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整顿线上教育&教育部:高校复学后,线上教学成常态!对未来大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展开全文5月14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透露,高校复学之后,在线教学将从“新鲜感”走向“新常态”,从“单声道”向“双声道”转变。为什么吴岩司长要做出这样的推论呢?第一,是因为高校目前的在线教学融入了“互联网+”“智能+”的技术,而且这个
展开全文

5月14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透露,高校复学之后,在线教学将从“新鲜感”走向“新常态”,从“单声道”向“双声道”转变。\"\"

为什么吴岩司长要做出这样的推论呢?

第一,是因为高校目前的在线教学融入了“互联网+”“智能+”的技术,而且这个技术会成为未来全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

对于这一点,我们还是要理性地看待这个问题。吴司长说我们再也不可能、也不应该退回到疫情发生之前的教与学的状态,更多的不是说不能回去,而是说趋势已经到来。\"\"

大概在2000年,我当时刚刚进入大学,在学校里接触了网络教学,了解了远程教育的一些基础内容。当时有老师在录音室录音,有同学在机房里帮助做课件,曾经很多学校这些东西都还很欠缺,很难成为可能。20年后的今天,到处都是电子化的教学,即使是农村也具备了多媒体教学基础。

所以,我们在理解吴司长这话的时候,我们要看到未来发展的趋势,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决网络教学的弊端,有不足之处,而且有些东西很难搬到网络之上。有点类似于子贡所说的一个内容:

子贡曰: “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 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子贡说:孔子老师的文章、记录的文字都是可以看到的,但是老师说的性、道的本质,却是听不到了。\"\"

在网络教学、智能教学中,同样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所以,在未来网络教学模式在高校中的运用过程中,要依据不同课程内容的特征进行适当的安排与调整。

第二,从满堂灌的“单声道”向互动交流的“双声道”转变。

这一特征,主要是讲我们在大学学习过程中,老师主要在上面讲,学生与老师的沟通相对较少。老师讲得多,学生听得多,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变得少了。\"\"

这一点,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将学生和老师联系起来,多一些互动的机会。这对于师生之间的互动,也算是多了一个渠道,彼此之间要善于去运用。

线上教学成为新常态,还需要注意几点

第一,教学内容、形式需要进行尝试与分类。

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分辨出哪些内容是适合线上教学,哪些内容是适合线下教学的。通常情况下,线上教学更偏向于知识性内容的教学,线下教学更适合体验式内容的引导。

这就需要结合学习的感受与收获,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结合起来,让教学的效果提升。

第二,教学效果仍然是建立在学生学习态度之上。

教学要有效果,还是需要学生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对于不想学习的学生,线上教学与大班教学没有两样,都是混日子的好机会,而且老师还看不见。

第三,新常态教学模式的路还很长,心要放平。

虽然线上教学会成为新常态,但毕竟还没有真正成为新常态,我们正处于过渡时期,这个时候需要我们放平心态,不要急于求成,非得搞出一个名堂出来。

结束语

高校复学后,在线教学要从新鲜感突破到新常态,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以积极的心态,解决主客观的问题,为大学生开启智慧之门。

欢迎关注童教雷鸣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PVdLbzD4rQ.html

(0)

可能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