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座跨断裂带大桥武汉造!国内首座“佛系”大桥北主塔封顶

国内首座“佛系”大桥北主塔封顶 塔体如婴儿般白皙 10月22日上午11时,历时40个月,在汉央企中交二航局参建的池州长江大桥北主塔封顶。这座桥充满“佛系”元素,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 安徽池州大桥长5.818公里,为双塔双索面斜拉桥
原标题:武汉造!国内首座“佛系”大桥北主塔封顶  国内首座“佛系”大桥北主塔封顶塔体如婴儿般白皙10月22日上午11时,历时40个月,在汉央企中交二航局参建的池州长江大桥北主塔封顶。这座桥充满“佛系”元素,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安徽池州大桥长5.818公里,为双塔双索面斜拉桥。该桥自设计之初就将池州市九华山佛教文化引入大桥建设,在花瓶型主塔的基础上提出了佛手、佛珠、佛光的概念。塔柱犹如合十的双手,钢横梁外包琉璃黄色钢球如佛珠,集束呈放射状的拉索寓意佛光。整体造型生动,实现了桥梁建筑与美学、人文的融合统一。大桥主塔混凝土采用一种新型的结构体系——皮肤功能混凝土,为国内首创。项目总工尚龙介绍,在大桥塔柱外层浇筑一定深度范围的皮肤功能混凝土后,外观像“婴儿”皮肤一样光滑白皙,还保护着内部“骨骼”。这种混凝土能明显改善整体主塔的外观质量,不仅免除了后期涂装的成本,还极大地提高了塔柱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裂性能,大大增强了主塔结构强度。为了研发这种奇妙的新型混凝土,项目部足足用了20个月,进行了100多次配合比试验研究。这也填补了我国在皮肤功能混凝土领域的空白。大桥采用国内首创的分组集聚锚锚固工艺,主塔斜拉索锚固在6道钢横梁上。所谓集聚锚,就是集合锚固在一起。108根斜拉索分六组集合,分别依次从六颗琉璃黄色钢球中穿过,锚固于上塔柱横向的六道钢横梁上,整体呈放射状伸向桥身,这不仅能避免混凝土浇筑的主塔被拉伸的困扰,也解决了锚固区混凝土开裂的问题,更能“拗造型”,从外部钢珠穿出的斜拉索犹如万道“佛光”,照在皖江上,阳光下显得金光闪耀。池州长江公路大桥是安徽省“四纵八横”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纵三”——济祁高速的控制性节点工程,是连接安徽省长江两岸的又一条快速通道。池州长江公路大桥位于长江下游贵池河段,跨越处北岸为铜陵市枞阳县,南岸为池州市。大桥的建设将打通枞阳县南下的通道,通车后,枞阳到池州不必绕行铜陵长江大桥过江,路程将由原本的1个半小时缩短为半个小时。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VG63X9jBr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