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谷神奇为什么颓废了神奇!崇明竟然还有一群

“ 上回小编带大家了解了崇明区的16个无居民岛。(除了崇明岛、长兴岛和横沙岛,崇明还有16个岛!)今天我们一起去揭开崇明区那些“会隐身的岛”——13个低潮高地和1个暗礁的神秘面纱吧! 低潮高地 指在低潮时四面环水并高于水面但在高潮时没入
原标题:神奇!崇明竟然还有一群"会隐身的岛”……“上回小编带大家了解了崇明区的16个无居民岛。(除了崇明岛、长兴岛和横沙岛,崇明还有16个岛!)今天我们一起去揭开崇明区那些“会隐身的岛”——13个低潮高地和1个暗礁的神秘面纱吧!低潮高地指在低潮时四面环水并高于水面但在高潮时没入水中的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暗礁指低潮时不出露水面的礁。13个低潮高地顾园沙大家好,我叫顾园沙!由于深受大家的喜爱,除了顾园沙这个大名之外,我还有三个可爱的小名,1986年市政府批准的《上海市沿海岛礁地名命名、更名表》中曾把我唤作“东黄瓜沙”。因为我特殊的地质特征,人们又把我叫做“铁板沙”。除此之外,人们曾经在我身上设置了“孤雁沙”地名牌,这个名字也留存了下来。庙港沙我位于东风西沙与原东风沙之间,庙港南部,根据标准化命名原则,人们就把我命名为庙港沙啦~我们是扁担沙家族1861年我们第一次露出水面~原始的样子就像一根扁担,上世纪80年代,我们分家啦,我们变成了上、下扁担沙两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扁担沙家族就留下了下扁担沙、下扁担二沙相亲相爱的两兄弟。下扁担沙我是大哥!曾经我的相貌多变,在自然的鬼斧神工下,这些年我展现出来的相貌已经逐渐稳定了,人们就把我唤作“下扁担沙”。下扁担二沙我是二弟!我和我的大哥“下扁担沙”快乐地生活在一起,我名字的由来很简单,就是根据标准化命名原则,我的面积比较小,而我又遗传了老祖宗的苗条身材,所以就把我叫做“下扁担二沙”。新浏河沙我的雏型在1979年前后形成,那时候我还有个好朋友叫上新浏河沙,后来,上新浏河沙主动配合航道的发展,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流里,只留下了原下新浏河沙,人们给了我一个新名字叫“新浏河沙”。瑞丰沙三兄弟登场啦!瑞丰沙我是老大瑞丰沙,我们三兄弟原本是一体的,紧靠在长兴岛的西南端,沙体在由西向东延伸发展。因为地形的变迁和水流的冲刷切割作用,我们三兄弟被分开了,我还在原地。真是应验了合久必分啊!瑞丰二沙我是老二,瑞丰二沙,我距离老大瑞丰沙最近,开心~瑞丰三沙我是离瑞丰沙比较远的老三——瑞丰三沙,我们仨兄弟一直在增高的过程中。可能我们将来都会变成岛哦!真是未来可期啊~~黄瓜五沙大家看到我的名字一定很眼熟吧~是的,你没有看错,我就是上一期介绍的黄瓜沙家族里最小的小朋友啦,我暂时还是低潮高地,但是我也正在向我的两个无居民岛大哥哥黄瓜北沙和黄瓜四沙看齐,说不定哪天我也能成为岛~北港北沙嗨,我是北港北沙!我在崇明东滩的东南侧。从地图上看,我在低潮高地大家族中是规模比较大的哦,先自我陶醉下~~1958年时,我还是属于团结沙沙群的一部分,2000年后,我终于有了自已的名字。随着北港下段堡镇-六滧沙脊不断下移,我还在慢慢地淤涨扩大,未来一定更大更漂亮~奚家港沙大家好!我是奚家港沙。大家看到我的名字就知道我在哪了。我在上海长江隧桥北段,奚家港的南侧,低潮时,我能很清晰的出现,低潮高地不是浪得虚名啊~~画风奇特的鸡骨一礁、鸡骨二礁两兄弟鸡骨一礁、二礁我们紧靠着无居民岛鸡骨礁和鸡骨礁三岛附近,离鸡骨礁近的是鸡骨一礁、远的是鸡骨二礁,虽然我们在低潮时才露出水面,但我们的“鸡骨”系列组合,成为长江入海口的独特风景线,不走寻常路~~1个暗礁牛气冲天的牛皮礁来拉牛皮礁水位站我叫“牛皮礁”,是一个基岩礁,我在鸡骨礁西南侧。我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因为我是崇明唯一的暗礁,唯有用“牛”字才能显得我的特别!据说我也是上海市唯一的暗礁,这下更牛了!关于崇明的岛域知识小编就介绍到这里,我们崇明大小岛屿、低潮高地、暗礁都是因水而生,依水而兴,水就是崇明生存与发展的命脉与基础。我们大家都要积极参与到水环境治理和保护中来,共同绘就崇明的美好生态画卷。信息来源|崇明水务海洋主编:陈珺责编:陆海华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V5da0vYkw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