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博物馆的文物展如何转型:用文物的新叙事塑造新的历史观

撰文 | 赵蕴娴 今年5月,“百物看世界——大英博物馆藏品展”(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0 Objects form the British Museum)特展在香港文化博物馆开幕。 展览选取100件大英
原标题:博物馆的文物展如何转型:用文物的新叙事塑造新的历史观撰文|赵蕴娴今年5月,“百物看世界——大英博物馆藏品展”(AHistoryoftheWorldin100ObjectsformtheBritishMuseum)特展在香港文化博物馆开幕。展览选取100件大英博物馆藏品,力图透过“物”去讲述人类的历史故事:在过去的两百万年中,对知识与真理的渴求驱动人类创造了美与秩序,一个灿烂的文明,又极可能于无知、欲念、暴力与未知的异数中陷落,毁灭与死亡时刻悬挂在我们颅顶,而在这亘古的恐惧中,人类也寻得了神圣的永生和宁静。这是大英博物馆“百物看世界”展第三次来到中国展出(北京国家博物馆展出译名“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上海博物馆展出译名“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浓缩的世界史”)。展览构思源于大英博物馆与英国广播公司(BBC)的一个合作项目。博物馆展览的新叙事方向:重新塑造我们的历史观大约10年前,BBC广播第四频道负责人MarkDamazer鼓动时任大英博物馆馆长NeilMacGregor,从博物馆藏品中挑出100件并为其撰文,叙述人类世界历史。Damazer提出,这些被挑中的藏品应当横跨两百万年,尽可能均衡地覆盖到全球范围内的不同文明,涵盖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经济贸易活动、战争、文化交流沟通等。此外,该项目在挑选过程中特别关注被选藏品的“阶层性”,强调被选物品应当尽力囊括人类社会的不同阶层群体,而不是单一地讲述仅属于“帝王将相”的上层精英文化。因此,除去传统展出中常见的精美器具及艺术品外,“百物看世界”展更多呈现了平凡生活中的普通用品,从细小琐碎的日常中窥见历史的洪流:丢勒的《犀牛图》体现了艺术家在大航海时代的超凡想象,五十枚“马尼拉”货币则讲述了同一时期人类奴隶贩卖的黑暗历史;上世纪初沙俄的衰落与无产阶级革命的火光共铸于一个瓷碟之上,大批量生产的美国总统选举徽章记录了人类对组织及秩序的膺从;密特拉神像和阿拉伯铜像留下失落宗教的影子,诉说世界宗教版图的流变……密特拉神像用物品说故事,是大英博物馆“百物看世界”系列广播节目和展览的核心。在这次展出前言中,大英博物馆总监HartwigFischer写道:“这故事不是以文字来叙述,而是透过物品说故事。”运用“物”进行叙事,是当代博物馆展览设计的一种趋势,它与学界对博物馆的认知变化紧密相关。在过去,传统博物馆被视作收藏历史、科学、艺术与文化相关物品的场所,逐步发展出保存、展览、研究、教育、娱乐等功能。在展出中,文物通常被视作既知“客观”历史的印证,是对现有历史观念的再次认证和肯定。在GraspingtheWorld:TheIdeaoftheMuseum一书的序言中,作者HantsAldershot提出,博物馆的职能,并非单纯地陈列出一个个物件;相反,展出的过程是对“文化现实”(culturalreality)的一次构建。在这种观念下,追溯物的制造、用途和流传显得尤为重要,它们揭示了深刻的意义变化和复杂的社会状况。博物馆展览的新呈现方式:物的全球史及其生活叙事另一个相关的重要变革是,博物馆研究愈发以“人”为本位,注重物与人的关系,包括物与其原有者、倒卖者、使用者、收藏者,甚至是博物馆观众等不同人群之间的关系。如果说以物叙事的新风尚消解了传统史观叙事的权威性,构建起一种新视角,那么以“人”为本位则推进了博物馆的“平民化”和“民主化”,长期滞留于历史人物光环下的凡夫俗子得以走向台前,普通的平民百姓也有权接触这些人类文化瑰宝,参与历史叙事。GraspingtheWorld:TheIdeaoftheMuseum,editedbyDonaldPreziosiandClaireJ.Farago,AshgatePubLtd,April2004.遵循这两项原则,展品的说明文字不再只是短短的几行名称、时间、出土地,焦点也不再单纯地是其艺术价值,而是物品所蕴藏的社会历史文化价值。例如,约公元前100年至公元100年建造的迪蒂摩斯墓碑用希腊文字、埃及象形文字与埃及通俗文字书写同一段内容,向观者展现了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后帝国的书写系统,我们得以窥见讯息如何在埃及社会的不同阶层中传递。美国总统选举勋章成功地将历史研究者与阅读者的视野,从勋章上的领导人转移至佩戴勋章的普罗大众。就此而言,“百物看世界”展在以物叙事上确有成就,从太平洋群岛、大洋洲、南美洲等地选取的物品也冲击了以西方或东方文明为中心的世界史观念。然而,叙事整体结构松散,尽管展览沿时间线分出十个主题作为框架,但一些展品与主题之间未能很好地关联,各框架内部展品之间缺乏有效组织,形如散沙。如“贸易与侵略”主题下,中国唐三彩文官俑作为刘庭训的陪葬品,很难说与该主题有什么联系,文字部分也未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此外,展览仅从文字说明上处理物与人的关系,未免有流于表面之嫌。玻璃柜使这些古老的文化以及价值不菲的艺术精品变得更加遥远,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早已被不断传播应用,人人皆可获得其廉价的复制品。相形之下,见了原品反倒有些陌生,以俗世为美的浮世绘,被博物馆的庄肃氛围镀上一层金光,成了一种难以理解的高雅艺术。“艺术民主化”一词本身即昭示了其困境:“每个人都可拥有精英体验”,是一个前后矛盾的伪命题。印加黄金羊驼同馆展出的“展堂一鳞”特展同时从布展、叙事两方面处理人与物的关系,为“艺术民主化”提供了新思路。特展展出黄永玉所绘《展堂一鳞》画册及画中的九件文物。画册置于展厅中央台式玻璃柜中,与陈列文物的柜式玻璃柜相对,观众可以来回观摩画册与实物。与“百物看世界”特展相比,“展堂一鳞”不再将物本身视为核心,而是借助物来表现人,讲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故事。在有限的文字空间中,相关工作人员不再试图从艺术欣赏、历史考古的角度逐个解说文物,而是叙述了如下故事:徐展堂曾邀请黄永玉至相关徐氏艺术馆参观,黄氏对其藏品之丰,质量之佳赞叹不已,后翻检图录,于众多珍品之中,独爱九件陶器,挥笔作画,赠予徐氏。故事简单明朗,有效地连接了收藏者、作画者与展出物品。两位人物的交游酬赠与文物、画册相互辉映,倍添雅趣。画册与文物之间亦形成物与物的对话。在古雅明快的氛围中,参观者可体味物与人的情致。虽然文物与参观者之间仍横着一块玻璃,但改变展览的关注点后,同样的陈列方式能带给参观者截然不同的体验。“展堂一鳞”的平易近人,源于其故事的私人性。这种叙述方式褪去了历史的宏大感,转而发展出一种街头巷尾的“八卦”特质,有助于提高观者对展出内容的接受度和记忆能力。与展出相比,“百物看世界”系列广播节目获得了更多的关注,或许正得益于广播叙事形式的亲切感和私人性。博物馆展览的新互动形式:策展与播客、UGC的联动2010年1月18日起,每逢周末,“百物看世界”在BBC广播第四频道播送。节目获得空前成功,最后一期节目播送前,收听量达400万次,播客下载数超一千万次,其中半数以上下载量来自海外,《卫报》称之为“广播节目的奇迹”。从展览说明文字到广播,其内容差距并不算大。但值得注意的是,文字不只是被“读”了出来,而是被“说”出来,尤其是被讲述技巧高超的广播电台专业人员“说”出来。从“读”到“说”,教条式的灌输变为一种娱乐性的漫谈。每周15分钟的节目形式允许各个物品之间相对独立。听者乐于每周花一些时间去熟悉一个小故事,泛泛地了解一下不同文化的遗珍,而不要求整个系列首尾连贯。但进入博物馆后,我们作为参观者,抱有的可能是一套完全不同的期待:一个完整、条理清晰、框架明显的叙事。然而,要在这样的要求下书写世界史,即使皇皇巨著也难堪重任。“百物看世界”的择物标准,以消解各种中心、力求均衡为基础,更增加了自身叙事的难度。博物馆“民主化”的另一个动向,是改变观众的地位,让他们从“被动消费者”走向“文化参与者”。在这一点上,“百物看世界”广播系列无疑也走得更远。节目播出期间,BBC与大英博物馆联合开放特别网站“世界的历史”(AHistoryoftheWorld),来自英国的350家博物馆参与了该项目。网站以文字、视频、图片等方式介绍了约700件文物,专业人员提供其相关历史背景资料以供读者查看。与“百物看世界”展览相比,网站采用了本位式的叙述手法,即从本土收藏的物品出发,讲述本地历史如何与世界史关联,对世界历史做出了哪些贡献,有什么样的影响。“世界的历史”网站,还鼓励使用者上传自己所有的物品,讲述这些物品对世界的意义。这种双向互动的探讨过程,似乎更深层地契合了“百物看世界”的核心精神:以物叙事的民主与平等。至少对有能力接入互联网的人群而言,他们有机会参与到世界史的讨论与建筑当中,尽管这些意见很快地成为过去,但它们被封存在海量的数据中,成为我们当今世界的一角。“世界的历史”网站反观此次特展,其覆盖时间和地区虽然广博,容纳的人类议题也可谓丰富,但置身其中,却如白日做梦,轻飘飘地无处着落。古老印度河文明的印章、失落印加帝国的羊驼小像,依旧是浪漫异域想象的化身,展览并没有对中西方文明作为叙事中心的传统造成真正的挑战。从“百物看世界”广播系列到“世界的历史”网站,叙事的声音虽然琐碎渺小,但其细腻的质感却抓住了人类故事最为动人的元素:细节。在这些细小的声音中,俗物的意义才被捕捉,凡人的故事才得以彰显。“百物看世界”特展将民主与平等高高举起,却只是新瓶旧酒,将既有的世界史肢解开来叙说,披挂着后现代主义困境的外衣,以掩盖内容与形式的矛盾。其叙事的失败,也揭示了当今博物馆在社会变动及新思潮中面临的挑战:作为一种权威机构,如何平衡专家视野与民众参与,在专业的书写中如何有效兼容多元的声音?作者丨赵蕴娴编辑丨余雅琴校对丨翟永军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b60Va5lwl.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