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社交圈照片=人设?

如果说旧时的肖像照片是自传,今天社交媒体上的自拍则是小说——太多杜撰成分。摄影技术发明了一百多年以来,一直都是被郑重对待的事情,摄影师需要学习专业技术,被拍者正襟危坐地面对镜头。近年来随着手机摄影以及社交媒体的普及,社交媒体上铺天盖地的照片
原标题:社交圈照片=人设?如果说旧时的肖像照片是自传,今天社交媒体上的自拍则是小说——太多杜撰成分。摄影技术发明了一百多年以来,一直都是被郑重对待的事情,摄影师需要学习专业技术,被拍者正襟危坐地面对镜头。近年来随着手机摄影以及社交媒体的普及,社交媒体上铺天盖地的照片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手机镜头与修图软件的技术进步对摄影的传统定义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新技术改变了摄影定义的背后,其实是当代人的审美、行为和文化认知的变迁。自拍达人的理想自我传统的摄影可以简单分为艺术和工具两种。艺术的摄影要表现摄影师的观念与审美,工具性摄影则要求照片隐去摄影师的自我,还原世界的面貌。无论如何,传统的摄影都是旨在向人们展示一种未曾看见过的现实。而今天的社交媒体上的摄影更倾向于打造一个理想化的自我世界。无论是暴露了塑料花友情的C位之争,还是加了滤镜的奶茶、寿司,又或者星巴克桌子上的电脑与咖啡……社交媒体上PO出来的照片展示着我们努力打造的人设,以及虚拟的美好生活。社交媒体中的我们不再像传统摄影师那样去复制、还原或者挖掘世间的真相。传统摄影观认为,摄影师利用了别人的形象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拍照可能是一种侵犯性或者剥夺性的行为。今天的我们不会觉得被拍是一种冒犯,只有在合影时遇到“心机婊”躲在后面用我们的大脸来衬托她的小脸,我们才会觉得被冒犯。我们也不会觉得摄影师的镜头是在剥夺我们的权利,只有在不通知我们摆出最有型的姿势和最上镜的那一侧脸就匆忙按下快门,我们才认为那是剥夺了自己在手机摄影时代的天赋人权——这是手机时代的摄影伦理。照片需要面对真实还是表现摄影师的自我,这个纠结了摄影界的百年难题被今天的自拍者轻而易举地解决了,构建虚拟世界中的理想自我才是社交媒体摄影的唯一。社交媒体的摄影不追求真实,相反,它害怕与排斥真实,只追求经过修饰的“唯美”。我们都同意亨利·皮奇·罗宾逊的金句:摄影之所以是艺术,因为它会说谎。传统摄影创造了一个“复制的世界”,照片越少修饰越平实,似乎越有权威性,而今天的社交摄影与真相无关,也与摄影师的审美观念无关,未经过修饰的照片属于“未完成”。19世纪摄影术发明之后,欧洲的中上层家庭大多摆着主人的一幅肖像照,因为那是他/她理想中的形象,因此一幅就够了。但是——就像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技术也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今天我们在社交媒体上的头像可以一天更换数次。传统摄影行为中,摄影师掌控着一切。而在自拍行为中,镜头前的人掌控了主动性。我们尽可以背熟各种小窍门:手捧草莓或苹果暗示单纯、坐在咖啡馆里上网展现知性范儿、惊讶的表情可以显得脸更小。旧时由摄影师掌控一切的局面被彻底改变。社交媒体的鄙视链传统的摄影具有仪式感,也是身份的象征,只有大事件、大人物才会被记录,只有战争、灾难、奇观、明星才是照片中的主角,小人物只有在大日子里才郑重地留影。今天技术的进步让摄影变得平民化,随手可拍的手机镜头抹平了普通人与大人物、日常生活与大事件之间的距离,在手机镜头中仿佛一切都变得更加平等、更加多元化。以往普通人只能出现在家庭照或者毕业照里,或者身着婚纱、职业服装,我们在照片中没有自我,只是家庭、集体的一分子。新技术的发展让当代人自我观看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今天的自拍完全是在凸显自我,职业、家庭的背景被淡化,这是个人的解放。但是事实上,社交媒体上的照片并没有那么平等、自由、个人化与多元化,我们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的往往是围绕着颜值、享乐与财富的主题,有着层级分明的鄙视链,据说PO海外游的瞧不上本地休闲的,星巴克里与平板电脑合影的瞧不起秀恩爱的,卖狗粮的又瞧不起晒娃的……而在九宫格美颜自拍与晒包晒美食的时尚达人中间,自然又是另一套鄙视链的暗规则……与其说社交媒体上PO出来的照片是追求平等与多元化,不如说凸显了等级制与消费主义。摄影让我们觉得可以把世界都收集起来,“收集照片就是收集世界”。但是我们在朋友圈中秀出来的旅行照要么就是在各种景点的自拍,要么就是把异域风情简单化、符号化的“唯美摄影”,在我们的镜头下,少数民族、清晨牧牛、夕阳西下……种种形象都被刻板地固化。新技术让我们随时随地可以拍摄,但是我们的手机镜头并没有揭示更多隐秘的事实真相,也没有赋予这个世界更多的意义,也没有挖掘出日常事物的更深层次的美。随时随地进行的自拍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看到更多人的缤纷多元生活,相反,社交媒体的照片形式非常狭隘单一,世界在社交媒体照片中变得扁平化,我们并没有利用更加先进便捷的手机镜头在多重角度来观看世界与挖掘潜在的真相。抹杀时间的软件绘画不会因为老而变好,但是照片一定会因为老而变好。老照片把历史变成消费品,当时间与文化的距离被拉开,照片的魅力自动增加,一张60年前的照片,无论当时看起来是多么普通,在今天也因为时间流逝而成为珍贵的历史遗物。但是今天存在云端的海量手机照片,不会再有旧照片的物以稀为贵的魅力。绘画会因为残旧而丧失价值,而一张失去了光泽,发黄、破裂的老照片,却另有一番陈旧的美感,而当所有照片都电子化之后,任何时候都那么光鲜艳丽的照片就失去了形式上的历史感。传统的照片记录着时间的消逝,我们的面貌在照片中一年一年地变化着,但是手机摄影技术让时间性消失了,摄影的连贯性与时间性被打乱了,今天的自拍可能比去年还要青春逼人——因为修图软件又升级了。以前保留照片可以提醒我们曾经的风华正茂,当我们对镜子不满意的时候,可以在旧照片中获得安慰。但是现在我们随时可以用手机与镜子对抗,事实上我们甚至不再需要镜子,自拍镜头的反转就是最好的镜子,重点是它折射的“真相”是任由我们来安排。脱离了真相的镜子才是最完美的镜子,新科技秒杀了白雪公主里的魔镜。传统的照片是一则时间与空间的切片,一张旧照片似乎在邀请人们用直觉与猜想来推测这凝固的一刻前后发生了什么,在图像之外还存在什么。图像不像文字那样清楚地解释一个事实的背景,照片鼓励人们去猜测没有完全呈现出来的真相,想象力起着决定性作用。今天的自拍也在强化着这一点,我们试图用“完美的一瞬间”来诱使观众想象主角背后的生活,每一刻都是如此美好,暗示着被我们修饰过的图就是全部真相。传统摄影追求对真相的揭示,摄影师多角度地呈现世界,不惜因此冒犯观众。而社交媒体上的摄影唯一的追求就是点赞的数量,当我们深陷于PO照片与被点赞的循环焦虑当中,社交媒体中的自拍变成一种自我复制,不是复制世界,而是复制他人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一种自我监视,时刻提醒着自己向某种标准靠拢。以前我们用文字来概括世界,摄影术发明之后,我们用照片来复制世界。手机镜头发明了之后,我们用照片来改造世界,在这个革命精神少被提起的年代,这大概是最广泛的革命行为。当然,我们不是改造自我与现实世界,而是改造虚拟世界中的自我——通过修图软件。责任编辑:浮琪琪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PVdLvKOrQ0.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