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话养生 | 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春分应该怎么吃?_运动_饮食_人体

春分日 农历二月三十 春分,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立春为春季的开始,谷雨为春季的结束,春分恰为其半。“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从春分这一天以后,白昼时间一天天长起来,北半球的气温也

春分日

农历二月三十

春分,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立春为春季的开始,谷雨为春季的结束,春分恰为其半。“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从春分这一天以后,白昼时间一天天长起来,北半球的气温也一天天高起来,风来花开,百卉含英,姹紫嫣红。在春风的吹拂下,不论南北,都是“拂堤杨柳醉春烟”的大好时节。

调和阴阳 以平为期

中医养生讲究“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界的时令气候,调和阴阳,春分时正值阴阳各半,所以平衡阴阳至关重要。《素问· 至真要大论》指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是说人体应该根据不同时期的阴阳状况。使“内在运动”,也就是脏腑、气血、精气的生理运动 , 与“外在运动”,即脑力、体力和体育运动和谐一致,保持“供消”的平衡。避免不适当运动破坏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 , 加速人体某些器官的损伤和生理功能的失调,进而引起疾病的发生,缩短人的生命。此节气的饮食调养,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能够保持机体功能协调平衡的膳食,禁忌偏热、偏寒、偏升、偏降的饮食。如在烹调鸭肉、兔肉、虾蟹等寒性食物时,佐以葱 、 姜 、 酒 、 醋类温性调料,以防止本菜肴性寒偏凉,否则有食后损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之弊。又如在食用莴苣、韭菜、大蒜等助阳类菜肴时常配以蛋类滋阴之品 , 以达到阴阳互补之目的。

衣着适宜,下厚上薄

春分属仲春,起居方面仍应遵守“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的养生原则,宜夜卧早起,慢步缓行。春分时虽然太阳直射赤道,北半球阳光逐渐增多,天气日渐暖和,但日夜温差较大,而且还不时会有寒流侵袭。此时养生要注意适时增减衣物,尤其应注意下肢及脚部的保暖,穿衣以下厚上薄为宜,“勿极寒,勿太热”。抵抗力差的老人及小孩,更应注意适时增减衣物,以免穿脱不当引起感冒。

调肝健脾,勿忘祛湿

中医养生学理论认为“ 春与肝相应”,养肝调肝贯穿春季养生始末。 情绪上要乐观 , 不宜抑郁或发怒 , 不要过分劳累 , 以免加重肝脏负担。有肝脏疾患的人,要做到 心宽、心静 。在繁忙浮躁和充满诱惑的尘世纷扰下,要做到“恬然不动其心”。春分时肝气易旺,易乘克脾土, 导致脾虚,加之此时节雨水渐多,空气湿度比较大,易使人脾胃损伤,导致消化不良、腹胀、呕吐、腹泻等症,故饮食上应 注意健脾祛湿。可 多吃薏苡仁、山药、赤小豆、茯苓等食物。另外可 适宜佩戴香囊,多选用苍术、吴茱萸、 艾叶、肉桂、砂仁、白芷等制成药末,装在特制的布袋中,佩戴在胸前、腰际、脐中等处,可以起到 芳香化湿、醒脾开胃的功效。

扫码进入医生主页

● ● ● ● ● ● ●

黄娟 主治医师

中医科

● ● ● ● ●

供稿 | 中医科 黄娟

编辑&责编 | 公共关系部 王闰月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PVdLZ9KVrQ.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