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刘备 荆州诸葛亮建议夺取荆州,刘备却直呼不忍心,背后有何真相?

曹公南征表,会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乃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三国志刘备传》 在赤壁之战之前,刘表病
原标题:诸葛亮建议夺取荆州,刘备却直呼不忍心,背后有何真相?曹公南征表,会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乃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三国志刘备传》在赤壁之战之前,刘表病逝,刘琮派遣使者请求投降曹操之际,经过襄阳的时候,诸葛亮劝说刘备进攻刘琮,就可以直接夺取荆州。可是先主刘备却说:“我不忍心这样做。”就这样拒绝了诸葛亮的建议。表面上看,是刘备因为刘表收留了当时颠沛流离的自己,又对自己礼遇有加,不忍心恩将仇报,伤害刘琮。然而矛盾的是,刘备现在不忍心辜负刘表的信任,多年以后,却辜负了同样对自己礼遇有加、同样信任自己的益州刘璋呢?刘备其实有自己的考量。诸葛亮的计划太过冒险(都说诸葛一生唯谨慎,这句话是有问题的。其实诸葛亮前期是非常冒险激进的,建议攻琮袭取荆州,支持庞统速夺益州,默认关羽北伐中原,这些可不是谨慎的表现。只是到后期,关羽失荆州,刘备败夷陵,蜀汉精锐丧失殆尽,诸葛亮赌不起了,才不得不谨慎)当时的襄阳城很多刘琮的亲信,贸然夺取襄阳能保证一定取胜么?即使侥幸取得胜利,如何让荆州各郡臣服刘备?刘表在荆州经营多年,刘琮早有自己的一派势力。他们起兵讨伐刘备的概率远远高于跟随刘备的概率。前有曹操追兵,后有各郡义兵,刘备孤立无援,处境反而更加危险。刘备即使夺取襄阳,真的能够“荆州可有”么?刘备看中的是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刘备权谋、用兵、境遇都不如曹操,以至于大半辈子颠沛流离,不是逃跑就是投靠。可是他依然能够聚集那么多良将谋臣为之效死,靠的就是“仁义”二字。刘备被曹操追杀之时,荆州民众生死相随,可见刘备之的民心。刘备放弃攻打刘琮以后,荆州人才居然纷纷归附刘备。假如刘备听从诸葛亮的建议,即使侥幸夺取了荆州,那些荆州人才,都会鄙视刘备,还会死心塌地的追随刘备么?没有人才支持的刘备拿什么和曹操对抗?刘备无力对抗曹操即使刘备提前夺取了荆州,他能够面对曹操的锋芒么?曹操铁骑踏过荆襄,荆州吏民闻风丧胆。刘琮投降令已经传遍荆襄,荆州兵未必肯跟随刘备抵抗曹操,短期内刘备如何组织有效抵抗?就算组织起了有效抵抗,以荆州一州之力,如何抵抗曹操九州之兵?最终结果,刘备还是的灰溜溜的逃到东吴联合孙权抵抗曹操。而这时候,孙权未必愿意对抗曹操了。不得荆州,实力悬殊之下,败退江东还情有可原。得到荆州还失败了,孙权可能会想:“刘备以整个荆州的力量都没能抵抗住曹操,我江东兵力还不如荆州,除了投降还有别的选择么?”这时候任由诸葛亮巧舌如簧,孙权也未必有对抗曹操的决心吧。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即使荆州一开始就属于刘备集团,孙权集团也同样会想办法夺取荆州,荆州之争的根源在于“隆中对”和“榻上策”之间不可调节的矛盾。孙权集团要“竟长江所极而据守之”,刘备集团要“跨有荆益”。荆州之争,两方势力不可调和的矛盾,就算刘备成为任命的荆州牧,“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孙权集团总是会找到夺取荆州的理由的。湘水划界,刘备集团已经做出了极大的让步,仅仅保留一部分用来北伐魏国的据点,实际上只占有三分之一的荆州,可即使这样,孙权集团依然视刘备为心腹大患,势必要把刘备势力从荆州彻底抹除。即使刘备提前得到荆州并且撑过赤壁之战而真正的跨有荆益,在关羽调动荆州兵北伐之时,吕蒙依旧会白衣渡江窃取荆州。跨有荆益和东和孙权的矛盾不解决,刘孙必有一战,所以刘备虽然错过了夺取荆州的最好时机,但是对天下大势的发展并不会起决定性的影响。参考文献:陈寿《三国志》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V5dakxWZr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