们能充分的了解到近代邮政的发展历史和传统尺牍信札中所包涵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真可谓用心良苦,功不可没!如今,传统的书信文明似乎已成远去的雅乐,在手机和电子信箱越来越便捷的当下社会,能够收到一封手写的信件已是一种幸运,能够收到一封文辞淳美朴实、书法俊逸洒脱的书信,简直就是一种奢望。“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是啊!正是有了关山阻隔、鸿雁传书,才令情思得以沉淀、才令心灵得以深邃。少了“见字如晤”,少了蕴藏于字里行间的情感传递,才让我们更加怀念起那些写信的岁月……来源:天下泉城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GywyEPqYwj.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