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种死法我命在我不在天,老子说人有四种死法,其中三种都可避免

我命在我不在天,老子说人有四种死法,三种都可避免老子《道德经》作为一部旷世奇书,探讨了人生的方方面面,其中,老子对人类的生死也做了很精辟的论述。老子的思想充满了辨证思维,关于人类生死,实际上他的理解是“我命在我不在天”。这乍一听好像是要逆天
原标题:我命在我不在天,老子说人有四种死法,其中三种都可避免我命在我不在天,老子说人有四种死法,三种都可避免老子《道德经》作为一部旷世奇书,探讨了人生的方方面面,其中,老子对人类的生死也做了很精辟的论述。老子的思想充满了辨证思维,关于人类生死,实际上他的理解是“我命在我不在天”。这乍一听好像是要逆天改命,和他的无为、顺应自然的思想是不一致的。但是,他所说的我命在我不在天讲的正是如何更好的顺应自然,来达到长寿。老子认为,人有四种死法,而其中三种是可以避免的。这种说法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五十章说:“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大概意思是说:人出世为生,入地为死。人从生到死是一个自然的生命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够颐养天年达到长寿自然死亡的人,大约能够占到所有人的十分之三。不能颐养天年而中途夭折的人,大概占所有人的十分之三。还有十分之三是那些本来可以长寿却因为折腾自己而不得享其天年的人。那么问题来了,那本来十分之三的可以长寿的人,难道会自寻死路吗?自然不是,是因为他们太不懂养护自己的身体。本来可以长寿却因为折腾自己而不得享其天年的人是怎么做的呢?关于这点,虽然老子在《道德经》中没有做特别论述。但是从老子的弟子《文子》中有一段话,详细地谈到了这个问题。“老子曰:人有三死,非命亡焉,饮食不节,简贱其身,病芸杀之;乐得无己,好求不止,刑芸杀之;以寡犯众,以弱凌强,兵芸杀之。”大概意思就是说:老子说过,人有三种死亡,不是生命的正常死亡,一是没有节制的饮食,暴饮暴食,吃坏了自己的身体,导致生病而死;二是太贪,贪得无厌,在追求名利的路上无休无止,导致违法犯罪而死;三是没有自知之明,做以寡犯众,以弱犯强,鸡蛋碰石头的事情,导致最终失败而死。小结:在老子看来,我命在我不在天,如何活,是自己决定的。上述的三种死亡都是非正常的,都是我们可以通过改善自己,增加自己的智慧来避免的,今人读来仍如醍醐灌顶,受益匪浅。愿道友们亦从老子《道德经》中有所收获,活出自己的精彩和长寿!/完/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MOreqKj5r2.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