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疫&老人78天绘就80米抗疫水墨画卷

老人78天绘就80米抗疫水墨画卷 记录女护士骑行返岗和医生陪患病老人看落日等感人瞬间 刘运生老人展示自己创作的画卷 □楚天都市报记者 余渊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 萧颢 历时78天,76岁的刘运生老人,为家乡武汉创作了一幅长80米的抗疫

原标题:老人78天绘就80米抗疫水墨画卷

老人78天绘就80米抗疫水墨画卷

记录女护士骑行返岗和医生陪患病老人看落日等感人瞬间

刘运生老人展示自己创作的画卷

□楚天都市报记者 余渊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 萧颢

历时78天,76岁的刘运生老人,为家乡武汉创作了一幅长80米的抗疫水墨画卷。女医生骑行300公里来汉、医生陪87岁患病老人看落日、全国各地医疗队驰援武汉……在刘运生的笔下,许许多多动人的抗疫故事,被搬到了画卷之中。

女儿为他寻找创作素材

1月22日,武汉“封城”前一天,刘运生踏上了前往成都的列车,想着很快就能与女儿见面,他的心情格外好。然而,第二天“封城”消息传来后,刘运生便全然没有了过节的心情。

新闻里逆行来汉的援鄂医疗队员、在抗疫一线病倒的医生和护士、奔行在大街小巷的志愿者,每一个感人的故事,都会隐隐戳中他的泪点。刘运生说,守在电视机前,武汉经历的伤痛,让他难过,“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用自己最擅长的水墨画,记录下这段历史。”

为了购买作画用的材料,刘运生和女儿驱车跑了大半天,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家小店。

刘运生一口气买下了100张,长1米、宽半米的宣纸,并打算以连环画的形式,真实记录武汉的抗疫故事。

创作纪实性质的画卷,需要查找大量的真实素材。刘运生说,光是每天高强度的作画,就已经让他力不从心了,为此女儿主动承担起了搜集新闻报道的重任。

许多抗疫瞬间印上画卷

在刘运生看来,自己的作画内容,无疑是跟着疫情形势走的,前后共分为六个章节:大城武汉、疫情袭来、社区防控、各地驰援、白衣天使、初战告捷。

黄鹤楼、龟山电视塔、防汛纪念碑……画卷徐徐铺开,最先呈现在眼前的,是武汉最著名的地标建筑群像。

此后的章节中,刘运生更多地是还原新闻报道中的场景。2月初,有媒体报道了24岁女医生甘如意,骑行300公里回武汉抗疫的新闻,刘运生便连夜创作出了这幅画作,在画中他还为甘如意写下了一首诗:“有个好姑娘,疫情返岗忙。如意自甘为,国人当自强。”

3月初,一张医生陪着87岁患病老人看落日的照片,刷屏了网络,刘运生则用手中的画笔,还原了当时的场景。武汉“双清零”那天,刘运生格外开心,他在宣纸上画出了江汉关等武汉地标建筑,并画出了一道长长的彩虹,他相信“风雨过后一定会有彩虹”。

最后一张画作,是回到武汉完成的。刘运生说,得知武汉将于4月8日解封后,女儿早早帮他和老伴,买下了解封当天的飞机票,并于当晚顺利回到家中。

花红草绿,解封后的市民,终于能够走出家门,拥抱久违的春天。在最后一幅画作中,刘运生画下这样的场景,而在卷尾题词上,他写道“解封不等疫情完,防控时刻不放松”。

责任编辑:张琳(EN049)

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GywyV2ZYdj.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