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传《李白传》①|你的努力,要追得上你的野心

文 | 静澜 · 主播 | 北辰 编辑说: 朋友们,共读打卡功能升级版本上线啦!听完点击阅读原文体验吧! 今天,我们开启一本新书—— 《李白传》。 岁月,是一场静默的狂欢。漫长无际的岁月,于青史却不过是寥寥几册,细想无非是浮沉起落。
原标题:《李白传》①|你的努力,要追得上你的野心文|静澜·主播|北辰编辑说:朋友们,共读打卡功能升级版本上线啦!听完点击阅读原文体验吧!今天,我们开启一本新书——《李白传》。岁月,是一场静默的狂欢。漫长无际的岁月,于青史却不过是寥寥几册,细想无非是浮沉起落。再华美的事物,过去了便只剩一袭尘埃。衣带生风的魏晋,诗酒翩然的唐宋,都去得太远,望过去可见无数或悲或喜的身影,临流把酒,对月赋诗,然后蓦然转身,将背影留给后来的人们。于是,关于他们,我们看到的便只有故事。这样的故事里,不能没有李白的名字。诗意流淌,剑气纵横,是他;傲岸不羁,放浪形骸,是他。他在酒杯里,看摇摇晃晃的红尘;或者在酒杯外,看寻寻觅觅的众生,他所在的地方,叫盛唐。灯光下的大唐,是太平盛世的模样。许多纵逸的人们,以诗之名,构筑了一个时代的大气和潇洒,在这样的时代气韵里,李白过着自己的人生,快意却也萧瑟。然而所有的狂欢里都有落寞,所有的沉醉里都有清醒。当盛唐的华章被踩碎,李白也只得在夹缝中流离,最后在流浪中寂寞收场。诗意再满,性情再傲,也敌不过现实。写尽风华,却写不出一段完美人生。李白始终是流浪的,西风古道,瘦马天涯,他带着微薄的行李和丰盛的自己,在人间流浪。《一声狂笑,半个盛唐:李白传》,随园散人著。随园散人,隐于人间,以文为酒,去留随心,散淡如尘。擅长散文诗词,文字空灵婉约,曾出版《当仓央嘉措遇见纳兰容若》等,用最细腻的笔触记录最壮丽的诗篇与最有趣的灵魂。千年之前,李白又是如何书写自己的篇章呢?让我们开始今天的阅读。——任之梦回大唐每个人,都是这人间的过客。匆匆地走着,将人生踩成陈迹,或悲或喜。红尘所有的风景,都只是刹那瞥见。然后蓦然转身,从此不见。海德格尔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大概是这样,在世间兜兜转转,然后悄然离开,便自有了几分诗意。而真实的情况是,走在光阴之上,人们往往习惯于寻找厚重,几乎遗忘和舍去了那些轻描淡写的美好。诗意并非只有风花雪月,还有围炉煮酒,还有野渡舟横。其实,在那个喧闹得几近狰狞的年代,诗是存在的。只不过,在大多数人追逐宝马香车、华屋美服的时候,诗人们只得躲在角落里,借着月光默然落笔。为了打捞诗意,为了遇见那个叫李白的诗人,我们必须去到那个遥远的地方。一千多年前的大唐,于岁月长河,是流光溢彩的刹那;于我们,是念念不忘的小楼烟雨。大唐的天空下,诗沉睡在诗上,风流延绵在风流上,寂寞重叠在寂寞上,还有刀剑与战马、雁声与笛声,都层层叠叠,跌宕在如梦的时光里,从未远去。多情与无情,相聚与别离,美丽与哀愁,都安然无恙。他就在那里,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是李白,身处开元盛世,甚至可以说,公元八世纪,因为他的诗而风华无限。他的快意愁苦,他的恩怨情仇,厚重或清浅,都因诗而被人们百读不厌。他是诗人,但人们更愿意称他为诗仙,他是为诗而生的。有了诗,李白的人生纵然寥落,但天地间总有寄身之所。在群星璀璨的中国文学史上,大概没有哪个文人所受关注与喜爱能与李白相比。喜欢他,不仅因为他奇绝无比的诗才,以及他对理想的矢志不移,还因为他崇尚人格自由平等的傲岸,这是即使在帝王面前也丝毫不打折扣的傲骨,是天子呼来不上船的快意不羁。李白说人生得意须尽欢,但其实,他的人生基本是在失意中度过的。但这并不影响他举酒高歌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属于盛唐的气质,雍容中有傲岸,醉意中有从容。可以说,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李白的诗才,历代文人多有赞誉。他的诗才,少有人与之媲美,文学史上说:在中国诗歌史上,李白有不可替代的不朽地位。诗歌之外,李白的词和散文也很有质地,他不仅文采盖世,还精通剑术和音律,书法亦是笔酣墨饱,雄健洒脱。余光中说:“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这便是李白。三分豪情,七分醉意,绝世的风流潇洒,他有颗纵逸之心,盛得下世间万种风情。不仅在中国,李白在西方也是备受尊崇。历代诗人中,李白的诗歌被西方翻译得最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定的世界文化名人中,中国的诗人有屈原和李白,还有一颗小行星以李白的名字命名。马勒的著名音乐作品《大地之歌》中采用了七首中国唐诗的德文版为歌词,其中三首是李白的作品,这在西洋音乐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李白,经历过盛唐的太平盛世,也饱受过安史之乱的战争苦痛,他的文学成就与他的仕途经历构成了他人生中的两个冷热极端,命运总是让他在成功与失败间游走。“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李白的人生是落寞的,只不过,即使是风雨如晦,他仍是那个豪情满怀、快意从容的李白。诗仙零落人间李白是个谜,他父亲的真名叫什么?母亲叫什么?有几个兄弟姐妹?是个谜。关于李白的身世,唐代时就讳莫如深,只知其父名李客,但对其祖父、曾祖父,史料并无记载。李白自己也很少谈及家世背景,偶有所及,也往往只提远祖,讳言近亲,闪烁其辞。总之,李白的祖籍、身世,已成为一个千古之谜。历代的学者、史家对此一直争论不休,但一直也未能揭开李白身上的谜团。既然谜团未能解开,不妨让谜团继续存在下去,因为这些早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对着风月乾坤吟咏的词句,千余年后仍旧荡涤着时光。他是唯一的李白,无需谁为其加冕,无需借用谁的声势。当然,喜欢他的人们,终究免不了俗,一厢情愿地找寻着。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年),李白出生,字太白,因为在家族中排行十二,乳名便叫十二郎。关于李白的名字,也有流传许久的传说。一说是李夫人即将分娩时梦见一颗硕大的金星,从天而降坠入腹中。梦见金星入怀,父亲李客认为是太白金星下凡,便为儿子取名李白,字太白。还有一种说法是李白七岁的时候,父亲才给他取了这个名字。父母酷爱读书,希望儿子做个风雅之人。一日庭院散步时,在盛放的李树前,考验儿子作诗能力,李白接到:“李花怒放一树白”。父亲欣慰之余,便以句中二字作为名字。这两种说法,前者颇有神异色彩,却更与诗仙身份相合;后者看似清雅,但诗词意粗浅,有明显的杜撰痕迹。不管怎样,长安元年,李白来到了尘世。少年不识愁滋味神龙元年(705),李白随父亲从西域来到蜀中,定居于剑南道绵州昌隆青廉乡(今江油市青莲镇)。童年的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李白除了精读经书和史书之外,也爱读道教的典籍。不过,李白也和其他少年稚子一样,十分淘气。在读那些深奥的经史典籍时,也会有枯燥乏味的时候。一天,李白和一帮小伙伴们逃学去村头游玩,看到一位老奶奶坐在河边的石头上,正在专心致志地磨一根粗大的铁棒。李白好奇地问:“老奶奶,你这是磨什么呀?”老奶奶说:“我在磨一根针。”李白望着那根铁棒,更加好奇地问:“要将这根铁棒磨成缝衣针?这要磨到哪年哪月呀?”老奶奶看了看李白,没停下手里的活,边磨边说:“孩子,你要记住,只要功夫下得深,铁棒就能磨成针!”李白听了,脸上一阵阵地发烧,于是再也没有玩的兴趣了,转头就朝书房跑,从此再也没有逃过学。关于李白少时读书,还有个传说。据说父亲为了让李白静心读书,将他送往离家十多里的小匡山上。入山以后,李白不仅白天读书,夜晚也要点灯苦学。每到夜晚,人们都能望见山上的灯光,因此,当地人又将小匡山称作“点灯山”。无论故事真假,李白的刻苦都是真实的,他在匡山修业读书也是真实的。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李白喜欢将自己放逐在书籍中,流连忘返。他自然而然地喜欢上了写诗,对李白来说,诗是现实之外的别有洞天。【结语】今天,我们读到了李白的时代背景和年少成长故事,也看到了李白对诗的喜爱。接下来,李白又是如何用诗情才华惊艳众人的呢?让我们期待明天的阅读吧!【今日话题】“孩子,你要记住,只要功夫下得深,铁棒就能磨成针”,是的,只要用心坚持,总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一路坚持下来,你有哪些意外收获呢?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故事!如果你喜欢今天的内容,可以在文章底部给我们留言点赞。阅读好书,共同成长,相遇十点,读你每天!我们明天见,晚安。开启你的私人定制成长大学▼-领读-静澜,十点签约领读人。思考人生的中二少女、职场小白。Allwillcome,allwillgone.-主播-北辰,十点读书会签约主播,中国之声《千里共良宵》中国交通广播FM99.6《北辰在找你》主播,国际认证心理咨询师,明星私人心理医生,被誉为拥有最温暖声音的“造心师”。公众号:北辰在找你。新书《爱过你,不如爱着你》当当网热销中。实习编辑:任之今日共读《李白传》▼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MWrB03Vydm.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