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莫兰迪乔治·莫兰迪:缠绵的梦境

转自:慧画网 ID:huihua_w 乔治·莫兰迪 Giorgio Morandi,1890--1964 1917年初,基里科与未来派画家卡洛·卡拉(1881--1966)结识,他们提出用"形而上绘画"称呼自己的作品,因为他们的画面把
原标题:乔治·莫兰迪:缠绵的梦境转自:慧画网ID:huihua_w乔治·莫兰迪GiorgioMorandi,1890--19641917年初,基里科与未来派画家卡洛·卡拉(1881--1966)结识,他们提出用\"形而上绘画\"称呼自己的作品,因为他们的画面把真实与非真实犹如缠绵的梦境融合在一起,所以称得上\"形而上\"。他们二人组成了形而上画派,加入他们的还有画家乔治·莫兰迪(1890--1964)等。莫兰迪一生的创作题材都是在画着几只瓶子和波罗纳郊外的风景。他说:“那种由看得见的世界,也就是形体的世界所唤起的感觉和图像,是很难,甚至根本无法用定义和词汇来描述。事实上,它与日常生活中所感受的完全不一样,因为那个视觉所及的世界是由形体、颜色、空间和光线所决定的……我相信,没有任何东西比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更抽象,更真实。”莫兰迪终身未娶,专职画画,和他的三个(终身未嫁的)姐姐一起生活,一生只画三样东西:瓶子,鲜花,和家乡风景,即使是最远的远门也只去过苏黎世(观看塞尚的画展)。他天然选择成为了一个避世的隐者,一个简朴的画匠,这也为他“苦行僧”的人设做了很好的诠释。欣赏莫兰迪的画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它具有一种魔力,就是把日常生活的平凡上升到了遗世独立的层面。他赋予一个水瓶一整个画面,一整个舞台、灯光,一个巨大的关注,并且用一生都在践行,这几乎成为了一种行为艺术。你观看他的画作,很容易就陷入一种入定,一种疗愈的片刻,一种适合冥想的沉静空间。这种空间独立于现实生活,又绝非完全臆想,它源于生活,又经过美化,和所谓“2.5次元”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可以透过莫兰迪的话来理解他的画作,或者通过他画作本身来理解。—END—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MOreqknJr2.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