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病句修改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病句辨析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病句辨析一、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例1.随着工业的发展,太湖的污染日益恶化。(将“恶化”改为“严重”)例2.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ji(自给:依靠自己的生产满足自己的需要)。 (应改为“我国生产的棉花,过去不能自给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病句辨析一、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例1.随着工业的发展,太湖的污染日益恶化。(将“恶化”改为“严重”)例2.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ji(自给:依靠自己的生产满足自己的需要)。(应改为“我国生产的棉花,过去不能自给。”)例3.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循循善诱的教导,时时出现在我的眼前。(应改为“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时时出现在我的眼前,循循善诱的教导,时时回响在我的耳畔。”)例4.它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给本地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应改为“它每年发的电,除了供给本地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例5.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递增长,表明国内研究开发水平和社会公众专利意识在不断提高。(将“提高”该为“加强”或“强化”)2.动宾搭配不当例6.我们参观了这个学校开展学英雄活动的经验。(将“参观”改为“学习”)例7.大峪乡的粮食专业户为了取得来年的大丰收,自觉地扩种了绿肥的面积。(应改为“大峪乡的粮食专业户为了取得来年的大丰收,自觉地扩大了绿肥的种植面积。”)例8.同学们用心地注视和倾听着这位崂山英雄的报告。(应改为“同学们用心地注视着这位崂山英雄,倾听着他的报告。”)例9.这部作品塑造了几个英雄的事迹。(将“事迹”改为“形象”)例10.周围漆黑一片,在车厢内伸手不见五指,只听见列车的嘶叫声,打破了沉寂的环境。(将“沉寂”与“环境”调换位置)3.“是”字句主宾搭配不当例11.今年麦子的收成是几年来麦子收成最好的一年。(删掉“麦子的收成”或删掉“一年”,二者选其一)例12.夏天的橘子洲,林木葱茏,凉风习习,真是我们纳凉避暑的好季节。(将“季节”改为“地方”)例13.冬天的济南是晴朗无云的季节。(将“冬天”与“济南”调换位置)例14.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将“人口”移到“世界上”之后)例15.夏天的仙岛湖,是人们避暑纳凉、读书学习的好时候。(将“时候”改为“地方”)4.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例16.他在培养杂交水稻方面花费了很大的心血。(将“很大”改为“很多”)例17.早晨,大家对会议准备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将“广泛的”移到“准备”之后并且将“的”改为”地”)例18.老师问清了原因,沉思了少许,慢慢地踱到我身旁。(将“少许”改为“一会儿”)例19.各种读书声汇成一支动听的歌声.(将“歌声”改为“乐曲”或“交响乐”)例20.我们人人都有一双聪明能干的手,这一点困难还能把我们难倒?(将“聪明”改为“灵巧”)5.关联词搭配不当例21.只要具备了自学能力,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将“只要”改为“只有”或将“才”改为“就”)例22.只有一到周末,他就去少年宫学习书法。(将“只有”改为“只要”)例23.一场比赛的胜利,不仅关系个人的得失,而是关系祖国的荣誉。(将“而是”改为“而且”)例24.这种模式,既稳定了农户与土地的承包关系,而且促进了适度的规模经营。(将“既”改为“不但”或将“而且”改为“又”)例25.哥哥不但瘦,而且精神饱满。(将“不但”改为“虽然”,将“而且”改为“但是”)例26.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将“他”与“如果”调换位置)前后两个分句主语一致,前一分句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后;主语不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前。6.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两面失衡,不合逻辑】句中有“是否”“能否”“能不能”“会不会”“优劣”“好坏”“成败”等肯定与否定,正面与反面相叠。例27.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一节课成功的重要标准。(在“成功”之前加“是否”)例28.大量植树种草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环境能否得到改善。(在“大量”前加“是否”)例29.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在“提高”前加“能否”)例30.有没有良好的班风与学风,是衡量一个优秀班级的标准之一。(将“有没有”删掉)例31.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将“能否”删掉)二、成分残缺与赘余1.成分残缺⑴缺少主语例32.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滥用介词造成缺少主语,“经过”或“才使”二者去掉其一。)例33.经过几个月的培训,使我掌握了使用多媒体的技术。(删掉“使”)例34.通过讨论,使我们的决心更大了。(删掉“使”)例35.听了校长的报告,使我受到极大的鼓舞。(删掉“使”)例36.学校的教育教学成绩显著,多次受到省市教委的表彰。(在多次前加“学校”)【误把偏正短语中的限制成分理解成为中心语,造成主语残缺】⑵缺少谓语例37.春天来了,校园中的花草树木。(在句子末尾加“生机勃勃”)例38.我们沿着这条路,不一会儿就到了学校。(在“这条路”之后加“走”)例39.我们正在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在句子末尾加“而努力”)例40.一个学生必须为祖国学习的好思想。(在“必须”之后加“具有”)例41.他以他的作品对祖国对人类的贡献。(将“贡献”前的“的”改为“作出”)⑶缺少宾语例42.我们应该从小培养诚实守信。(在句子末尾加“的美德”)例43.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收发电子邮件,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学等智能化、个性化。(在句子末尾加“的服务”)例44.他出生在农民家庭里,从小就养成爱劳动。(在句子末尾加“的良好习惯”)例45.国家、社会、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在句子末尾加“的权利”)例46.看到昔日同学们的合影照片,我便想起当年我们同桌共读、一起玩耍,形影不离。(在句子末尾加“的情景”)2.成分赘余⑴重复多余例47.人口问题不久将是将来最严重的问题。(删掉“将来”)例48.只有密切接触社会,联系群众,才能对国家安危和人民忧乐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删掉“具有”和“的意见”。真知灼见:正确而透彻的见解。)例49.不少学生偏食、挑食,导致蛋白质的摄入量偏低,钙、锌、铁等营养素明显不足,营养状况不容令人乐观。(删掉“令人”)例50.我们必须拿出自己的正版计算机软件,否则,拿不出新软件,就难于抵制不健康的盗版软件。(删掉“拿不出新软件”)例51.我国约百分之六十左右的青年认为“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是优秀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删掉“约”或“左右”)⑵否定多余例52.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删掉“不”,在“再”之后加“次”)例53.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要加强防范措施。(删掉“不”)“禁止”、“防止”、“忌”、“避免”、“以免”等词语,本身就有“设法阻止”的意思,其后不能再用否定词,否则,将改变句子本来的意思。例54.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病,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不上网。(删掉“不”)例55.读任长霞的故事怎能不使我不感动得流泪呢?(删掉“我”之后的“不”)例56.我们无论如何不能不承认,太阳不是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的。(删掉“太阳”之后的“不”)⑶约数多余例57.这次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据有关部门保守估计,直接损失至少在四千万元以上。(删掉“以上”)概数词的前后不能加上“至少”、“超过”、“最多”、“最高”、“最低”一类的词语。三、语序不当例58.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将“解决”与“发现”调换位置)例59.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将“纠正”与“指出”调换位置)例60.这个问题对我印象很深刻。(将“这个问题”与“我”调换位置)【主客颠倒,不合逻辑】例61.丰富的实践,使他广阔地接触了社会生活。(将“广阔地”与“接触了”调换位置并将“地”换为“的”)例62.她是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改为:她是国家队的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女教练。例63.这次会议对节约能源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将“广泛的”调在“交换”之前并将“的”改为“地”)例64.他跳下池塘,来到池边,很快就游了过去。改为:他来到池边,跳下池塘,很快就游了过去。例65.那是一棵大树的根,它阻断了我们的去路,比我们的坐骑还高。改为:那是一棵大树的根,比我们的坐骑还高,它阻断了我们的去路。例66.你们不怕困难,勇往直前,今后希望你们要继续努力,不断前进。(将“今后”移到“要”之前)四、句式杂糅例67.牧童牵着牛在吃草。改正:牧童牵着牛,牛在吃草。例68.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华裔(yi;华侨在侨居国所生并取得侨居国国籍的子女)作者之手。(删掉“作者之手”)例69.止咳祛痰片,它里边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删掉“配制而成的”)例70.林萍是一位普通的保险公司职员,她为非亲非故的女孩捐献肝脏的事迹感动了广大网友,自发在网上留言,大家热情地称其为“宁波的骄傲”。(在“自发”前加“广大网友”)例71.他的家乡是岐山县蔡家坡镇人。(删掉“人”)五、表意不明例72.王明发现张华正在和他的同学探讨问题。(删掉“他的”)【指代不明】例73.曾记得,我与你认识的时候,还是个十多岁的少年,纯正无邪,充满幻想。(在“还是”前加“你”)【对象不明】例74.两个学校的老师来听课。【发生歧义】改正:两所学校的老师来听课。或学校的两个老师来听课。例75.这个人谁都不认识。【发生歧义】改正:谁都不认识这个人。或这个人连谁都不认识。例76.在大学时,只有我跟他学过钢琴。改正:在大学时,只有我跟着他学过钢琴。或在大学时,只有我和他学过钢琴。例77.我要炒肉丝。改正:我要自己炒肉丝。或我要一碟炒肉丝。六、不合逻辑例78.这次考试我们班同学基本上都及格了。(删掉“基本上”)【前后矛盾】例79.天突然渐渐地下起了牛毛细雨。(删掉“渐渐”)例80.我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之一。改正: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例81.在假期里,我读了小说、文学作品和诗歌等。【分类列举不当】改正:在假期里,我读了小说和诗歌等文学作品。例82.这个商店出售食品、水果和糕点。【并列不当,有包含关系,“食品”包括了“水果”和“糕点”。】改正:这个商店出售水果和糕点等食品。例83.晚会上表演了音乐、舞蹈和气功等文艺节目。(删掉“文艺”)【归类不当,“气功”不属于文艺节目,不能和“音乐、舞蹈”并列。】例84.球馆设施齐全,可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了球拍、球衣、球鞋和衣柜等乒乓器材。(将“乒乓”删掉)例85.参加这次活动的都是共青团员和中学生。【“共青团员”和“中学生”所指范围有交叉,“共青团员”中有“中学生”,“中学生”中也有“共青团员”,因此这两个词不能组成并列短语。】改正:参加这次活动的都是共青团员,其中一部分是中学生。例86.政治对我不感兴趣。【主客颠倒】改正:我对政治不感兴趣。例87.近几年来,王芳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删掉“忘”)【“无时无刻不”是“时时刻刻都”的意思,表示永远、不间断。此处与“忘”连用,与其后“积累了大量的资料”矛盾。正确用法如“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你”。】例88.我数学很好,所以对语文没兴趣。(将“所以”改为“却”)【强加关系】例89.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将“没有”改为“独一无二”)例90.该站每日客运量仅七八千人,由于“五一”长假,旅游人数增多,假日期间每日客运量达两万多人,比平时多三倍。(将“多三倍”改为“多二倍”)【表意失当,“多多少”与“少多少”中的“多”和“少”字,指不包括基数在内的增长或减少的数字。“增长了”“减少了”与“增长到”“减少到”中的“了”和“到”的区别:“了”指不含基数的增长或减少的数字或倍数;“到”指含基数在内的增长或减少的数字或倍数.】七、用词不当例91.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将“效尤”改为“效仿”)例92.因为提高教学质量,老师正在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将“因为”改为“为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MOrejLYDw2.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