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题立意选材写作排序刘向军:立意第一,选材第二——高考作文最重要的原则

展开全文刘向军要写好作文,第一要务是要确定文章的立意。没有立意,则作文无的放矢;立意不准,则作文言不及义;立意错误,则作文前功尽弃。那么,什么是立意呢?所谓立意,通俗地说,就是要首先确定作文的中心思想,或者叫中心观点。在作文时,无论是使用哪
展开全文刘向军要写好作文,第一要务是要确定文章的立意。没有立意,则作文无的放矢;立意不准,则作文言不及义;立意错误,则作文前功尽弃。那么,什么是立意呢?所谓立意,通俗地说,就是要首先确定作文的中心思想,或者叫中心观点。在作文时,无论是使用哪一种文体,都必须及时、坚决、明确、漂亮地把立意表达出来,而且要把表述立意的语句放在文章最显眼的、评卷老师扫一眼就能看得到的地方:标题、副标题、题记、首段、段首句、段尾句、尾段。立意的语句必须是一个简短的表明作者态度的判断句,如:“我们要珍惜时间。”立意的语句不能是一个冗长的问句,如:“我们当代青年人到底要不要珍惜时间呢?”也不能表述成孤零零的一个名词句,如:“时间。”立意的语句要说得明确、直白、好懂,如:“青年人要有雄心壮志。”立意的语句不能绕弯子,不能朦胧,如:“山高水清雄鹰飞。”立意的语句要力求写得漂亮,有文采,如:“生命诚可贵,爱国价更高。”立意的语句要努力避免写得土里土气,如:“爱国就是好。”那么,如何准确立意呢?高考作文这多年来主要有三种考查形式,一种是命题作文,如当年江苏高考的一则作文题目是“山的沉稳,水的灵动”;一种是话题作文,如“以‘荣誉’为话题作文”;一种是材料作文,即提供一则材料,让考生从中提取立意。连续这10多年来,河南省、山西省等省份所采用的试卷一直是材料作文,未来估计还会以材料作文为主。其实,无论是哪一种作文考查形式,都需要考生首先要立意,并且以上面我所说的几个应试要求把立意在文中表达出来。而在这三种考查形式中,容易立意的还应该是材料作文。想一下,命题式的“山的沉稳,水的灵动”也好,话题式的“荣誉”也好,并不比材料作文容易立意。材料作文之所以容易立意,有两个原因:一是高考的作文材料,几乎从来不为难考生,绝大多数考生都容易从中提出一个正确的立意来;二是高考的作文材料本身就经常包含了立意的关键词或关键句,考生只要直接抓住它们,或者从材料中概括出它们,再结合材料整体,就很容易把立意表达出来了。那么,什么是选材呢?所谓选材,无非是考生写在文章中的用来支持立意的内容。通俗地说,文章中所选的材料,其实就是古、今、中、外的各个领域或各个行业里典型的人与事。区别是:在议论文或哲理散文中,这些人与事主要用来说理,叙述、抒情得少一些,议论得多一些;在抒情散文中,这些人与事主要用来抒情,叙述、议论得少一些,抒情得多一些;在记叙文中,这些人与事主要用来叙事,叙述得多一些、细一些,议论、抒情得少一些。如此而已!那么,如何快速准确地选材呢?高水平的选材能力主要有两个标准:一要选得快,在考场上脑子里的素材要不断涌现;二要选得准,所选的材料必须要能够服务立意。选材要快,就要训练发散思维,善于把自己读过的各类书、看过的各类视频、接触过的各类人,快速地从脑海中调动出来,为我所用。比如,为“我们要珍惜时间”这个立意选材的话,可以按照这样的步骤来发散思考:(1)一切事业成功者,必定都是珍惜时间者。→(2)时间线:不同时代有哪些珍惜时间的人物?→(3)空间线:不同国别有哪些珍惜时间的人物?→(3)行业线:不同人生岗位上有哪些珍惜时间的人物?→(4)→教材线:初高中各学科教材上有哪些珍惜时间的人物?→(5)名著线:所读过的各类名著上,有哪些真实或虚拟的珍惜时间的人物?通过这五个步骤的思考,头脑中肯定可以涌出古今中外各行各业中许许多多珍惜时间的人和事来。比如,你可能最终选定了这样几个素材来:中国(国别!)古代(时代!)珍惜时间的教育家(岗位!)孔夫子(对象),外国(国别!)当代(时代!)珍惜时间的物理学家(岗位!)霍金(对象!),中国(国别!)当代(时代!)珍惜时间的科学家(岗位!)袁隆平(对象)。有了这三个你喜欢的、熟悉的、崇拜的素材后,你会发现,围绕“我们要珍惜时间”这个立意,就很容易写成一篇文章了。要注意的是,有了“我们要珍惜时间”这个明确的立意,有了孔子、霍金、袁隆平这三个典型素材,虽然作文就非常好写了,但是,要把作文写得更好些,还需要紧紧围绕立意,变换写作角度和层次,巧妙地、深入地运用所选定的素材,写出新意来,写出深意来,而不只是驴推磨式地原地堆砌几个素材,虽然那样也可能写出较好的文章来。比如,用孔夫子这个例子时,可以侧重谈他珍惜时间以教书育人;用霍金这个例子时,可以侧重谈他珍惜时间以探索宇宙的奥秘;用袁隆平这个例子时,可以侧重谈他珍惜时间以造福社会。这样写,就在紧扣文章立意的同时,写出了层次感,文章也就获得了丰富性、厚重性。最后,再提几个提高写作水平的建议:一是选定几个自己真正喜欢的名人,读他们的传记,看他们的视频,读并积累作文书中一切与他们有关的语段,全方位地了解他们,这对快速、准确地选材,把作文写出深度很有好处。二是平时多阅读优秀作文选,积累素材,同时积极模仿。三是把平时训练中自己写得不满意的作文进行认真修改,写第二次、第三次,把它加工到老师和自己都满意的程度。四是注意做拟提纲训练,训练自己面对一则作文材料时,准确立意,明确表达,快速选材的能力。对高中生的应试作文而言,立意第一重要,选材第二重要,当然还有语言、结构、创新等写作问题。但是,只要有效突破了立意关和选材关,其它问题都实质上得到了相应的解决。2015.1.4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MOreX9mO62.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