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举办中德临床心身疾病心理治疗学习班_苏州市_德国_实操

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今天,疾病的心身同治已成为临床医学的基本治疗理念。德国是世界心身医学的发源地,在将近90年的发展过程中,德国已发展出多支强大的心身治疗团队,并形成完善的治疗理论及有效的治疗技术。为了提高临床医生对心身疾病的心理

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今天,疾病的心身同治已成为临床医学的基本治疗理念。德国是世界心身医学的发源地,在将近90年的发展过程中,德国已发展出多支强大的心身治疗团队,并形成完善的治疗理论及有效的治疗技术。为了提高临床医生对心身疾病的心理治疗技能,9月9-11日,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举办了苏州市继续教育项目“中德临床心身疾病心理治疗学习班”。

9月9日上午9时,在科教楼二楼学术报报告厅举行开幕式。参加开幕式的有苏州市心理卫生协会殷光中理事长、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刘胜亚副院长、德方教师、高新区人民医院及各医联体医护人员、多家学校的心理老师100余人参加。学习班由孙志辉主任主持,刘胜亚副院长进行了开幕致辞。殷光中理事长代表苏州市心理卫生协会进行了讲话,殷会长对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这些年来的蓬勃发展及我院为苏州市心身医学所做的努力表示肯定,并预祝学习班取得成功。

心身医学知识与医患沟通技巧是医生必备的基本技能,同时也是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需要掌握的技能。本学习班课程由国际著名的心理治疗专家,德国弗莱堡大学医学中心心身医学院创始人Kurt Fritzsche 教授与Anne Maria Müller教授设计与教学,并邀请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心身医学研究员杨晖蓉女士、苏州广济医院精神科张晓斌主任、常州市德安医院心理科门诊高婷叶副主任进行现场教学与督导,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国际医学部孙志辉主任及刘松柏副主任医师也进行了系列讲学。整个学习班全程采用德国心身医学培训模式,着重于心身医学和心理治疗的技能培训,提供了大量丰富多彩的案例观摩和实操练习。

该项目课程分四期,每期均有三天80个小时的学时,2021年10月已经在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成功举办了第一期。本次学习班为第二期第一次培训,完成了生物—社会—心理模式的介绍,医患沟通技巧、焦虑障碍的诊断和心理治疗、失眠的认知行为疗法、自杀干预等讲座,通过演讲、现场访谈、反馈小组、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和演练、家系图、生命全景图、案例观摩和实操练习,使学员初步掌握部分基本技能。课程采用德国Kurt Fritzsche 教授视频录播教学,线上案例咨询实操,以及德国教授在线督导,连同中方培训老师现场教学指导的形式进行。通过这次培训班的学习,学员快速掌握了焦虑障碍的诊断和心理治疗的基本知识,并学习了解到德国医患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参加这次学习活动除江苏本省的医护人员和社会心理工作者,还有来自天津、广州、武汉、上海等地的学员。本次学习班成功地举办,得到了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院领导及苏州广济医院、苏州市心理服务协会的大力支持,德国的两名翻译也有出色的表现,中方教师也提供了大量的支持,医院国际医学部全体同事也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本次学习活动圆满完成,得到了德国专家及所有学员的高度赞扬,进一步地提升了我院心身医学的国际交流水平。(国际医学部:刘松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GywylqNnrj.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