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岩千佛岩古泾古历代题刻

千佛岩古泾古历代题刻 文|侯勇 造纸之乡夹江城西3公里处的青衣江畔千佛岩古泾口,靠青衣江左岸的石壁上,排列着200多个石窟,其中有2400余尊,这就是“千佛岩”。除了摩崖造像外,还有琳琅满目的历代题刻。比较引人注目的是,“古泾口”、“振衣
原标题:千佛岩古泾古历代题刻千佛岩古泾古历代题刻文|侯勇造纸之乡夹江城西3公里处的青衣江畔千佛岩古泾口,靠青衣江左岸的石壁上,排列着200多个石窟,其中有2400余尊,这就是“千佛岩”。除了摩崖造像外,还有琳琅满目的历代题刻。比较引人注目的是,“古泾口”、“振衣冈”、“逝者如斯”等均为吏部文选郎中邑人张庭书所书。其中,千佛岩嘉阳驿路西端的“振衣冈”三字最引人注目。谢瑜题、张庭书“振衣冈”振衣冈一词,语出晋代诗人左思《咏史》的名句﹕“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意在保持自身高洁,去除世俗尘污。从相关资料得知,此“邑人”张庭,为夹江牛仙里人(今马村乡、中兴镇一带),说起马村,中兴,便是大家所熟知张大千曾经在此改进造纸工艺的地方,也就是著名的夹江书画纸之乡了。他生于明孝宗弘治四年(1491年),正德十四年(1591年),28岁考中举人,嘉靖二年(1523年)进士。初任户部主事,后升任吏部文选司郎中,主办文职官员的选拔、调配、升迁等事宜。他持政秉公,选贤任能,革新吏治,因而结怨于一些权臣贵戚,被贬调到云南、湖南、浙江等地任地方官。在浙江主管水利工作期间,朝中当权的张少师,为了修建台池亭榭以供享乐,竞要拆毁温州河边的数百间民房。对此,张庭极力抵制,宁可得罪权臣,决不让百姓遭殃。其后愤而归故里,自号“五兀山人”,回乡捐田、出钱兴学育人,创办有“五兀书院”,为地方培养人才。著有《五兀存稿》、《元览要略》、《岷峨志》、《夹江志》等,可惜散失无存。张庭书逝者如斯当地人主,经过千佛摩崖的佛像区,得把自已的衣服整理整理,以免对神不恭。这就是“整衣”而不是“振衣”的不同了,当然,理解此语需要了解一下明朝的巡按御史制度。《明史•职官》载﹕“巡按御史代天子巡狩”。具有“官诸考察、举劾尤专、正风俗、振纲纪、甚至兵刑钱谷、风俗学校、无不可察的职能”。巡按御史,具有很高的权力,巡按甚至可究治藩王宗室。谢瑜是钦点为巡按四川的监察御史。他曾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来夹江访张庭。此时,52岁的张庭因受权臣打击诋毁而辞官归里。谈及朝政往事和世风日下,谢瑜、张庭两人感慨有加。于是,由谢瑜题写,张庭手书的振衣冈三字,被镌刻在嘉阳官道上,提醒过往之官员要向张庭看齐,“正风俗、振纲纪、勤政为民、廉洁奉公”,时时注意自己的行为规范。张庭书古泾口张庭卒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年69岁,葬于青衣江畔的云吟山(今夹江中学后面水工机械厂所在地),夹江人皆呼为“张天官”,以表达对他的尊敬和怀念。春节回乡,友人相邀,得观千佛摩崖题刻,缅怀先贤,仰其古风,在古泾口一振衣观,实乃三生有幸。2018.2.27其它书家题刻一览(书法报2018年3月28日第31版)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MWrBnpQErm.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