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尘中修行苏引华南怀瑾:真正的修行,是红尘练心

万物有理,大道至简 宇宙间的任何事物,有其事必有其理,有这样一件事,就一定有它的原理,只是我们的智慧不够、经验不足,找不出它的原理而已。而《易经》的简易也是最高的原则,宇宙间无论如何奥妙的事物,当我们的智慧够了,了解它以后,就变成为平凡,
原标题:南怀瑾:真正的修行,是红尘练心万物有理,大道至简宇宙间的任何事物,有其事必有其理,有这样一件事,就一定有它的原理,只是我们的智慧不够、经验不足,找不出它的原理而已。而《易经》的简易也是最高的原则,宇宙间无论如何奥妙的事物,当我们的智慧够了,了解它以后,就变成为平凡,最平凡而且非常简单。行善,即是菩萨我常说,中国宋明以后的理学家讲规规矩炬做人,是佛教的律宗;老庄道家是佛教的禅宗,讲解脱的。举这些例子,你说菩萨在哪里?不一定在庙子,不一定在宗教中,社会上很多人行的就是菩萨道。倒是穿上宗教外衣的人,常常听闻佛法的人,却做不到。社会上很多不信宗教的人,我看了肃然起敬,他们真是菩萨。人有三个基本的错误不能犯人有三个基本错误是不能犯的: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谋大,三是力小而任重。器度决定高度每个人的气度、知识、范围、胸襟,都不同。你要成大功、立大业,就要培养自己的器度,像大海那样大。空灵才能自在如果一个人的思想、器度不空灵,那就完了,等于拿个杯子在小坑的水里当船,永远动不了。有高远的、空灵的境界,才可以在这个人世间,这个宇宙里,自由自在地飞,才能得到逍遥。越是难,越要缓有时候处理一件复杂困难的事,百思不得其解,忽然自己的思想说,这样做可以解决问题,这就是静态的作用。所以你要处理复杂困难的事,一定先要静下心来什么都不想。你越想就越是把自己的脑子转了起来,所有的神经都转起来,最后不死即病。真正的修行,是红尘练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里,更在社会中。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把你的修行融入到你的工作中,面对境界历事炼性,对人炼心。……不要怕遇到违缘障碍,它可以历炼你的心性,提高你的层次,增长你的智慧。心态好,世界才会美好凡事不要只考虑自己,要为对方考虑。只有去掉了自私、自利、自爱,你才能够自在。……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不要总是怨天尤人,不要总是挑别人的毛病,看别人不顺眼,不要总想去改变别人,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修好自己的心,一切境都会随心转。易、老、庄、佛,都为医心《庄子》是医心的,不管西医中医,都只是医身体的。心是个什么东西?思想情绪这个心很难医。……老庄讲的内容,就是医药。所有思想病、政治病、经济病,各种病,在《庄子》里头提的非常多了,只看大家如何去研究。释迦牟尼佛的佛法,老庄以及《易经》,都是治心的药,也是治心的方法。一般医生能够治身体的病,却不能治心。知生灭便是觉悟生命就是这样,年年都有个春天,年年也有个冬天,这是生灭两头的现象;念头、细胞乃至一切物质也是有生有灭,永远都是这样。找到了生命能生能灭的根本,叫做成佛,叫证得菩提。……为什么佛教到中国,很容易就被吸收呢?因为中国文化的老祖宗《易经》,也讲过这个道理。把人做好、把事做对,就是学问学问不是文学,文章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知识渊博,是这个人的知识渊博;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作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任何时代,都是现实者多超脱者少许多人都在感叹这个社会、这个时代,太重现实。其实,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人活在世间,就要生存;渐渐的,慢慢的,不知不觉就会重视现实。只有少数的人能超脱现实,为崇高的理想而努力,放弃自我而为天下人着想,不顾自己短暂一生的生活现实,而为千秋万代着眼。因此,也就受到人们一种超越的崇敬,称他为“圣人”了。固执己见,做不了大事我们研究历史上一些成功和失败人物的性格,会发现很有趣的对比。有些人的性格,喜欢接受别人更好的意见。不过,能立刻改变,马上收回自己的意见,改用别人更好意见的人太少,刘邦是这少数人中的一个。而项羽对于自己的主意,就绝对不会改变,绝对不接受别人的意见。最好的交情中国人讲交朋友,“君子之交淡如水”,好朋友不是酒肉朋友,不是天天来往,平常很平淡。但这并不是说冷漠无情,朋友碰到困难,或生病之类的事,他就来了。平常无所谓,也许眼睛看看就算打招呼了,可是有真热情。命运可以改变命不好自己可以改变,方法很简单,一德、二命、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人定可以胜天,命运是靠自己的。本文转自:孔子文化产业推荐图书:《周易易读》作者:韩广岳出版时间:2012年8月推荐语:在大多数人心目中,《易经》晦涩难懂,“易”则神秘莫测。其实,事情真的没有那么复杂。既然是“易”,就不应该难。很多东西、很多学问,其实就是一层窗户纸,想知道屋子里有什么东西,只要用手指戳破那层窗户纸,里面的内容也就一目了然了。这“易”家的窗户可能高了些,这“易”家的窗户纸可能厚了些而已。如此看来,这《易经》之易原来实在是太简单不过了,把那本书叫做《易》,其实质就相当于将那本书标记或者命名为《筮法简易手册》,只是因为当时甲骨竹书,书写条件相当艰难,只能简之又简,取一个“易”来代表了。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MWrBve3orm.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