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民居中国最大单栋建筑古民居被誉“民间故宫”200多年竟无人敢盗!

坐落于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的宏琳厝,俗称新壶里,由药材商人黄祖嘉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始建,共历时28年建成,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单栋建筑古民居建筑。大门左侧的石碑是为纪念2001年在此拍摄的纪录片《祖屋》获第34届美国影展银屏奖而设立。
原标题:中国最大单栋建筑古民居被誉“民间故宫”200多年竟无人敢盗!坐落于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的宏琳厝,俗称新壶里,由药材商人黄祖嘉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始建,共历时28年建成,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单栋建筑古民居建筑。大门左侧的石碑是为纪念2001年在此拍摄的纪录片《祖屋》获第34届美国影展银屏奖而设立。在闽粤一带,人们称家或屋子为“厝”。宏琳厝占地面积17832.28平方米,共有大小厅堂35间、住房666间,厝内廊回路转,整体结构精巧,是一座设计一气呵成的民居建筑。如今老宅已形成一个自然村落,居住着黄姓家族近千人,辈份跨越七代。宏琳厝建筑雕梁画栋,工艺精湛,最令主人引为自豪的是悬挂在厝内的三块匾,分别为咸丰皇帝等人题写。三进大厅上方的“紫薇銮驾”匾额为咸丰皇帝御笔亲书,匾额下方供奉着先祖黄祖嘉和他的四个儿子,其中长子为黄宏琳。当地民间自古流传着“皇宫当游紫禁城,民居应览宏琳厝”之说。厝内珍藏着许多稀世宝物,有着“民间故宫”的美誉。由于造屋者是药材商,自然也收集了一些有趣的藏品,上图中的漏瓮是中国最早的生态捕蚊器,瓮里养着石蛙,点上蜡烛,可以吸引苍蝇蚊子飞进去供蛙捕食。宏琳厝在设计建造时就特别重视防卫功能,厝内设有厚墙重门、炮房、冲击门、墙脚攻击眼、抛掷台等多道防卫设施,宛如一座固若金汤的城池。外敌入侵时,家丁还会在巷道两边的攻击眼后面拉上绊马绳并进行反击。宏琳厝为三进院落布局,每进之间由过雨亭连接,过雨亭不仅可以遮风挡雨,一旦火险发生时,拆掉后又会成为天然的隔断。在过雨亭旁的墙后还安放有四门佛郎机火炮,直对着外面的巷道。正因其防敌体系的完整,200多年来一直没有遭到抢劫偷盗。数年前一位黄氏后人在美国纽约大学毕业并荣获化学博士后,可谓光宗耀祖,族人于是悬挂了这块“博士后”敬贺匾额用以纪念。匾额下方的方形石名为“匡心石”,其用途是让顽劣的小辈跪在这里反省,全国目前仅存两处。宏琳厝内的门窗经过精心设计,能够避免风雨侵袭和人为损害,二百余年来依然开关自如。然而令人遗憾的是,2016年受台风“尼伯特”的影响,宏琳厝部分建筑被洪水冲塌,受损建筑目前正在修复中,预期于2019年将修复完成。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VG63XNBGrX.html

(0)

相关推荐