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极一时追溯丨他本红极一时、盛行南北,如今却鲜有人知,面临衰亡

“说凤阳,讲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 凤阳是明太祖朱元璋家乡, 是“包产到户”的发源地, 是掀开了中国改革开放序幕的地方。 在这里, 还有一个深受欢迎的剧种——凤阳花鼓戏。 百姓喜闻乐见 明洪武初年, 朱元璋在家乡临濠(今凤
原标题:追溯丨他本红极一时、盛行南北,如今却鲜有人知,面临衰亡“说凤阳,讲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凤阳是明太祖朱元璋家乡,是“包产到户”的发源地,是掀开了中国改革开放序幕的地方。在这里,还有一个深受欢迎的剧种——凤阳花鼓戏。百姓喜闻乐见明洪武初年,朱元璋在家乡临濠(今凤阳县)建都,所属长淮卫一带的村镇,流行“凤阳歌”。由于临近淮河,又有漕运舟楫之便,凤阳歌得以广泛传播。明清时期,凤阳一带是“三年恶水三年旱、三年蝗虫灾不断”的长年灾区。为躲避自然灾害,每年秋后都有成群结队的妇女外出逃荒。她们唱着凤阳歌,配之以锣鼓,卖唱求生,其中不乏身背花鼓流落各地卖唱的职业艺人。因此人们又称凤阳歌为凤阳花鼓。由于灾民的传播和凤阳歌演唱简便,凤阳花鼓很快盛行于南北,清乾隆年间刊行的《缀白裘》第六集中,即收有《花鼓》一出。凤阳花鼓对南方许多地方戏也产生了影响,如它的曲调就被徽调吸收,列入安庆梆子腔剧目中,演出则以古装戏为主,内容不外是公子落难,小姐私奔这一类的剧情,百姓喜闻乐见。文革水深火热花鼓戏是安徽省的五大剧种之一,流行于皖南和江浙一带的毗邻地区。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各地的红卫兵和造反派四出横扫“四旧”,当时的宣城县被改名要武县,县里的花鼓戏剧团也难逃一劫。所谓“四旧”,指的就是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和旧习惯,可这些红卫兵和造反派们对“四旧”的实际含义都未搞清楚,只认为凡是不符合革命性要求的东西都是“四旧”。这样的扫“四旧”,实际上就闭着眼睛到处在瞎扫和乱扫。扫“四旧”开始了,成群结队的红卫兵气势汹汹的闯入民宅,冲向名胜古迹,烧毁家谱、古书、古董、字画,砸碎牌匾、牌坊、佛像、石狮,大批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都遭受着灾难性的破坏。社会上的“四旧”扫了,就要集中火力,去“清扫”县花鼓戏剧团。1966年,红卫兵和造反派400余人,一路高喊口号,气势汹汹的来到剧团驻地。当红卫兵冲向剧团仓库时,剧团人员前去据理力争进行劝阻。在蛮不讲理的红卫兵面前,劝说当然是不会有效果的,于是在一片“我们要造反!”、“我们要搜查!”、“冲啊!”的狂呼声中,红卫兵推开了前来劝阻人员,用铁锤砸开了库房门的大锁,一涌而入将所有道具全部砸毁,刀枪棍棒等十八般武器亦无一幸免。最后将全部戏衣和盔帽集中装在五、六只大箱子内,抬到十字街,当众浇上汽油,点起了火,顿时浓烟滚滚,熊熊烈火腾空升起。见此情景,红卫兵和造反派们个个欢呼跳雀跃,情绪高昂,他们都振臂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红卫兵的这一把火,使剧团遭受到了2万多元的财产损失,这2万多元对今天来说,也不是笔小钱,对上个世纪60年代来说,更是一笔巨款!剧团的一些老艺人,演了一辈子戏,戏衣盔帽就是他们的第二生命,如今眼睁睁看着这些全部付之一炬,眼泪滚滚而下。传承后继无人不知是扫“四旧”太彻底,还是现代社会娱乐项目太多,如今的花鼓戏,竟面临着消失的巨大危机。出生在安徽凤阳县大庙镇的张传英老人,17岁时就开初进修凤阳花鼓戏,追念往事,不禁慨叹一声:“从18岁开始,我们代表大庙镇参加全县文艺汇演,哪一年不是一等奖?那个时候,听戏的百姓能排成长龙。”而如今,会唱凤阳花鼓戏的人,却只剩下了她一个,以至于县里每次接待外国友人的采访、录音时,东请西找,最后照旧得请到张传英老人的头上。如今的老人,早已到了耳顺之年,严重的关节炎使她连站立皆感到困难。尽管如此,她还是尽心教着学生,为花鼓戏的传承做最大的努力。凤阳花鼓戏其实也是很多地方戏种生存现状的一个缩影。阜阳的嗨子戏、芜湖的梨簧戏、巢湖的含弓戏……很多戏种,年轻人们连名字都没听说过。这些戏种无一例外,都面临着巨大的危机。要拯救花鼓戏,或是拯救地方戏种,除了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最重要的是获得百姓的喜爱,让人们自发的去观看、交流、传播、传承,可这何其之难!只能怀揣着希望,希望这些艺术能传承的久一些,更久一些。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GywyX4Drjn.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