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可护心?健康人、三高人士、心脏病患者和老年人选择各不相同_进行_疾病_身体

长时间坐着不动会使心肌慢慢僵硬,减少心脏的力量,使心室不能有效地泵血,长此以往会导致心脏衰竭。运动对身体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坚持运动可以改善心肺功能,减少心脏病和全因死亡的风险。但是,不同人群应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这样可以改善心脏功能。

长时间坐着不动会使心肌慢慢僵硬,减少心脏的力量,使心室不能有效地泵血,长此以往会导致心脏衰竭。运动对身体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坚持运动可以改善心肺功能,减少心脏病和全因死亡的风险。但是,不同人群应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这样可以改善心脏功能。

不同人群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保护心脏的运动呢?

1. 身体健康的人

健康的成年人每周至少应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0分钟以上的高强度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骑自行车、慢跑、跳绳等动作交替进行。

2. 高血压、高脂血和高血糖的患者

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脂血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保持适度的运动可以预防或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高脂血症患者每天至少运动30分钟,尤其是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应增加运动强度;高血糖患者应将力量训练和有氧运动相结合,如慢跑30分钟后再做半小时的力量训练;高血压患者每天至少运动30分钟,每周5至7天,可帮助降低舒张压和收缩压。

如果收缩压超过160mmhg,要等血压稳定后再运动。在服用可引起心动过缓的药物时,不要进行竞技运动。患有肾脏和舒张功能不全、左心室肥大和动脉壁增厚的病人,无论血压如何稳定,都不应该进行高强度的运动。建议患者在做力量训练时注意不要用力憋气,以免造成患者的血压和颅内压出现升高的症状,以此来避免引起心脑血管意外。

3. 心脏病患者

心脏病患者在治疗时应该注意自身的疾病类型、病情严重程度、身体目前的状况、患者的运动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进而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运动康复训练计划。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没有症状,运动负荷试验证实没有心肌缺血。如果在运动试验中没有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可以参加休闲运动;有室性心动过速和早搏的患者在运动前必须进行全面评估,检查有无心律失常或器质性疾病。

适度的运动可以预防心房颤动,但应避免可诱发心房颤动的高危因素,如滥用药物、吸烟喝酒、甲状腺疾病等。心房颤动患者在抗凝治疗期间不应进行可能导致身体损伤的运动。

4.老年人

对于大多数65岁以上的老人,一般只要自己的身体保持在健康的状态,并且自身的身体活动不会受到各种限制,建议每周可进行约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容易跌倒的老人,如骨质疏松症、听力和视力障碍、神经系统疾病等。可以每周做2-3次力量训练,以提高协调性和平衡性。

虽然运动可以改善心脏功能,但为了掌握正确的运动方法,尤其是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运动前一定要请专业人员评估,确保运动安全。锻炼时应循序渐进,不可为了最快的效果而采取剧烈的健身方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b60ZkPvwl.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