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偷针长大偷的寓意“小时偷针,大时偷金”的故事

“小时偷针,大时偷金”真有这么准么?准不准都值得深思 谈起小孩子的培养问题,想必大家都知道历史上的“孟母三迁”的故事,讲的是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孩子在一个好环境里长大,居然搬家了多次。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
原标题:“小时偷针,大时偷金”的故事“小时偷针,大时偷金”真有这么准么?准不准都值得深思谈起小孩子的培养问题,想必大家都知道历史上的“孟母三迁”的故事,讲的是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孩子在一个好环境里长大,居然搬家了多次。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孟母的做法是对的。《三字经》里说:“昔孟母,择邻处”,已经成为妇孺皆知的典故了。除了环境外,其实以身作则也很重要。《世说新语》有一个典故,谢安的夫人教育儿子时,问谢安:“怎么从来没有看你教导过儿子呢?”谢安答复说:“我常常以自身言行教导儿子。”除了环境和以身作则,还有就是从小要杜绝小孩子的小偷小摸习惯。有句谚语:“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就是讲的这个,从小偷针头线脑没有得到家长的制止,长大后就可能偷更大的东西。有个故事:古时候有一对夫妻,他们有一个可爱伶俐的小孩,这小孩刚会走路时候一次拿了一个货郎担的一个针,回家后母亲居然对他表扬了一番。后来长的更大了就开始偷人家的玉米等农作物,母亲知道后没有制止。再后来偷其它的贵重东西,父母知道后也没有制止。后来他长大了,偷了很多牛马和金银珠宝,终于被官府抓到了,由于偷的太多,要秋后问斩。临斩前,他说有一个要求,监斩官问是什么要求,他说:“再吃一次母亲的奶。”刚好母亲在给他送行,于是就满足了他的要求,岂料他竟一口咬掉了母亲的乳头,说:“我小的时候偷东西母亲没有制止过,所以现在非常恨您。”母亲伤心和疼痛过度也在不久去世了。这个故事就是“小时偷针,大时偷金”的故事,这说明“溺爱并非对子亲,严教才是真关心”很有道理。尤其是在德行方面,小的时候的经历对长大后影响很大;而才艺方面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了未必很有才华。”所以孩子小的时候德行的培养比才艺更加重要。曾经有人质疑“小时偷针,会导致大时偷金”真有这么准么?其实我觉得准不准都值得深思,都要引以为戒,“小时不偷针,长大时才不偷金”。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V5dam4yAd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