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自费读博&环球博议 | 跟瑞典政府打官司,华为做了给中国人长脸的事_禁令

邱 林 瑞典斯德哥尔摩行政法院11月9日出台临时禁令,叫停瑞典邮政和电信管理局10月20日在5G频谱拍卖中限制中国华为的附加条款。该法院称,由于此决定给华为权益带来影响,华为有权对该决定提出上诉。行

原标题:环球博议 | 跟瑞典政府打官司,华为做了给中国人长脸的事

邱 林

瑞典斯德哥尔摩行政法院11月9日出台临时禁令,叫停瑞典邮政和电信管理局10月20日在5G频谱拍卖中限制中国华为的附加条款。该法院称,由于此决定给华为权益带来影响,华为有权对该决定提出上诉。行政法院进一步指出,因目前案件结果不明朗,决定颁发临时禁令,暂停适用频谱拍卖决定中有关华为的部分。

11月10日,瑞典5G频谱将正式拍卖。开拍前夕,瑞典邮电管理局却硬是搞了个很不靠谱的规定——凡参加竞拍的电信企业,不准使用华为等中国设备;正在使用的设备,都必须在2025年初之前更换。

对此,华为11月7日发布媒体声明,称已于11月5日提出上诉,要求位于斯德哥尔摩行政法院发布临时禁令,立即停止执行瑞典邮政和电信管理局“封杀”华为的行政决定,并撤销该决定中关于华为的限制性要求。

通过法律手段维权,华为暂时可以缓过气来。但要推翻瑞典政府的禁令并非易事。虽然在今年1月份瑞典就通过了所谓的电子通讯法,这项法律明确表示瑞典不会对某个国家的5G设备做特殊限制,但瑞典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和他们一直所秉承的公开竞争原则,已经相去甚远。

追根溯源,瑞典政府不要华为参加5G频谱的拍卖的行政决定是否与美国有关吗?答案是肯定的。瑞典发生如此大转变的原因,其中少不了美国的推波助澜。原本很多欧洲国家一开始并不反对华为参与5G建设,甚至对中国优质且先进的通信设备十分热衷,由于美国的介入,才有可能让这些国家临阵倒戈。

其实,美国对华为的无理排斥,为瑞典的爱立信创造出了发展空间。尤其在美国,今年3月,爱立信5G设备智慧工厂已经投产。但美国并不满足,联邦政府出面施压,要助力美国企业收购爱立信来加快美国的5G技术发展。所以外界猜测,瑞典是为了保护本国的爱立信,就帮着美国打压华为。

不得不说,瑞典对于华为的行政决定,显然有种临阵倒戈的意味,但这种做法显得有些过于急躁,而且瑞典似乎也并没有考虑到这样武断制裁华为的后果。瑞典作为一个中立国,一直表示自己不会参与到其他过国家竞争中来,但是最后依旧与美国一起对华为进行了限制。

中国是全球最大市场、最具潜力和规模效应的经济体乃至世界供应链的强劲引擎,立足高端产业和全球市场的瑞典,如果选择“脱钩”中国势必是捡芝麻丢西瓜。即便在通信领域与华为存在竞争的爱立信,也在中国通信市场尤其5G建设中有所斩获,中国市场已成为其业务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

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和瑞典之间的年均贸易额已超过2000亿人民币,而且中国企业在瑞典的投资额已超过468亿人民币。瑞典在这个时候跳出来,自然是不希望中国企业放弃如此大投资力度,这会对瑞典经济造成巨大影响。

英国智库牛津经济研究院近期发布一份经济研究报告指出,禁用华为设备和技术将使得瑞典多支付至少350亿瑞典克朗(约合229.8亿元人民币)的额外成本。瑞典政府的有关禁令限制了网络运营商的选择,阻碍了电信设备市场竞争,并且将迟滞欧洲5G部署的进度。

应该说,跟瑞典政府打官司,要求对方取消错误决定,华为做了一件给中国人长脸的事情。现在,华为赢得了暂时的转机,靠的是中国的实力,靠的是中国巨大的市场。法律只是双方博奕用的工具和技术手段,华为选择用法律是在谋取自身的利益。

当然,这次斯德哥尔摩行政法院作出的判决只是暂缓实施禁令,并未真正解除,目前不能过于盲目乐观。对华为而言,反正结局都可能是最不理想的,但华为就是不主动退出,就是要跟瑞典政府硬抗,总之对冲结果也就是让人们看到瑞典人对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原则的自我否定。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V5da7Yjyr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