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弟有一种政策,叫保持定力|宅基弟

这是本号运作3年来,第183篇原创文章,每周更新,有5万名金融同业在看。 上篇疫苗的文章被删了,这篇也不想多说。 今年4月和7月降了两次准备金,1.5个百分点,昨天又超额做了5000多亿MLF。 态势已经很明显了,不算大水漫灌,我们保
原标题:有一种政策,叫保持定力|宅基弟这是本号运作3年来,第183篇原创文章,每周更新,有5万名金融同业在看。上篇疫苗的文章被删了,这篇也不想多说。今年4月和7月降了两次准备金,1.5个百分点,昨天又超额做了5000多亿MLF。态势已经很明显了,不算大水漫灌,我们保持了定力。你翻翻老新闻,在总结2015政策的时候,我们也是说保持定力,当年降了6次准、降了6次息。所以我认为,这种政策,就叫保持定力。具体我就不评论了,一切以主流媒体的报道为准,只从侧面分析。作为一个成年人,你越来越发现,“应该怎样”和“实际能不能”之间,是有巨大鸿沟的。你回想一下自己制定的中长期计划,有多少能够落实的?戒烟、减肥、锻炼身体,早点睡,坚持学习等等,好像都是应该的,但做起来很难。当初制订计划的时候,都恨不得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最后多是不了了之。如果大部分人都是没有多少定力的?你怎么能够指望这些人组成的社会,就是有定力的呢?所以很多的政策,半途而废是可以理解的。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也是人,也受到方方面面的压力。即使是政策的受益者,也可能拼命反抗啊。举个例子,一个人落水了喊救命,救生员本来是好心想救你,但当救生员来了,你一般会胡乱反抗,直到救生员把你打晕,拖到岸上。为什么中国历代的改革者下场都不太好,是因为他是在跟社会的大部分人在对抗。即使那些最终会得利的人也很可能成为他的敌人,更别说那些利益受损的人了。有时候,我们渴望这样的一个救生员,来替我们保持定力。但这些意志坚定之辈,有时也是危险的,一旦身居高位,要么干大好事,要么干大坏事。要知道,真正的坏事,也是不容易做成的,也需要努力和天赋的。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社会的一般状态就是随波逐流,流到哪算哪,大部分人做布朗运动,没有方向。这样也会比较稳定,不容易走极端。所谓长痛不如短痛,道理都知道,但谁又愿意短痛呢?短痛最好也都痛别人身上嘛,对社会整体来说是短痛,对具体承担“痛”的人就痛的要命啦。就像90年代,都知道国有企业必须改革,但谁又愿意下岗呢?谁又愿意承担改革成本呢?再拖个几年,是不是也可以呢?国企改的好,我就该下岗!去杠杆去的好,我就该借不到钱,就该破产!谁又有这个觉悟呢。就像资管新规,很多事情确实应该管起来,但是实际上是触及了我们从业人员的利益,我们就希望它能松一些,希望哪个地方能放个口子。如果你因为资管新规失业啦,你会说资管新规就是好?我就该失业?你会骂监管规定不合理,你会骂监管早干嘛去。肚子搞大了,才来下狠手总而言之,保持定力非常困难,尤其是没有制度保障,需要领导相机抉择的情况下。所有的压力,都在少数人身上,换我肯定也保持不了。去杠杆政策,跟女人生孩子有点像,最后实在是太痛了,必须麻醉打无痛。但如果打太早,你就不容易用力生了,开指就开不出来,必须等痛一阵再打,效果会更好。痛多久算合适,就因人而异了。这是本号运作3年来,第183篇原创文章,每周更新,有5万金融同业在看。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MOreBYE5w2.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