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以中国古代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今天我们以中国古代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为例来梳理一下此部分的常考知识点。 (一)从“公天下”禅让制到“家天下”世袭制 上古时期,黄河中下游河水泛滥,鲧、禹父子受命与尧、舜二帝治理洪水,鲧因治水无功被杀,禹吸取了父亲治水失败的经验,通过
原标题:以中国古代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今天我们以中国古代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为例来梳理一下此部分的常考知识点。(一)从“公天下”禅让制到“家天下”世袭制上古时期,黄河中下游河水泛滥,鲧、禹父子受命与尧、舜二帝治理洪水,鲧因治水无功被杀,禹吸取了父亲治水失败的经验,通过疏通河道的方法成功治理了水患,因治水有功,舜帝将权位传让与他。这种把权位传让给贤能的制度便是“禅让制”。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禹年老时仍沿用禅让的惯例选举了继位人——皋陶(gāoyáo),皋陶早亡,就决定传给皋陶之子——伯益。但是禹死后,启通过武力征伐伯益将其击败,最终夺得王位,并开始传位给自己的后代。这样,王位就由“传贤”变成了“传子”,开始在一家一姓中传承,这种制度被称为“世袭制”,“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西周建立不久周武王逝世,少主周成王年幼,于是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佐朝政。为了更加有效的进行统治,周公旦开始推行分封制。分封制就是把当时王都镐京以外的广大地区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各王族、功臣和帝王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共同拱卫王室。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听从周天子的号令,履行镇守边疆、交纳贡赋的义务。同时,诸侯还拥有在自己的封地内再分封的权利,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就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的森严等级。分封制推行的初期使得周天子拥有了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国家政权日趋严密,起到了稳定社会的作用。而随着时间的发展,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逐渐势力坐大,越来越拥有更大的独立性,所以在西周后期,周王室的权利开始日渐衰弱,诸侯势力日益壮大,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利、财产及土地继承上产生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为纽带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其中规定,周王为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为大宗;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为周天子的小宗,自己领地的大宗。诸侯的爵位也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其他儿子封为卿大夫,卿大夫是诸侯的小宗同样也是自己领地的大宗。卿大夫与士的关系以此类推。如下图所示:(图片来源于网络)在如此严密的等级系统当中,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于大宗,而周天子则作为天下的大宗,处在整个“金字塔”的顶端,拥有最高权力。宗法制的实施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共同维护了天子和贵族势力的特权地位,有利于当时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除了分封制和宗法制,西周还制定了各种礼乐制度,礼乐制度就是针对不同等级的统治阶级的日常行为制定与其相应的一些规则和仪式,例如祭祀、结婚、丧葬等,并备有特定的音乐。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同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历史常识重在积累,需要广大考生充分利用时间多去阅读相关知识,最好可以在积累过程中加以分类整理以便加深印象,这样就可以保证在考试中拿到相应知识点的分数。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MOrej0mbw2.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