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退休后的快乐生活我帮爸妈退休:青春贵在试错,变老也是

“真想赶紧退休!” 在工作中苦苦挣扎的你也许立下过这样的愿望。对于年轻人来说,退休是遥远的乌托邦。而直到亲历爸妈退休,才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角色的转换、空荡荡的日程、变老的不甘,退休的路上充满挑战,“帮爸妈退休”成了子女的必修课。 帮爸
原标题:我帮爸妈退休:青春贵在试错,变老也是“真想赶紧退休!”在工作中苦苦挣扎的你也许立下过这样的愿望。对于年轻人来说,退休是遥远的乌托邦。而直到亲历爸妈退休,才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角色的转换、空荡荡的日程、变老的不甘,退休的路上充满挑战,“帮爸妈退休”成了子女的必修课。帮爸爸适应“退休老干部”的身份需几步?自从退休以来,爸爸就像变了个人,有时候觉得他让人气到发抖,有时候又觉得他好笑得不行。前段时间琢磨着做点小生意,竟然跟一起退休的老战友合伙买了辆三轮车,打算去卖苹果,理由是锻炼身体,看他那理直气壮的样子,我简直怀疑他是不是吃了返老还童的灵丹妙药。从不惹事的他也开始因为有车插队愤慨不平甚至直接冲出车门理论,在家也开始突然热衷收拾东西,一刻不停……我决定分步骤帮助他适应他的新身份。第一步,认清现实。一次,我们去博物馆参观,我和爸爸去买票,有一个“离/退休干部”窗口,他视而不见,我用力把他推到窗口前,“看,这是你的特权,你是退休老干部,你在这儿买!”第二步,分散注意力。看着老爸在家里闲不下来,我鼓动妈妈带上爸爸去旅行,老两口一直都想去丽江,我直接给他们买好了机票,让他俩也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第三步,陪伴。我的空闲时间还算比较多,把那些无效社交的时间都省下来,我可以做到每天睡前都跟他们聊聊天,说说我工作上的趣事,听听爸爸讲他的老战友们最近都在忙些什么,谁家生孩子了,谁家又有喜事了。就这样,爸爸度过了人生的一个转折期,从几十年的工作状态转换到了在家养老的阶段。他喜欢的是你依然重视他我爸在55岁那一年彻底赋闲了。55岁,在如今的我看来还是智慧和魅力兼具的年纪,我爸爸开始出现在广场上,他看那些下棋的老头儿,怎么也不像是自己的同类。于是又回家,在家也有大把的时间需要消耗。未来几十年的自由生活就这样突然而至。他开始说自己“老”了,以前从来不说。他不像往常一样自信了,总担心自己会办傻事,遇事往回缩。他有点身份危机,去广场下棋觉得跌了身段,和陌生人搭讪又觉得不像他的作风,去上老年摄影班姑父在他这也成了“逞能”,两人话不投机。给你报个老年大学吧。你想学点啥?年轻时未竟的心愿。我说。没啥想学的。他答。要不,参加老年人门球队?你吴叔在,有他在的地方就没安生?钓鱼?不。书法?不。努力了一次又一次,每次都以失败告终。我已经要放弃他了。最近,听妈妈说,他和8位老战友启动了“定期聚会计划”,每个月他们都会携妻子聚会一次。话题是琐碎的,孩子又有什么新进展啊,什么药对心脏好啊,哪个国家好玩啊。他们也开始跟风,有时候老爸会问我,你那代购能帮忙买点纳豆菌吗?你吴叔说好用呢。身处两个城市,我们只有节假日才能见面,但我知道我爸不再无聊。不见面的时候,随时告诉他动向,出发与降落要报告,去了新地方最好能视频。他喜欢的,其实是你依然重视他。在退休这件事上,我是妈妈的引路人我妈是个万事成竹在胸的人,她的时间管理精确到分钟。而在我离开校园进入社会的那一年,我妈离开工作岗位光荣退休。掌管着全家作息的妈妈,自己失去了强制时间表。妈妈一度无措,我也一度无奈,并一度爆发矛盾。当然,这一切都已经是过去式。退休后的妈妈,人生哲学达到了一个新境界,我觉得我是一个机关算尽的引路人。首先,一定要多带她出去走走,让她知道这个世界并不只有一种生活方式。我们不能要求一个生活范围只有长×宽=两公里的妈妈,能理解新疆晚上10点才吃晚饭。但你只要带她去了新疆,一切就变得合理。其次,一定要有选择性地和她分享工作与生活,让她知道你过得并不惨。我留在北方工作,对世居江南的她来说,简直就是脑子华特了。但当她得知有暖气这种神器的时候,也不由表示羡慕。她似乎也能明白女儿至今不肯归家的理由。毕竟,她年轻时也曾在大城市实习,那段时光是她之后几十年不断重提的回忆。最后,不要把退休后的妈妈当成老人,其实她对新鲜事物有着无比强烈的好奇心。微信、网购、团购、视频网站……她在我的指导下样样精通。相比之下,我爸反而有些力不从心,买什么都得求助我妈,这让她拥有了在工作时都没有得到过的成就感。其实,对时间表的执着,无非就是想抓住对生活的掌控感,但如果生活是继续向前的,甚至比退休前更丰富,严格按照过去时间表生活的意义就不存在了。让“老宅男”嗨起来“诶,你得想想法子,你爸近来越发不爱动弹了,整日雕像似的坐在电视机前面一动不动,再这么下去我真怕他会得老年痴呆啊。”老爸如今是真正退休了。他的日子静寂又漫长,有大把大把的空闲需要填充。我花过不少心思,寒暑假带着父母一起出游,长假周末也尽量安排活动让父母参与,但她知道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得是日常。我考虑过让父母换房搬到自己附近来住,但父母嫌太折腾;看老爸不爱出门,特地订了一台跑步机,但老爸新鲜劲儿一过,跑步机就变成了挂衣服的地儿。她给父母安排各种短途游,但老爸勉强三次去个一次。我突然意识到,只安排事儿是不够的,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老爸就缺乏参与活动的热情。和把沉迷于电脑游戏的宅男拉出来透气一样,你不仅要安排丰富的线下活动,还要帮助拓宽交友圈,这样才能吸引社交活动逐渐减少的“老宅男”走出去,嗨起来。如何扩展老爸的社交圈呢?我和闺蜜们诉苦聊天,却发现其实答案是现成的:年龄相近,生活相似,还都已是点头之交,不如把咱们父母变成朋友吧。小曹的父亲热爱运动,介绍给老爸约球,他说好。马儿说她父母也经常早起上山锻炼,不如找个周末大家一起山上喝茶。我觉得这也不错,多一些山友,早锻炼之后在山上茶馆吃碗面,然后喝喝茶打打牌,比回家对着电视机要好。我最近忙着策划“老友记邮轮”。知道老爸不爱跟老妈的闺蜜团出去玩,但如果是家庭为单位的老头老太团,有熟识的朋友在,他就愿意了。目前看来,老爸对这个邮轮游也是蛮期待的。“你们年轻人想太多了!”今年元旦过后,我就在大脑里明确种下一个事实:明年,爸妈就退休了。大半年来,该事在我心头莫名疯长,甚至投下越来越困扰的巨大阴影。即使他们一次也没主动和我提起。对于爸妈将退休的焦虑感,多半来自公司部门同事峰哥。谁让这家伙隔三差五就提醒我,爸妈退休可是大事儿,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家庭关系都可能因此改变。因此,从今年年初开始,我每次和爸妈通电话,都尽力“植入”一点关于退休的议题,打探他们对这桩事的态度:“妈,最近一个同事说欧洲坐游轮旅行舒适、划算,这两年我出钱请你和爸去玩一趟呗?”“我们小区一个阿姨种菜种花,规模弄得不小,还把亲手栽培出来的蔬果分给邻居尝尝……”爸妈的反应,倒是淡定得出奇。电话那一头,他们也当听了一个新闻似的笑笑,或简单附和两句——我的种种“隐形建议”怕是没戳中他们兴趣点吧?有一次,我终于直接地问她:“你退休后就没有最想做的事情吗?”我妈假装生气地朝我翻了一个白眼:“有,我想带孙子,可你们暂时又不打算生!”我嗫嚅着一时无语,妈妈看我较真儿的样子,猛然笑起来:“你以为我和你爸不懂平时你那点小心思么?你们年轻人想太多了,也把我们看扁了!难道老年人就不会想明白未来规划?”爸爸的某上司“不顾亲友劝阻”,退休后执意去美国陪儿子,结果并没上演想象中“异国他乡”“孤寂老人”的剧本,那位上司轻松融入当地社区社交圈子,每周都爬山、参加party,娱乐方式比从前新潮了不止一点半点。原来,我担心父母会遭遇“退休综合征”,是我把那段人生新旅程想得太窄了。人们都说年轻人的青春贵在能“试错”,退休的父母们为什么不可以呢?撰文:棠海生、侯敏、米勒娃、白简简、林蔚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b60EaJWrl.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