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评论 | 社会人口特征及可控危险因素对青少年和青年癌症幸存者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影响_肿瘤_研究_进行

作者:三度医学 一项样本数近5万人,采用逻辑回归模型分析社会人口特征(性别、种族、收入及教育程度)及可控心血管危险因素(糖尿病、体重指数、吸烟及体力活动)对心血管疾病(CVD)发病率的影响的研究。第27期“爱”心评论特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作者:三度医学

一项样本数近5万人,采用逻辑回归模型分析社会人口特征(性别、种族、收入及教育程度)及可控心血管危险因素(糖尿病、体重指数、吸烟及体力活动)对心血管疾病(CVD)发病率的影响的研究。第27期“爱”心评论特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张然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徐明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张会来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沈赞教授四位专家进行点评。

方法

纳入2009年至2018年美国国家健康访谈调查(NHIS)数据库中4766名青少年和青年(AYA)癌症幸存者(15-39岁)和47660名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对照人群,采用逻辑回归模型分析社会人口特征(性别、种族、收入及教育程度)及可控心血管危险因素(糖尿病、体重指数、吸烟及体力活动)对心血管疾病(CVD)发病率的影响。

结果

与对照人群相比,AYA癌症幸存者CVD发病风险显著增加,主要与性别、种族、收入、教育程度、吸烟状况及体力活动相关。在AYA癌症幸存者中,男性、非洲裔、吸烟史、家庭年收入低于5万美元及缺乏中高强度体力活动(MVPA)等因素显著增加CVD发病风险。与对照人群相比,女性、非亚裔、家庭年收入低于5万美元、高中及以上学历及无糖尿病史的AYA癌症幸存者的CVD发病风险显著增加。无论是否吸烟或进行MVPA,AYA癌症幸存者CVD发病风险均显著高于对照人群。

结论

对于AYA癌症幸存者,进行长期监测随访及定期危险因素筛查至关重要,以降低CVD发生风险,增加癌症幸存者远期生存率。

文献来源: Cancer. 2023, 129: 450-460

文献翻译: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邢照娜 李俭强

心血管专家观点

AYA癌症幸存者有更高的年龄和抗癌治疗相关CVD发生率,该研究发现社会人口学因素和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与AYA癌症幸存者的CVD风险增加相关。因此,需要做好AYA癌症幸存者从诊断到存活的心血管健康全程管理,实现早期干预。

1.该研究中AYA癌症幸存者及匹配的对照组样本量很大,真实反映了美国人群的健康状况,对其他族裔群体同样具有借鉴作用。

2.该研究局限性在于:NHIS数据来自家庭自我报告,可能存在健康数据误报和漏报;不包含癌症治疗信息;缺乏足够数据来评估高血压及血脂异常对AYA癌症幸存者CVD患病率的影响。

3.关注AYA癌症幸存者社会人口因素和可改变的风险因素,重点关注少数族裔和低收入群体,开展科普宣教、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及推广科学体育锻炼,降低其CVD发生率并改善预后。

肿瘤专家观点

多项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AYA癌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此类患者未来发生CVD风险需引起关注。

1.该研究为回顾性分析,数据来自于美国NHIS随访库,该库1957年开始收集数据,随访内容每15-20年更新一次。NHIS在全美有 750 位经培训的随访员对患者及家庭进行电话随访,数据真实可信。

2.合并高血脂或高血压等在癌症幸存者中CVD发生作用日显,而限于数据可及性,文中未能进行分析。此外,进行纵向研究评估AYA癌症幸存者身体健康变化及预防措施对CVD发生发展的影响也至关重要。

3.对于AYA癌症幸存者,进行长期的CVD相关危险因素的筛查、监测、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降低CVD发生风险,助力AYA癌症幸存者的长期获益。

专家简介

「肿瘤心脏病学-“爱”心评论」是由中国抗癌协会(CACA)整合肿瘤心脏病学分会(SICO)与三度医学 | 中国肿瘤心脏病网携手开展的专栏。本专栏精选肿瘤心脏病领域国际顶级期刊的最新文献,解读肿瘤心脏病学国内外会议与论坛的最新研究成果。

内容整理: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心脏病学分会

图文排版:三度医学 Wally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三度医学”立场无关。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联系本站获得授权,且在醒目处注明“转自三度医学-iCardioOncology”。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guikequan@hmkx.cn)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MWrBZgmyrm.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